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環遊世界幾次才把錢花完嗎:《台北物語》

 

許多人常以「拍不好」來否定一部電影,卻往往很能包容「拍得好」但故事爛的東西。

 

  我對爛片容忍度極低,電視最多給三分鐘就轉台,過去在戲院也曾好幾次直接走人;當然看電影是很主觀的事,對於好片爛片,這幾年也比較不願意隨便妄下斷語。然而有一種影片一直都是最吸引我,就是評價很兩極化的那種。

 

  在《台北物語》上映一個月後,終於有時間親自去戲院見證了。它根本、一點都不爛,每一分鐘都讓我充滿期待。照理說電影上映了一個月,該破的梗都被破光了,但在正式觀影時我竟然還是時不時笑到流淚,因為它實在太荒謬了,你也永遠無法預期那些台詞會出現在什麼地方。

 

  奇怪的是,許多人常以「拍不好」來否定一部電影,卻往往很能包容「拍得好」但故事爛的東西。就「技術上」而言,你當然可以說《台北物語》是一部粗糙的影片,甚至比學生製片的品質還要差;然而它也絕非爛片,至少它具備了一個非常重要且根本、也是現今台灣電影最欠缺的元素,就是它有一個非常好的劇本。影片有好幾個地方值得提出來讚揚,地方媽媽再沒時間也強迫自己一一列出;還沒看過電影的人不用擔心被暴雷,因為這部片帶給你的驚喜,遠比你所能想像的還要多更多。

 

  《台北物語》成功拍出了一種極致的、難以言說的「荒謬感」。導演用了八位各具代表性的人物勾勒出一幅都市社會群像:有貌合神離卻在事業上離不開彼此的夫妻、有幫議員拚事業兼搏感情的小三、有靠關係走後門的弟弟、有唯利是圖的圓滑商人、有趁火打劫的正直小偷、有開口閉口都是錢的寡婦、有對婚姻迷惘於是和同病相憐的女同事相濡以沫的小王。整部片就是一場爾虞我詐的生存遊戲,社會上層謀利益,下層也想分一杯羹,一個晚上的一場車禍把所有看似不相關的人湊在一起,沒有一個角色是絕對的弱勢,沒有絕對的善人或惡人,因為在這座城市生活,每個人自然會找到自己的利益規則。

 

《台北物語》最精彩的就是最後那場餐桌戲。

 

  《台北物語》最精彩的就是最後那場餐桌戲。八個角色輪流戳穿另一個角色不為人知的秘密,每個人都是被害者,卻也是變相的加害者,導演層層堆疊地營造出緊張又不失幽默的矛盾氛圍,張力簡直媲美近期看過最厲害餐桌戲的《完美陌生人》(Perfect Strangers)。

 

  《台北物語》最難能可貴的,是它赤裸裸地呈現了台北人的無情和虛假,控訴了成人世界的腐敗,最厲害的是,它拍出了那種每個人成天看似陀螺般忙碌打轉但內心卻很空洞的「廢」;任何衝突和傷害來得快,忘得也快,不論發生了什麼不公不義、令人怒不可遏或傷心欲絕的事,沒過一會兒就可以約個輕鬆的下午茶。柯議員最後對和邱耀東切割的郭再興說的那句「好!沒有就好!」,簡直是畫龍點睛的神台詞,那些攤在陽光底下大家再清楚不過的骯髒事,沒有當然最好,有的話我也會裝作沒看到。

 

  所有人離開別墅後乘車下山,只見車內部而不見任何角色的畫外音交談,其實非常楊德昌。一場每個人一開始看似無傷大雅的利益追逐,最後演變成人性的猜疑,各角色之間原本就已薄弱的信賴可說是蕩然無存。然而生活還是得繼續,這場遊戲也很難說停就停。

  《台北物語》的結構看似任性無章法,實則亂中有序。爺爺的出差和回家不僅首尾呼應,老農夫和小孩在城市近郊一面種田一面批判著富人,也做了非常漂亮的關門。整部片亦有諸多的神來一筆,別墅的吊扇、激情晃動的紅酒杯、會叫的大麥町陶瓷狗及惱人的電話語音......等,種種看似無意義的物件和過場,都有其暗藏玄機的功能性,導演亦藉此嘲諷了資本主義和布爾喬亞階級一番。

 

  雖然《台北物語》是設定在一天一夜裡所發生的故事,但在觀影過程中,時間感其實是模糊的,彷彿只經過了一天、又好像不只一天,觀眾也無從得知爺爺究竟是「出差」了幾天後才回來。影片中間一度有三位之前沒出現過的女子一同坐在沙發上,彼此爭論誰的手錶或手機時間才是最準確的,這看似天外飛來一筆的安排,其實別有用心地告訴觀眾:一件事情在每個人看來感受與觀點不盡相同,就好像這三人說的都是「時間」,沒有對錯,而這也巧妙地扣合了本片的精神,也就是「荒謬」。

 

  總結,《台北物語》是一部一定要進戲院看的電影。活到現在,進戲院看過的電影也算不少,卻從來沒有一部片,是讓我從頭到尾和全場一起大力拍手加瘋狂大笑的,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它會演到加場還完售、演到小廳換大廳、演到一廳變三廳,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那麼多朋友會二刷三刷甚至四刷,因為每看一次它就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台北物語》可以說是一場電影和觀看者之間的互動式體驗,它會讓你走出影廳後覺得和同場觀眾有了感情,它會讓你找回看電影的初心。

 

 

 

電影資訊

台北物語》(Story of Taipei)-黃英雄,2017

你可能會喜歡

男孩與布袋戲的再生:《紅盒子》

願來世,仍能替彼此繫上那條紅線:《月老》

特寫鏡頭中的「動情」:《你的臉》與《死靈魂》的對讀

「我是女人,女人也恨我」:男導演的《血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