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
譯|林蔚昀
§變得更好的勇氣
梅西亞(Maciej Gaca)/華沙貿易辦事處代表
「我奮力地過我那表面上看起來混亂、孤獨、疏離的人生。與其選擇生兒育女,我選擇了為孩子以及服務孩子奉獻生命。表面上看起來,我是有損失的。」
這是雅努什.柯札克對他自己的描述。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是一位醫生、作家及思想家。他也是哲學家、道德家、出版人、孤兒院的老師及教育家。他是個英雄,同時為人謙遜。
在以上所提到的所有領域,他都有著傲人的成就。四十年來,他透過寫作及教育,為弱勢及無力的人們服務。他創造了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也創辦了理想的教育中心。他是兒童人權和兒童平權的先驅,曾出版二十三本著作,還在約一百本刊物中發表過一千五百篇文章。他在深夜寫作,因為白天的時候他必須為孩子們看病、教育他們、處理行務事務。在柯札克心中,孩子的福祉是最高的價值及法則。
對柯札克而言,人類生命價值之於世界的意義,在於對社會及未來的人類有所貢獻,而他個人的生命故事就是對這理念最美麗的體現。
台灣讀者手中這本《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是一本實現兒童主體性的證明。在一百年前,柯札克偉大的心靈就已經為孩子們開啟了通往世界的大門。這本書的獨特性也在於:這是柯札克的作品第一次從波蘭語翻譯成中文。我們能有這本譯作,得要感謝譯者林蔚昀小姐的熱情及天分,以及她作為一個母親對教養的省思。她正是在波蘭──也就是柯札克的故鄉──養育自己的孩子。我深深相信,柯札克的著作以及林蔚昀小姐的視角不只會帶給台灣的父母持續性的啟發,同時也會影響台灣在兒童行政、司法、教育政策方面的決策者,讓他們作出改革,使孩子們的世界變得更好。我亦想在此感謝心靈工坊出版社,謝謝他們有發掘不同視角的勇氣、對世界的開放態度以及教育台灣讀者的使命―台灣的讀者不怕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我也相信這本書確實會讓大家變得更好。
二○一六年九月
§雅努什‧柯札克的札記
004
你說:「我的孩子。」不,這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和曾曾祖父母的孩子。
某個遙遠、沉睡在許多先人之中的「我」,從腐爛、被人遺忘的棺材中,突然在你的孩子體內發聲。
三百年前,在戰爭或和平中,某個人進入了另一個人,背景中有著彷彿萬花筒般交錯的種族、國家、階級──也許經過同意,也許是使用暴力,也許過程充滿了恐懼,或是醉人的愛情―是背叛或勾引,沒有人知道是誰、在什麼時候,但是神在命運之書中記下了一筆,而人類學家則渴望透過頭骨和髮色去推測它。
有時候敏感的孩子會幻想,他是被丟在父母家的棄兒。的確是如此:他的父母早在一世紀前就死了。
孩子是一張羊皮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細小的埃及象形文字。你只能明白其中一部分;而有些內容你只能把它擦掉、劃掉,然後填補上自己的內容。
可怕的法律。不,美麗的。在你的每一個孩子身上,這法律給予了那生生不息的世代鎖鏈第一個環節。在你陌生的孩子身上,尋找你自己那沉睡的一小部分吧。也許你會發現它,甚至發展它。
孩子與無限。
孩子與永恆。
孩子──空間中的粉塵。
孩子──時間中的片刻。
005
你說:「他應該要……我想要他……」
你為他尋找個性的範例,為他尋找你渴望他擁有的人生。
即便周遭是平庸和沒有價值的人事物。即便周遭一片灰暗沉悶。
人們汲汲營營──微小的擔憂,若有似無的嘗試,平凡的目標……
不被滿足的希望,咬噬人心的遺憾,永恆的懷念……
四處都是傷害。
冷漠讓人麻木,虛偽讓人無法呼吸。
有尖牙利齒的,會去脅迫他人。安靜的,會遁入自己的內心。
他們不只會受苦,也會變壞變髒……
他應該成為什麼人?
領導或小職員,司令或士兵?還是快樂就好?
快樂在哪,什麼是──快樂?你知道通往快樂的路途嗎?有任何人知道那條路嗎?
你是否能克服……?
如何預見,如何庇護?
就像一隻在生命洪水上飛行的蝴蝶。要如何持久,又不失去飛行的輕盈?要如何變得堅強,又不讓翅膀疲憊?
也許給他你自己的例子,協助,建議,話語?
如果他把它們拋開呢?
十五年後―他的眼睛會看向未來,而你―將回顧過去。在你體內是回憶和習慣,在他體內是變化和頑強的希望。你懷疑,他期待信任。你恐懼,他無所畏懼。
如果青春不嘲笑、咒罵、輕蔑,它總是會想要改變有瑕疵的過去。
應該是如此。然而……
讓他去尋找,只要不迷路。讓他往上爬,只要不往下摔。讓他去整理森林,只要不流血。
讓他去搏鬥,只要小心一點──小心一點。
他說:「我有不同的意見。你管得夠多了。」
所以你不信任我?
所以你不需要我了?
我的愛讓你感到沉重嗎?
輕率的孩子,不懂事的孩子,可憐的孩子,不知感恩的孩子。
006
不知感恩。
地球會感謝太陽照耀嗎?樹木會感謝讓它長成樹木的種子嗎?夜鶯會為了感謝孵蛋的母鳥而為牠歌唱嗎?
你會把從父母那裡得來的交給你的孩子,還是你只是借給他,為了在之後從他手中拿回來,並且仔細地寫下數目、計算利息?
愛是一種你會要求報酬的服務嗎?
「烏鴉媽媽瘋了似地飛舞,幾乎坐在男孩的肩膀上,用鳥喙啄他手中的木棍。牠在他頭上盤旋,像是鐵鎚一樣用頭去撞擊樹幹,咬掉小樹枝──並且奮力又絕望地發出沙啞、粗嘎的叫聲。當男孩把雛鳥丟出來,牠俯衝到地上,拖著翅膀,張嘴想叫──卻發不出聲音,只能拍打翅膀,瘋狂又可笑地在男孩腳邊跳動。當他殺了牠所有的孩子,牠飛到樹上,探探空了的鳥巢,在它旁邊繞圈子,沉思著一些什麼。」(熱羅姆斯基[1])
母愛是一種能量。人類把它改變成適合自己的樣子。整個文明世界──除了那些沒有文化的大眾──都在進行對孩子的屠殺。一對本來可以生十二個孩子,卻只擁有兩個孩子的夫妻,就是殺了那十個未出生孩子的兇手。在那些孩子之中,有那唯一的、「他們的孩子」。在未出生的孩子之中,他們也許殺了那個最可貴的。
所以該怎麼做?
必須養育那些已出生、活下去的孩子,而不是那些沒有出生的。
不成熟的怨言。[2]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願理解,我們必須照顧那些已出生的孩子,並且要有計畫地照顧。在那個被人占領奴役、不自由、算不上公民的時期,我冷漠地遺忘了,學校、工房、醫院、生活的文化環境,也必須和孩子一起誕生。今天我會認為,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生育是一種傷害,是一種輕率的罪行。
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建立在優生學[3]和人口控制上的新法律。
譯者註:
1. 史蒂芬.熱羅姆斯基(Stefan Żeromski, 1864-1925),波蘭小說家,經常在作品中處理社會問題,被譽為「波蘭文學的良心」。
2. 上述「屠殺孩子」的指控。
3. 二十世紀初(也就是柯札克寫下這本書的時期),優生學成為顯學,許多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有優生學的政策。但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以優生學為藉口屠殺猶太人,之後隨著人權意識抬頭,多數國家都放棄了優生學的政策。
(本文為《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部分書摘)
書籍資訊
《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 Jak kochać dziecko
作者: 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
出版:心靈工坊
日期:2016
圖片credit:Józef Czapski、google doo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