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元之魚》:阿拉斯加鱈魚的海中傳奇

 譯者|汪芃

《億萬元之魚》書封。

 

  權力、金錢、鬥爭,原本平凡無奇的廉價魚種,在白令海域掀起戲劇化的變數。從常見的蟹肉棒到麥當勞的麥香魚,鱈魚的身影其實出現在眾多食品中。 來自西雅圖的凱文.貝利寫成《億萬元之魚:阿拉斯加鱈魚傳奇》(暫譯,原書名Billion-Dollar Fish: The Untold Story of Alaskan Pollock)一書,將六十年來各國漁民搶奪北太平洋黃線狹鱈魚漁獲的歷史娓娓道來。

 

  黃線狹鱈在英文中叫阿拉斯加鱈魚(Alaska pollock),這種魚可加工製成魚油和蟹肉棒等產品,可謂魚類中的「路人」,並非什麼北美原住民文化的象徵或大廚最愛的珍饈,卻佔了美國食用經濟漁獲的40%,在西雅圖撐起一億美元的鱈魚產業。

 

  講述1980到90年代黃線狹鱈熱潮的《億萬元之魚:阿拉斯加鱈魚傳奇》一書作者是凱文.貝利(Kevin Bailey),他曾在西雅圖鱈魚漁業科學研究中心(Alaska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擔任漁獲科學研究員長達三十載,寫過數十篇針對鱈魚的研究論文,因此本書的小問題是講述鱈魚生物學知識的章節頗專業,對某些讀者而言或許難以消化。但作者對鱈魚的了解確實過人,而且處理主題不偏不倚,不淪於產業傳聲筒,也不過度倒向環保立場。

 

  本書的重點是講述鱈魚的商業故事。以經濟用途而言,黃線狹鱈算大器晚成,美國人在發現這種魚的數十年後才懂得開發其經濟價值的門道,因為黃線狹鱈的漁場在白令海域,又遠又危險,且這種魚的每磅價格也低於螃蟹和鮭魚等漁獲。

 

  最早開始捕黃線狹鱈的是日本,因為日本人喜歡鱈魚卵──知名的明太子便以鱈魚卵醃製而成 。後來日本、韓國和俄國爭相分食黃線狹鱈漁獲,作者在這本書中描述,這三國漁民都前進白令海域中有「北冰洋甜甜圈洞」之稱的公海(距所有國家海岸線均超過200哩的區域),將該處的黃線狹鱈漁獲瓜分殆盡。在本書開頭,貝利便提到他於1976年經濟海域規定上路的兩年前曾在一艘外國漁船上度過一段時光,當時那些外國漁民對他這位年輕美國佬頗友善,經常以燦爛笑臉對他──只要他對漁撈作業睜隻眼閉隻眼。

 

  美國國會於1976年通過200哩經濟海域的規定,但外國船隊依然「撈過界」。若按照法律規定,在此海域內美國漁船應擁有優先捕魚權──可惜美國漁民對黃線狹鱈卻興趣缺缺。

 

漁夫與阿拉斯加鱈魚。圖片credit:alaskapollock.org

 

  1980年代白令海域的螃蟹漁獲量衰減後,美國漁民才動起鱈魚的腦筋。 第一艘帶頭捕撈黃線狹鱈的美國漁船是「北極拖網號」(Arctic Trawler)。這艘船最早是美國政府建造,名叫「大西洋海凍號」(Seafreeze Atlantic),停在東岸退休一段時間後,被挪威裔美國人約翰.熊恩(John Sjong)和康瑞得.巫李(Konrad Uri)以38美分的賤價買下並重新命名。

 

  美國的黃線狹鱈產業就從這艘船開始。北極拖網號的水手長是克杰爾.因格.羅科(Kjell Inge Røkke),出身挪威摩爾德(Molde);這位當年的高中輟學生後來成了美國海產公司(American Seafoods Co.)的創辦人。最早開第一批捕鱈魚的美國漁船出海的多是挪威人,有些有美國國籍,有些則否,而許多漁船也都在挪威建造(合法改造)。

 

  到1990年代,這批挪威造的漁船引起一場權力鬥爭,此外海上和陸上作業的公司也爭相分食黃線狹鱈大餅,各方上演搶魚大戰,幾年之間造了太多漁船和處理廠。後來大家達成協議,劃分漁獲分享的比例,這場大戰方告落幕。

 

  對工業和海洋相關產業發達的西雅圖而言,鱈魚是上天的一大恩賜,而貝利在書末留下的問題是黃線狹鱈是否會持續豐收,或如同其他漁獲一樣漸趨枯竭。他寫道:「最大宗的漁獲在東白令海域,該地漁獲似乎依然穩定,但每年新的魚季開始時,大家仍懷抱著緊張的等待心情。」

 

 

書籍資訊

書名:《億萬元之魚:阿拉斯加鱈魚傳奇》Billion-Dollar Fish: The Untold Story of Alaskan Pollock

作者:凱文.貝利(Kevin M. Bailey)

出版: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日期:2013

你可能會喜歡

伊恩.史都華:《放眼無限:偉大的數學問題》(2013)

尼安德塔人的基因讓你更容易覺得痛

湯姆‧麥利殊:到底是誰說科學不用想像力的?

把能量放進消波塊裡存起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