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你的音樂清單,我就能說出你是怎樣的人!《好音樂的科學II》

 

你的音樂品味,透露了許多關於「你」這個人的訊息。

 

文|約翰‧包威爾(John Powell)

譯|柴婉玲

 

  你的音樂品味,透露了許多關於「你」這個人的訊息。對心理學家來說,只要一張「最愛的十大曲目清單」在手,就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外向、來自什麼樣的背景,甚至年紀有多大等。要猜出閣下的年紀其實很簡單,因為你所列舉的那些樂曲,多半都是在十七、八歲或二十出頭時發行的。而偏向你心理層面上的那些「音樂小檔案」,則是數十年來學者們針對音樂品味,以及人們對音樂的情緒反應所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結果,可說是相當令人驚訝。且讓我們先從瞭解你的音樂品味說起。

 

  根據最近的一次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地球上約有七十億人口,這就表示人類有七十億種性格,每種性格都各有其音樂上的好惡。由於人數實在太龐大,早期從事音樂品味研究的人,為了讓事情進行得容易一些,便決定將全世界的「人格類型」簡化成兩種:上流社會的,和中下階層的,並理所當然地將音樂區分為兩類:高層次的,和低層次的。而且很快地,他們就下了令人驚嘆的結論,認為上流社會喜愛高層次的音樂,而剩下的就全都是中下階層民眾所愛聽的。

 

  二十世紀中葉的生活,多麼簡單啊!

 

  幸好,之後事情有些轉變了。

 

  自一九六○年代開始,為數眾多的研究,都針對「如何以可信方式來評量性格」而展開。由於每個人的人格特質都混雜了好幾種特徵,到了一九九○年代初期,心理學家逐漸歸納出下列五種可被客觀評量的基本人格特質:

 

開放性(Openness,又與「教養」或「智力」有關)

謹慎性(Conscientiousness)

外向性(Extroversion,或「活力」)

親和力(Agreeableness)

神經質(Neuroticism,或「情緒穩定性」)

近年他們還納入了第六種特質,也就是某種結合誠實與謙遜的特質。

 

  整件事的重點在於,只要針對這五或六種特質,給予從一到十的評分,就能大略說明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而音樂心理學家們也發現,若想將這些人格特質對應到音樂品味上的話,將各類型音樂分成少數幾組會是可行的做法。在經過許多分析後,他們認為音樂類型可分為以下幾組:

 

沉思與複雜類(Reflective and Complex),如古典樂、爵士樂、民謠和藍調等。

激昂與叛逆類(Intense and Rebellious),如搖滾樂、另類音樂,還有重金屬樂。

樂觀與傳統類(Upbeat and Conventional),如流行樂、電影配樂、宗教音樂和鄉村樂。

活力與節奏類(Energetic and Rhythmic),如饒舌歌、靈魂樂以及電子音樂皆屬此類。

 

  那麼,哪種人喜愛哪些類型呢?

 

  熱愛「沉思與複雜類」樂曲的人,在「開放性」特質上的得分較高、不擅長運動、對文字敏銳,並在政治上有自由主義的傾向。「激昂與叛逆類」的樂迷們同樣在「開放性」特質上得到較高的分數,且文字技巧也同樣較好。不過,他們的運動細胞反而還不錯。而「樂觀與傳統類」音樂的愛好者在「外向性」、「親和力」和「謹慎性」三項特質上的得分較高、擅長運動,且政治傾向較為保守。至於那些熱衷「活力與節奏類」樂曲的派對動物們,則在「外向性」和「親和力」兩項特質上得分較高,並且偏向自由主義的政治立場。

 

  當然,這些只不過是一般通則,我絕對相信有不少右派運動員熱愛的是爵士樂,我們也都認識一兩個內向孤僻的流行樂迷。但這些由心理學家彼得‧瑞恩弗(Peter Rentfrow)和山姆‧高斯林(Sam Gosling)所發現的各種傾向,可是確實存在的。許多專家表示,這些分析相當清楚明確,即使你可能會質疑某些研究結果,但這些結論仍相當有價值,因為它們並非是根據假設或臆測而來,而是針對數千名美洲與歐洲聽眾所做的統計分析。在不同文化中或許也有類似的分類,但我們對此並不清楚。目前,這算是在西方音樂聆賞模式方面相當新穎的研究。

 

  這份研究還提出了另一項清楚明確的結論,指出這四大類組同一組中互有關聯的各類型,像是搖滾樂、另類音樂以及重金屬樂是一組;饒舌樂、靈魂樂和電子音樂是一組等,其實跟音樂品味的分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要是你喜愛藍調,那麼你很可能也會喜歡同一組的爵士、民謠和古典樂。

 

  既然音樂是可以分類的,就表示人格特質和音樂品味間的關聯,並不只是跟音樂本身有關而已。假設你只是很單純地挑了一首樂曲來聽,那麼你的音樂品味就跟該曲所屬的某種特定類型有關。但其實在每一種音樂類型中,即便只是一張專輯,裡面也包含了各式各樣的曲風。在我十七歲的時候,我們這群熱愛搖滾樂的人,都一致認為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的第四張專輯(也就是收錄了〈天堂之梯〉〔Stairway to Heaven〕這首歌的專輯),堪稱是重搖滾樂的顛峰之作。只是當我們綜觀整張專輯時,就會明顯發現,八首歌中其實只有四首半屬於重搖滾樂(heavy rock), 其中第三首以曼陀林呈現的〈永恆之戰〉(The Battle ofEvermore),應屬民謠搖滾風。至於那首著名的〈天堂之梯〉前半部,不但是以原聲敘事曲(acoustic ballad)的風格來呈現,而且還將兩支直笛的嘟嘟聲大膽融入其中!回想一九七一年當時,我和幾個友人可是經歷了一番心理上的焦慮和調適,才能逐漸接受直笛是種很酷的樂器,而不是一根木製可笑玩意的事實。

 

  關於青少年的焦慮,許多研究者發現,我們會對十七、八歲,還有二十出頭時所聽的音樂,產生強烈且忠實的情感。而每個年過三十的人都知道,年輕時對音樂的選擇,不只受到樂曲本身的影響而已。在你後青春期與成年初期,會經歷許多人生大事:你會初嘗獨立、初吻、第一次宿醉,以及各種第一次的滋味。因此,這是你人生中必須探索自己各種好惡的階段。心理學家莫里斯‧霍爾布魯克(Morris Holbrook) 和羅伯特‧辛德勒(RobertSchindler)認為,我們對於各種事物的偏好,從閱讀小說的類型到選購牙膏的種類,都會在青少年晚期或二十歲初期時定型。當然,這些偏好並非無中生有,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是為了跟一群死黨同聲連氣而做出選擇,但最終,我們會逐漸摸清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通常人們在剛成年時,會想得到友人的認同,或至少要能被接受,因此,凡事(衣著、音樂等)跟他們形成一致的喜好,就是讓人接受自己的一種做法。像是某個歌手或樂團若成為某種音樂類型的標竿,你和死黨們就會照單全收,不會因為某張專輯中某首曲子有直笛伴奏,就將它排除在此音樂類型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只有當別人都「不酷」時,你和死黨們才會覺得自己酷。一旦你們認為某個樂團很酷,就會希望只有自己才懂得欣賞,因而要是你最愛的樂團大受主流市場歡迎的話,就會受到莫大打擊。一份針對十三、四歲青少年的調查顯示,就音樂而言,男生要比女生更容易受到同伴間各種「酷」潮流的影響,但其實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會受同儕的影響。正如音樂記者卡爾‧威爾森(Carl Wilson)所說:

 

「除非我們坦承,很少有人真的能對酷的事物無動於衷,對自己是否夠酷不只是有點焦慮……這也不只是膚淺而已──不酷一點的話,可是會有實質影響的。比如認識異性的機會、職場升遷與受人敬重,甚至連基本的安全感都要靠它。」

 

  音樂「酷」與「不酷」之間的差異,在我們年紀漸長後,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但對許多青少年來說,卻是足以左右他們行為的大事。很多地方政府甚至會利用「不酷」的音樂,阻止青少年在購物中心這類他們不該出現的地方閒晃。這種俗稱「曼尼洛式」的做法,是從二○○六年雪梨市政府發現《巴瑞曼尼洛精選輯》(Berry Manilow’s Greatest Hits)竟能疏散一群群青少年的驚人效果開始的。

 

巴瑞曼尼洛是1970年代的當紅流行音樂歌手,獲得多次葛萊美獎,至今仍以高齡活躍樂壇。

 

  雖然大多數十九歲少年都深信自己和死黨所聽的,是有史以來最棒的音樂,但只要再花點時間想一想(大約十年後),就會明白這並非事實。因此,我們不妨探討幾個跟你的音樂品味有關的真相──不論哪種音樂都一樣。大多數人其實相當保守,每當我們聽到一首新歌時,首先做的便是將這首曲子分類。這首是班鳩琴演奏的鄉村樂嗎?七○年代的流行歌曲?古典樂?還是別種曲風呢?接著,要是這首曲子能被歸類到某種我們所欣賞的樂風,就會考慮是否要將它列入我們喜愛的歌單中。但倘若這首曲子並不屬於「嗯,我喜歡!」的類型,我們就不會特別注意它了。之後,除非我們願意試著聽聽各種音樂,否則我們加進歌單中類似的曲子就會愈來愈多,欣賞不同類型音樂的機會就變得少之又少。

 

  在你蒐集更多樂曲的同時,也形成了某種「這就是我會喜歡的那種歌」的模式或是原型。愈接近這個原型的樂曲,就愈容易被你接納。當然,你不會讓自己只有一種原型可選擇,而是會在自己偏好的類型(徐緩的/浪漫的、明快的/激昂的,等等)中,發展出一套涵蓋各種情緒的原型。你當然可以喜愛各種類型的音樂,這樣才能依照當時的心情或正在進行的事情,來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

 

  在選擇要聽什麼音樂時,我們(有意或無意地)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這首曲子能帶給我們多少刺激(此處的「刺激」指的是不會讓人昏昏欲睡)。人們通常會對複雜、大聲的快節奏樂曲感到刺激,而較簡單、緩慢和安靜的曲子則會讓人平靜。這裡說的「複雜」指的並非是心智上的挑戰,而是會讓人在聆聽時較為費神罷了。例如,快板鄉村樂雖然複雜,但卻很少有人會認為它深奧。

 

  心理學家弗拉基米爾‧科內基(Vladimir Konecni)和黛安‧薩金特—波洛克(DianneSargent-Pollock)在檢視了我們對音樂複雜度和刺激性的各種反應後,發現當人們想解決問題時,會比較想聽簡單的,而非複雜刺激的樂曲,還對此做出了相當合理的推論:他們認為人腦的運作有如電腦──要是在解決問題程式運作的背後,還跑著另一道複雜的程式,速度就會變慢了。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有時會選擇能將當下情緒放大的音樂,有時卻又相反。比方說:在你準備出門參加派對時,可能會挑首讓自己興奮的音樂來聽,好讓情緒逐漸升溫;相反地,當你剛從那場派對回來,正因意中人跟你要了電話而興奮不已時,大概就會想聽一些舒緩、放鬆的音樂,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

 

  過與不及的刺激,對我們的大腦都不好,且不管聽哪一種類型的音樂,大腦都得工作。因此,你如果正枯燥地開著車,播放複雜刺激的音樂就能避免讓你覺得太無聊,而且還能讓人保持警醒。但要是你得在繁忙的市中心駕車穿梭,大概就會將音量調小或乾脆關掉,又或改聽不那麼費神的音樂,因為不這樣做的話,你的大腦可能就無法同時處理複雜的音樂和紊亂的交通了。

 

  當我們不需要應付這類複雜的交通狀況時,就會抱以中庸的態度來面對樂曲中的複雜度。我們希望曲子不要太複雜,但也不要太單調(無聊),而要它剛剛好──這正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有關「初體驗」一首歌時的有趣觀點。

 

  第一次聽某首樂曲時,由於它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因此會感覺格外複雜。我們不知道樂曲中的下一組和弦或音符是什麼,同時我們的大腦也忙著分析發生了什麼事。倘若我們一聽就喜歡因而一聽再聽,就會開始熟悉這首曲子,並覺得不那麼複雜了。熟悉感會讓某首曲子無法跨越我們「過於單調」的門檻,而這正是某些原本好聽得不得了的暢銷單曲,在我們聽了不下二十遍後,突然就不想再聽的原因之一。但對於我們一開始覺得太複雜的曲子來說,卻可能發生相反的情況。在聽過數遍之後,複雜度隨之降低,這首曲子便可能會被我們歸入「正合我意」的類型中。這種事在我身上發生過好幾次,像是在同一張專輯中,有一首是一聽就喜歡,而另一首則較複雜,剛開始我為了聆聽那首好聽順耳的歌,就必須忍受另一首本來難以入耳的曲子。然後,在我逐漸熟悉了整張專輯後,我竟轉而喜歡那另一首曲子,因為原本好聽的歌開始變得有點無聊,而複雜的曲子卻愈來愈容易入耳,讓人愈聽愈享受。

 

  隨著年紀漸長,雖然我們仍保有年輕時的音樂喜好,但在品味上卻更為成熟。我們開始懂得從有趣的(而不只是美好的事物上)得到更多樂趣。而音樂那「過於單調」的門檻,就像大多數事物一樣,會隨著歷練增多而逐漸增高。成熟的品味不見得就等同於高層次,但被認為高層次的音樂類型,諸如古典樂和爵士樂等,在與流行樂相比下,通常能提供相當高層次的心智刺激,這也正是為何許多愛樂人,即便在三十歲前並不特別愛好這類音樂,但在進入熟齡階段後,也會逐漸受到這些音樂類型吸引的原因。

 

《好音樂的科學II:從古典旋律到搖滾詩篇──看美妙樂曲如何改寫思維、療癒人心》中文版書封。

 

  除了複雜和刺激的程度外,影響我們選擇音樂,或對他人選擇的音樂喜歡與否的另一項因素,則是正在播放的音樂是否符合當時的情境。我想我並不是唯一覺得〈結婚進行曲〉(Here Comes the Bride)是世上最無趣樂曲之一的人,但每當婚禮上響起這個旋律時,在場的所有人仍禁不住微笑頷首,因為它已成為每位新娘步上紅毯時必放的標準曲目。

 

  華格納在一八五○年為歌劇《羅安格林》(Lohengrin)譜寫這首平淡的送葬曲時,本該就此埋沒不見天日,但維多利亞女王的愛女,假設也叫做……維多利亞好了,卻挑選了這首曲子做為她結婚時的進行曲(也許這位公主並不指望婚姻生活會多有趣)。而她為走出教堂時所選擇的曲目,則是由孟德爾頌所譜寫的〈婚禮進行曲〉(Wedding March),此曲雖然較為明快活潑,但聽起來也還是比較像軍隊凱旋歸國時的奏樂,而非浪漫的樂章。然而,當時皇室不管做什麼事,都會立刻引領風潮,因而人人都開始在婚禮上演奏這首曲子。

 

  整件事就是這麼來的。但到了一九六一年,當肯特公爵迎娶凱瑟琳(Katharine Worsley)時,情況便大有改善(至少是走出教堂時演奏的那首),他們改用了法國作曲家維多(Charles-Marie Widor)那首歡樂的觸技曲。英國皇室從此就朝這個方向盡最大努力:一九七三年安妮公主和一九九九年愛德華王子的婚禮,就都選用了維多的觸技曲。

 

維多的Symphony 5觸技曲。

 

  那麼,我們其他人為何還要忍受那種好像六歲小兒用木琴寫出來的調子?為什麼每個週末從教堂裡傳出來的不是維多的觸技曲?為什麼〈結婚進行曲〉始終沒有被更美妙的樂章所取代?讓我來告訴你原因:這是一群懶惰的管風琴手的跨國陰謀!因為傳統的結婚進行曲很容易演奏,而維多的觸技曲則難得多。這也就是為何舉凡當內行的新娘想挑選維多的觸技曲時,樂手們就會找各種藉口推託,像是「樂譜在一九七四年就掉在暖氣後面找不到了」,或是「我很樂意演奏這一首,不過,您不覺得這首有點……俗嗎?」拜託,各位新娘們,堅持妳們的立場,為音樂盡點力好嗎?

 

 

書籍資訊

書名:《好音樂的科學II:從古典旋律到搖滾詩篇──看美妙樂曲如何改寫思維、療癒人心》 Why You Love Music: From Mozart to Metallica─ The Emotional Power of Beautiful Sounds

作者:約翰‧包威爾(John Powell)

出版:大寫

日期:2018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為什麼有些人分手之後還跟前任做朋友?

作為女人的南方──《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

鳶尾花根、麝香與炸藥:《花,如何改變世界?》

「現在連白痴都快樂不起來了」:《法國人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