絕非時代的眼淚:《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

 

「在資訊科技大爆發的時代,所有的資訊科技都會落伍...而使Ptt生存下來的並非『科技』,而是『文化』。」 

-chenlap@ptt

  

《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書封。 

 

 

從西方到台灣:新科技越海渡洋

 

  當時,暴風雪襲擊芝加哥。受困於室的時間,IBM的系統工程師克里斯坦森(Ward Christensen)打電話給他的同好蘇斯(Randy Suess)閒聊,一聊便聊出了BBS的構想。兩人結識於「芝加哥電腦愛好者交流會」,交流會充滿了喜歡在家組裝電腦的創客(Maker)。言談中,兩人構想著一個像是牆上公佈欄的系統,可以讓人張貼訊息與回覆留言。隨後,他們寫出一套把一般電腦變成「儲存及轉送訊息系統」的軟體,並將之命名為電腦化電子佈告欄(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簡稱 CBBS)。

 

  不到兩週,BBS的原型便誕生了。1979年,CBBS公開上線。同年11月,兩人在《位元》(Byte)雜誌發表文章,文中將CBBS的製程公諸於世,BBS自此在美國散播開來。

 

  不過,CBBS主要的使用者仍侷限在相對有資源的一群人(電腦愛好者與科學家),離廣泛使用仍有一段距離;當時的網路狀態仍未構成網絡,比較像是一座座孤島,一直要到1983年Fidonet問世後,這些孤立的點才串接起來。

 

  1983年的秋天,軟體工程師詹寧斯(Tom Jennings)因為接任新工作的緣故,從波士頓搬到舊金山。在新工作開始前的一段空檔,他寫出一個新的BBS軟體,命名為Fido──靈感來自於之前工作的一台機器。十二月運轉,他取名為Fidonet(國際惠多網)。

 

  Fidonet啟用,使得多站得以聯合交流。線上論壇、交換信件與檔案傳輸,則是此時BBS最主要的服務。由於人們透過數據機撥號連上BBS,因此 Fidonet BBS又稱Diup-BBS(撥號BBS)。歐美盛行的BBS確切點說應是Dial-up BBS,而非台灣後來流行的Internet BBS。1980年代,許多架站的站長(system operator, sysop)是透過提供共享軟體,向使用者酌收會員費來支應龐大的電話費開銷。也因為電話線的限制,這時雖構成網絡,但仍算不上社群,規模比較像是小型的聊天室,或是今日在台灣盛行的Line群組。

 

  在缺乏正式管道取得軟體(或取得成本相對過高)的情況下,更新迅速與種類多元的共享軟體檔案資源是吸引當時人們上BBS的主因之一,許多圖片、遊戲與資訊軟體都是在這時開始交換流傳。此外,程式軟體上的錯誤也可透過討論區與他人討論或回報給原作者,這樣的技術交流,對當時的使用者與程式設計者來說,為一大利多。

 

  Fidonet在1984年剛運轉時,網絡的節點只有130個,到了1988年則擴張為9,365個。科技史學家暨紀錄片導演史考特(Jason Scott)在BBS紀錄片裡是這樣稱頌Fidonet的榮景的:

 

成千上萬遍及全球的使用者使用Fidonet,每個主要的城鎮幾乎都設有Fidonet的節點……許多年來,Fidonet是最早也是最方便向公眾發出電子訊息的地方。許多人花錢、花時間去營運與維修它。Fidonet以任何的標準來看都是難以置信的成功。

  那麼,台灣是何時連上Fidonet的呢?

 

  1988年5月,台北幾座業餘的BBS構成網絡後,在香港、澳洲及美國等許多友台的協助指導下,正式地加入了國際惠多網的連線。三年內,台灣的使用者從僅有的幾十人,成長到三萬多人。Fidonet在台灣的發展,呂陳蒼林與林啟清等人著力甚深。呂陳蒼林是國際惠多網亞洲區協調人,林啟清則是國際惠多網台灣區總協調人。他們出書或是在資訊雜誌開闢BBS專欄推廣BBS。

 

  1991年成立的「中華民國業餘電腦通訊網路發展協會」,便揭示了他們的行動理念:「這是一個完全由使用者階層,由下而上自然發展凝聚所成的團體組織。」

 

  林柏蒼與呂陳蒼林都曾指出,此時主要使用且推動Dial-up BBS發展的社會團體,是來自民間的業餘玩家,而非提供商業加值服務的公司行號,或是把BBS當作是宣傳工具的政府或政黨。

 

  在此,「業餘」並不是指「能力上較次等」。實際上,「業餘」的技術能力未必遜於專業工程師。這裡的「業餘」指的是使用目的不同。回到業餘這個詞的字源來看,「amateur」的拉丁字根amare,意思正好是「愛」。也就是說,相較於專家,業餘玩家主要並非靠這項活動維生,或為了經濟報酬才從事這項活動,他們是一群因為愛而做事的人。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BBS的發展,是由愛好者、業餘玩家所構成。而90年代初期,歐美以撥號為主的Dial-up BBS漸成強弩之末,但台灣的BBS才剛到學術網路生根,正要開始精彩……。

 

在地突變種:Internet BBS

 

  有別於美國的網際網路發軔自軍方,在台灣,網際網路的發展,自始便與台灣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簡稱TANet)密不可分。正是誕生於學術網路與學校宿舍網路的特殊背景,讓BBS新的面貌,也就是Internet BBS,就此開展出不同於歐美的發展軌跡。若細究煉成「Internet BBS」此一「BBS奇行種」的要素,則可列出三點:TANet、宿網、中文化。以下就分項來闡述。

 

(1)TANet──學生成為早期網際網路的主導者

 

  1992年6月TANet正式啟用。TANet主要的花費都由國家編列預算自行吸收,不採使用者付費、不以價制量,鼓勵大專院校師生加入上網的行列。相較於在家中撥接上網,師生不用負擔高額的電話費、網路費,便可幾近免費地徜徉在網海之中。如此優惠的上網價格培養出大批學生族群,使學生成為早期網路的主要使用者。在學校的計算機中心與宿舍上網,遂逐漸成為1990年代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2)宿網, 與「交大校園網路策進會」的誕生

 

  TANet讓學生成為學術網路的主要使用者;而宿舍網路則進一步讓學生成為了推廣者與開發者。1992年4月交大校慶當天,交大校方啟用了全世界第一套學生宿舍光纖網路系統,學生只要憑藉著一張乙太網卡與適當的設備,即可上網。此舉甚至領先美國著名的理工學府麻省理工學院兩年。

 

  然而,這樣在當時極其先進的設備,卻為計算機中心的技術維護人員帶來了許多麻煩:計中在人力與時間上無法支應全校宿舍裡的一千多台電腦,於是催生學生自治社團協助與推廣。交大校園網路策進會(Campus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CCCA)便在此背景下成立。

 

  宿舍網路管理讓校方措手不及,學生就此成為主導學術網路發展的重要社會團體。以交大校園網路策進會為例,他們在台灣網路發展的初期便創建了許多新興的網路服務,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檔案資料庫NCTUCCCA.edu.tw,亦即我們現在所熟知的FTP站。

 

  除了宿舍網路管理外,電算中心組織條例與學術網路規範公約闕漏內容,都可間接推得一個結論:早期的台灣學術網路發展,校方、教育部採取較被動的角色,以致於最後演變成讓學生主導的局面。校方、教育部力有未逮或來不及反應之處,都是由學生自行回應與解決。

 

  此時學生的角色,與過去Dial-up BBS站長有雷同之處,他們都具備多重身分(同時為使用者及技術人員,或同時為使用者及管理者),但相異之處,在於學網底下的學生,是被納入一個全新的權力層級中,也就是:教育部、校、站、板。技術、管理與所有權有時是分離的,這造成掌握技術與管理的站長,必須受制於擁有機器的校方。這也埋下了日後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衝突、爭議的種子。

 

(3)Internet BBS的中文化

 

  除了台灣、香港與中國以外,沒有其他的地區將Internet BBS引進校園。再者,在資訊科技上台灣雖然並非技術創新的先進國,但以學校宿舍網路的設置來說,全世界最早使用學校宿舍網路的地方,正是台灣。交大宿舍網路設置的時間,甚至比TANet正式啟用要早兩個月。

 

  從此歷史背景來看,BBS在台灣之所以盛行,並非只是因為技術轉移的遲滯時間差。換句話說,不單是因為最新的Web技術在1990年代的台灣還不盛行。如果說,TANet與宿網,培養了使用及推廣網路的潛在客群,那麼,BBS的中文化,則是將使用者與技術開發者,都牽引至同一類界面平台上。

 

  BBS的中文化提醒了我們:「文化」在技術傳散的過程中相當重要。語言,在此便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這樣的體認,無論是對於我們理解資訊科技(技術移轉的文化面向),或正視資訊科技的在地脈絡(非英語系的技術後進國)都相當重要。這也部分解釋了BBS後續何以唯獨在台灣、香港、中國傳散。以下,便從Internet BBS的中文化,及其後續影響談起。


  Internet BBS主要指的是以TCP/IP協定為主的連線BBS,有別於必須仰賴電話線撥號的Dial-up BBS,Internet BBS多半架在Unix系統上,多人、多工的功能為其強項。因此,在涉及多人同時互動的功能上遠勝於Dial-upBBS。Dial-up BBS必須要有多條電話線與多台主機才能達到Internet BBS一樣的人數規模。

 

  1992年,中山大學陳年興教授將Pirate BBS(Internet BBS的原形)改良並予以中文化,該年底,於高雄資訊展推出中山大學美麗之島BBS站,「受歡迎的程度令人驚訝,由於註冊人數超過系統設計的上限,在展出兩天之後就『爆』掉了,但也顯示了電子佈告欄系統在國內發展的雄厚潛力」。

 

  中山大學開發出美麗之島站後,將程式回傳給Pirate BBS的原作者。這套開放原始碼輾轉傳到交大資工之後,指令式的界面也一併修改成「對使用者更友善」的選單式。其後,BBS只要用方向鍵即可操作。台灣流行的站台幾乎都是這套系統下的徒子徒孫,開發者與使用者前仆後繼的投入,使得BBS越來越風行。當時,在校園反應熱烈的BBS,很快地就成為教育部與校方矚目的焦點。校站、系站紛紛成立。

 

  中山美麗之島BBS站問世,標舉著雙重意義:它代表的是TANet宿網BBS這三者的技術嵌合為一體;同時,也意謂著網路使用者、學生與BBS使用者這三種身分的重疊。Internet BBS率先中文化,一來,降低了網路使用者的進入障礙,讓使用者在多種網路服務中,較傾向使用BBS。二來,它也影響了後續的技術開發路徑,促使開發者在「中文化」較完備的BBS上,整併新的網路服務,而非另闢新徑:

 

Internet BBS結合佈告欄、網路討論、線上交談、多人會議、以及網路遊戲等功能在一個整合性的環境內。這些功能在Internet上都有個別的替代功能,例如Usenet,News,Unix talk, Internet RelayChat(IRC), Gopher, WWW 等等。不過對於一個入門者而言,在一個以7-bits英文為主的Internet環境裡,想以中文使用上述服務並非易事。


  相較於英文只用7-bits就可顯示一字元,中文卻要用到16-bits才能完全顯示字體。中文化所要克服的便是語言轉換上的問題。可見中文化具有相當的難度,當時許多既有的網路服務都缺乏完備的中文化環境。在此前提下,一旦出現了一個較完備、較多人使用的中文BBS環境,開發者往往傾向捨棄將個別網路服務轉換成中文界面。而他們採行的作法是讓更多服務整合進中文化較為完備的BBS。

 

  此外,多虧純文字因而佔據較少頻寬的特性,BBS有本錢成為包山包海、應有盡有的界面系統,進而滿足當時使用者的各種需求,也就是:資訊、社交、娛樂。

 

私站與校站的黃金交叉點

 

  1992年,台灣網路發展的分水嶺。TANet正式啟用、交大宿舍網路開通,與中山大學美麗之島站的問世,全都發生在這一年。如果當時先進入校園,或是率先中文化的是其他網路服務,BBS的命運可能就大為不同。無論如何,所有權由校方擁有的站台,也就是「校站」,在台灣的Internet BBS發展史的最初階段,的確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

 

  但是,在2003年起開始獨大的批踢踢,雖然仍使用學網資源(佔用IP、頻寬),但硬體的所有權卻已掌握在站長的手中,而不是校方。這類站台可以稱為「私站」。在當時,於1990年代最熱門的幾個校站,竟早已看不到前幾名私站的「車尾燈」!這個變化並非在一夕發生。早在2000年前後,私站的影響力與使用人口,便已日漸提升,最終也成功凌駕校站。欲了解其中的消長,讓我們先釐清教育部與校方究竟如何看待BBS。

 

  官方文獻指出,BBS是「學校與學生間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中山大學的說法則是:「建立若干專題討論群組作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連絡之用。」簡言之,BBS對教育部與校方而言,代表的是校內師生溝通的橋樑,或者說「教育工具」。

 

  然而,除了達到研究與教學之目的、促進師生的溝通之外,更不能忽略的是溝通中的權力關係──實際上,校方可以無視社群成員的共識,以資源擁有者的身份直接介入站務運作。2000年,台大校方以情色訊息過於氾濫為由,在未經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直接取消台大椰林計中站BBS使用者的「暱稱」及「名片檔」。換種方式講,早在網路發展之初,我們便能看見權力之手「伸入」網路的血淋淋案例。

 

  站在校方行政官僚的立場,BBS比較像是單向的政策佈達之工具,但這卻與網路使用者渴望更加開放、自由的想法有所扞格不入。這也埋下了使用者出走以及校站凋敝的導火線。隨著站台人數成長,使用者不再侷限於校內人士,涉及站台規範的糾紛和齟齬與日俱增。校方反制的手法,要不是如「台大椰林名片檔事件」那般直接介入,就是另闢新站、與之切割,像是對付另個熱門站台──淡江蛋捲廣場BBS站──時的作法。

 

  總之,1990年代中後期,校方、教育部開始加強規制學術網路規範。不過,這卻也是私站BBS,隨著技術條件改變開始起飛之時刻。

 

 

(本文為《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部分書摘)

 

 

書籍資訊

書名:《婉君妳好嗎?: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

作者:黃厚銘[編]、黃上銓、林意仁、蕭煒馨、李紹良[著]

出版:群學

日期:2016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為什麼透過電腦操縱的那個自我稱為Avatar?

網路小白背後的真相:《黑暗網路》

何不把老闆的房子賣掉呢?《如何讓老闆痛不欲生》

無法停止的毒品戰爭:《追逐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