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其他人都聰明。」
「你最棒了!」
「其他人都差你一截!」
與小孩相處,這樣的句子究竟有沒有問題?荷蘭的心理學家認為,父母教養幼兒時的微妙情緒和語彙,有可能影響子女的人格形塑,從而導致唯我獨尊的「自戀型人格」。
經歷了上一代亞洲父母貶多於褒的教育,現在的父母應該更傾向於鼓勵自己的小孩。但是什麼樣的鼓勵可以幫助建立自尊,什麼樣的鼓勵卻又會助長自戀呢?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到底「自尊健全」跟「自戀狂」有什麼差別。從表面上看起來,自尊健全的人,跟自戀成性的人,都有賴於他人的肯定。但兩者其實完全不同。
自尊健全的人認為自己「值得肯定」(worthy),看待社會的關係是水平的,認為人與人之間本質上平等,基於不懈的努力或者天賦的才華,自己擁有好表現,所以值得被讚賞。然而自戀者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卻是垂直的,自己若非優於別人,就是遜於別人;對他們來說,人與人之間只有上下之分,沒有並肩同行的可能。因此,自戀者認為自己「優越」(superior)。這與「值得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自戀狂很討厭,但你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是自戀狂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其實沒有辦法真心建立與他人之間的情誼。自戀狂的世界裡只有上下尊卑,所以不管是愛情或者友情,都會因為想要證明自己最優越的慾望而變質。最壞的狀態是,自戀狂的任何一段人際關係都不過是服務於他們巨大自我的手段,即使踩著別人往上爬也不在乎。到頭來,他們會只剩下自己。
自尊健全的人則不一樣,他們與別人之間的情感本身就是目的。健全的情感交流,有助於享有更加深刻的人際關係,以及洋溢著愛與關懷的人生。
好吧,那問題來了,自戀狂是怎麼形成的?這涉及目前為止心理學家對於「人格」的三種假設。第一種認為,人格是先天預設好的,無論怎麼打磨,都不可能改變形狀,這種可以稱為「固態理論」。第二種則認為,人格是隨著生命歷程一直在改變的,這是「流體理論」。第三種有點像是以上兩種的折衷,他們主張人格本來是可以改變的,但在兒童到青少年初期這段時間會漸漸定型,所以父母養育的方式有可能改變子女的人格,這種說法稱為「果凍理論」。
荷蘭的心理學團隊長期追蹤了一些兒童與其父母互動的方式,並且評鑑兒童的人格發展。他們的結論一部分支持了固態理論,也就是確實有些人格特質是遺傳決定的,另一部分則顯示養育方式對於七歲以前的兒童有影響。研究者發現,有些兒童展現出自尊健全的特質,有些卻展現出自戀的特質。之所以如此,與父母教育的方式息息相關。自尊健全的孩子,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親情支持與肯定,但沒有得到誇張的讚美。相反地,自戀孩子的父母不僅經常在口頭上誇張的讚美他們,而且還不斷拿其他表現沒那麼好的孩子相比。
簡單說,寬厚溫暖的父母養出自尊健全的孩子,自我高估的父母養出自戀的孩子。不過為何有些父母會一股腦的盲目誇讚子女?他們究竟是不小心的還是真的這麼想?這恐怕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但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建議,讓那些不想養出自戀狂的父母參考。首先,成人確實應該鼓勵兒童,但不要透過與其他同儕的比較來達成。「你做得很棒!」與「你最棒了!其他人都比不上!」雖然要表達的意思可能差不多,但是卻存在著微妙的心理暗示差異。其次,不管你主觀上認為自己的子女有多優秀,都不要太過強調他或她的「與眾不同」,而應該引導子女思考自己與其他同齡的小朋友相同、共享的部份是什麼,譬如善心、慷慨等等人性共通的特質。
最後,除了唯我獨尊的自戀狂之外,更常見的教養錯誤是把小孩教成「低自尊」的人格。我們身邊常有這樣的朋友吧?不管有多努力,都還是害怕犯錯;對於別人的讚美不太相信,但只要一受到批評就會耿耿於懷;傾向於覺得如果遇到什麼壞事,應該都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引發的。在兒童時期欠缺來自父母的讚美與肯定,長期暴露在成人冷酷刻薄的言語之下,容易養成這種人格。即使是天生這樣的個性,也是可以適當調整的,如果對小孩來說重要的成年人,能夠適時給予情感支持,教導他們批評並不可怕,應該看做一種建設性的反饋,久而久之,這些脆弱的孩童也能長成夠強韌不怕挑戰的自尊健全之人。
不管「七歲」這個神奇數字是不是真的,是否過了這個門檻人格就大致定型,我們或許也還是可以繼續努力看看。畢竟心理諮商師常說,成人身體裡也有「內在小孩」,當初這個小孩沒能得到的正確對待,現在來做也還不遲。
圖片cr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