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上也太多貝殼了吧:《這幅畫好爛》

 

珀耳修搶救安朵美達,1611年。

 

文|賽希爾.巴隆(Cécile Baron)、弗朗索瓦.費里埃(François Ferrier)

譯|黃明玲

 

沙灘上也太多貝殼了吧


  安朵美達是衣索比亞國王塞佛和卡西歐佩雅之女。由於卡西歐佩雅大膽宣稱自己的女兒比那些涅瑞伊得斯(組成海神波賽頓巡遊隊伍的海仙女)更美,引起海洋之神勃然大怒,欲施加報復,揚言派遣海怪毀滅該王國。國王詢問先知求得神諭,唯有犧牲女兒才能平息眾神之怒。後來珀耳修殺了海怪,解救安朵美達並娶她為妻。

 

  如果沒注意到把安朵美達栓在岩石上的鐵鍊,還真難想像她是囚犯。散發青春氣息的外型,倚姣作媚的姿態(大家請特別注意她雙手的擺法),即便身處禁錮,她仍一派安詳。畫裡前景散落的骷髏一點也未能令她生畏,她輕輕地將腳放在一個形狀引人遐想的貝殼上,眼神迷惘,心思早已飄到別處。觀眾的眼神隨著她曼妙的曲線游移,一縷貼身薄紗幾乎連重點部位都快遮不住,襯得曲線益發引人遐思。

 

  此番慾望之神厄洛斯和死神塔納托斯般的結合,原本可以構成一幅成功的萬物虛空畫〔註1〕,可惜畫家並未見好就收。這幅畫的右半部,突然來個大轉變。先不管那風景的色調令人生厭,我們專注在動作方面就好。珀耳修面對一隻可能才剛從核電廠度假回來的海怪,主動挑起了一場贏不了的戰鬥。想當然爾:我們很難相信飛馬佩格索斯變成了只有一對迷你翅膀的佩爾什馬〔註2〕,還能載著我們的大英雄打勝仗。

 

  就維特維爾而言,這場戰鬥老早就輸了。畫家希望能表達神話主題,但其複雜度超過了他的處理能力──如同伊卡洛斯飛得過高,終至烈日熔毀雙翼──徒留觀眾眼見珀耳修微弱無助,卻仍希望用盡全力解救安朵美達逃離災難現場。

 

註1 萬物虛空畫:繪畫詞彙,是歐洲一種表現萬物皆空、畫著頭蓋骨的靜物畫。

註2 佩爾什馬:原產於法國佩爾什地區的重型挽馬,專門培育來從事粗重農活。

 

珀耳修搶救安朵美達,1611年
喬吉姆‧維特維爾(1556-1638)
畫布:1.80 × 1.50公尺
黎塞留館,三樓,13室

 

  

  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不嫌少!

 

  這幅螺旋狀的構圖真讓人頭暈目眩,只看到一群小天使幾乎像是在施行邪惡巫術般,團團圍住聖母,都要令人窒息了。可憐的聖母看起來一點也不安詳平靜,我們也只能體諒她。在背景層層積雲重壓下,她的光環好像隨時都會熄滅,這群小天使在那兒哇哇大哭,圓胖胖的身型活像一團團的粉色棉花糖,保證你看了以後,絕對不會想再吃糖果,或任何果凍狀的甜食。

 

  聖母懷裡抱著的那位耶穌聖嬰,還真是一點都不甜美可愛,惡狠狠的眼神就這麼瞅著人,叫人心裡發毛,像是在說:「嘿!你讓開!這可是我娘哪!」還搭配手勢,伸長手臂擺在聖母瑪利亞胸前,佔有慾強得很咧!

 

無辜小天使環繞聖母聖嬰,1618年。

 

  可憐的聖母要面對這一大群像旋轉木馬般轉個不停、黏著她不放的小屁孩,有的拉她裙角,有的抓著腳,揪扯一番後,又重新回到一片混沌。

 

  聖母簡單典雅的長裙和細緻美好的臉部線條,對照起旁邊那幾個亂抓皇冠、外型怪異,甚至好像還沒畫完的小天使,簡直有著天壤之別。再仔細就近看看這群小天使,不得不承認,畫家捕捉小孩神韻的技巧的確純熟。不過,真有必要畫這麼多小天使嗎?魯本斯啊!我們要知道,一個小天使還可以,但是,三十個?那肯定會天下大亂的……

 

無辜小天使環繞聖母聖嬰,1618年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
畫布油畫:1.38 × 1公尺
黎塞留館,三樓,多種畫派,21室

 

 

  首航

 

  這幅畫是瑪麗.德.美第奇王后委託魯本斯裝飾巴黎盧森堡宮所繪,是關於王后一生的系列作品之一。每幅畫都表現了她人生的重要階段。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後,她成為攝政王后,繼續領導國家直到1617年──當時十五歲的路易十三登基。這幅畫的主題是王后將政權交給兒子執掌。魯本斯以非常圓滑巧妙的方式,畫出和平移交權力的片段,略過了路易十三與他母親之間實際上暗潮洶湧的緊張關係。

 

路易十三成年。王后將統治權交給國王,1614年10月20日,約1622-1626年。

 

  啊!成年!充滿無限可能、探索一切的歲月。如果我們如此相信,就會發現這幅畫不單單只是表達路易十三開始行使王室權力而已。在前景,四個划著船槳的熟女,顯露出對眼前這位小鮮肉「哈」得要命的模樣。第一位女槳手看起來像是使出渾身力氣要讓船前進,其他人則各有不同心思;看看第二位,一隻手漫不經心地握著槳,眼睛卻往年輕國王那邊死盯著;而第三位乾脆直接秀出她的雙峰;至於第四位,早已滿心激動,那痴迷的眼神、仰起的臉龐,光是國王在附近就足以令她心慌意亂。

 

  瑪麗.德.美第奇則擺出一副明智母親模樣,似乎預見了兒子將來會遇到的情況,竭心盡力給他建議。在此同時,位於畫中央的女人,正等著披紅袍的女人完成布景裝飾,準備要發出信號,表示慶祝活動開始。

 

  唉,一旦發現這代表著政治權力的壟斷,此番禁忌歡愉的幻想隨即破滅:一切都是寓言罷了。四位槳手象徵王室美德(權力、宗教、正義、和諧),高舉利劍的女人代表的正是法國,手上還握著王權寶球;在後方降下船帆的是節制天使。但,到底為什麼要抑制我們的想像力?仔細想想,魯本斯可以藉著寓言故事自由發揮,表現出路易十三和瑪麗.德.美第奇看似相處和諧,實際上卻衝突不斷的場面。那麼,請允許我們也發揮想像,哪怕只是片刻,不那麼嚴肅……且稍微放肆些的法國歷史。

 

  相關評論

 

  古根特教士於〈1750年盧森堡宮國王畫展〉文中評論魯本斯畫作:「……畫裡的一些缺點,應該不能歸因於其才能不足,而是倉促所致,這系列的作品是趕工完成的。我還要補充一點:這位藝術家的工作室畫匠們早已捨棄了大部分的學生作品,但是當時為了加速完工,魯本斯不得不雇用學生代筆。其實,畫裡那些認得出是出自大師親筆之處,幾乎沒什麼可批評的。」

 

路易十三成年。王后將統治權交給國王,1614年10月20日,約1622-1626年。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

畫布油畫:3.94 × 2.95公尺

黎塞留館,三樓,魯本斯繪美第奇畫廊,18室

 

豎起十字架,1620-1621年。

 

同場加映

縮小尺寸的魯本斯畫作,他在這幅畫裡以大膽構圖和精湛筆法展現了無比天賦。

豎起十字架,1620-1621年

木板油畫:0.32 × 0.37公尺

黎塞留館,三樓,弗蘭德十七世紀,22室

 

 

(本文為《這幅畫好爛!史上最酸羅浮宮看畫指南》部分書摘)

 

《這幅畫好爛!史上最酸羅浮宮看畫指南》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這幅畫好爛!史上最酸羅浮宮看畫指南》Le Louvre insolent

作者: 賽希爾.巴隆(Cécile Baron)、弗朗索瓦.費里埃(François Ferrier)

出版:好讀

日期:2018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從禁忌到主流:《基督宗教的勝利》

史蒂芬‧平克之《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

小羊也是千百個不願意:《血之秘史》

你會不會擔心憂鬱症復發?《憂鬱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