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談到泰國電影,除了多數印象中的主流鬼片外,恐怕大眾記憶較為深刻的就是同志與校園題材的影片。前者有2007年的《愛在暹羅》,後者則有2010年的《初戀那件小事》,兩部影片當時引起一陣迴響,但相同類型的影片似乎後繼無力,沒有引起超越此兩部經典共鳴的作品出現。
其實泰國在同志與校園題材的影劇作品不曾停過,如近三年來,電影有《我的兄弟情人》、《激漾青春》,戲劇則有受到矚目甚至連拍兩季的《為愛所困》、《愛來了別錯過》等作品。這些作品連帶捧紅許多主要演員,受到許多觀眾的喜好,但就作品的深刻與完整性而言似乎還未若《愛在暹羅》出色。
另外一點可觀察到的部分,也許是因為青少年始處於兩性情慾流動的萌芽期,也可能是因為青春年少的胴體更具有催發潛在觀者市場的效果,許多同志元素的影視作品皆是以校園作為題材。但也因此,敘事內容難免受到限制,甚至部份情節容易淪為惡意賣腐的惡趣味。
相較之下,近日在台上映的泰國影片《戀愛完成式》不僅在宣傳時就以改編自導演真實經歷作為賣點,就環境、故事與人物的設定上,整個敘事背景跳脫純然的校園元素而顯得成熟。此處所說的成熟,並非指影片敘述或故事情節上的表現,而在於作品中主角所面對的人生閱歷。影片由因失戀選擇獨自到日本旅行療癒情傷的主角小拓巧遇同樣來自泰國的鄰居歐作為開始,兩個懷有各自原因獨自遠走異國的同鄉邂逅,進而推展後續兩人的相交相處。
平心而論,《戀愛完成式》是部較為平淡的純情小品,這種平淡一方面來自於其拍攝手法,整部影片裡面幾乎渺無其他人身/聲,主要由兩位男主角與接待小拓的日本朋友由美出身/聲而已,甚至連背景音樂與音效也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主角小拓本身的心境,除了應對進退交談所需的日常對話外,失戀療傷者所需的沉默靜謐也在影片上的主調呈現出來。
作為一段異國旅程,無論對於小拓或是歐,幾乎都是一段「扔/拾」的過程。影片中出現數次關於遺失的意象:對小拓來說,是扔掉關於失戀的過往,對歐而言,是扔掉關於過往同志身份的人生。但與此同時,兩位男主角也同時在撿拾。影片一開始,歐即是因住屋鑰匙遺失向鄰居小拓借電話而邂逅,隨後兩人的同行同房,也許就暗喻著兩人解鎖著彼此的心房。這種「扔/拾」在影片中也以交換的形式呈現出來,歐撿拾著小拓因過敏而丟棄的海鮮,並分食著自己便當內的肉塊給小拓,某種程度上也象徵兩人更進一步的交流。
當然,或許對於影片中最重要的「扔/拾」元素以及暗喻,還是在於影片初被小拓所排斥、丟棄的食物納豆,最後在友人由美的引導下,接受並喜歡上納豆。由此連結到小拓對於歐的同性情誼間的拉扯,從抗拒、接受到釋然。甚至在影片後期,小拓還拿著因底片有限所以只拍攝重要有意義影像的相機,對著歐連續拍了數張照片,顯示主角心境的轉變。
影片中許多鏡頭因取景於雪景與山林等自然風貌,更添本片純愛清新的味道。但與此相對,影片部分的情節與鏡頭仍略嫌突兀,舉例而言,在小拓與歐進行真心話大冒險遊戲的情節中,似乎就稍有單純為推進敘事的鋪陳不足之感。另外,與其他泰國同志作品相比,本片也許並未以男性間肉體接觸的刻意賣腐作為賣點,但兩位主角在共泡溫泉時背面全裸的鏡頭似乎也略嫌多餘。在忽略部分收音技術而造成觀眾產生突兀感的問題外,或許,還有一點是作品較為可惜的地方,在主角感情心境上的部分轉折,影片中選擇以小拓和由美的「對話」作為呈現,從而削弱了影片的渲染力。
電影取名為《戀愛完成式》,與其說是「完成」,或許倒不如說是「此時當下」。兩位主角是否真正觸及深情而至愛戀,甚至是在短暫旅途中完成各自的愛情課題,影片中並未透露,但至少小拓和歐確實都曾怦然心動,完成當下的愛戀。
電影資訊
《戀愛完成式》(Present Perfect: Thai Film)-Anusorn Soisa-Ngim,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