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開、閉幕片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在說一個屬於這個島嶼的故事。前者處理兩代親緣,後者點出當今台灣社會面臨的許多問題。
《引爆點》的開頭便是吳慷仁所飾演的周建生法醫講課的場景,一絲不苟、相信科學以及憑證據說話,性格特徵一覽無遺,在同屬職人劇的《麻醉風暴》中,演技早已備受肯定,本次飾演的法醫與姚以緹飾演的檢察官更是本片欲探討的「正義」與「真相」的主要連動者。
本片點出了環境汙染、官商勾結、經濟與環保對抗、體制缺陷等問題。一位被認為是自焚抗議的漁民成了全村英雄,工廠也因而被勒令停工,即使本案疑點重重,但已經點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民眾不尋求其他的救濟手段?即使抗議是由縣長所帶動,一切也都關乎個人的政治利益,只有真正陷在其中的人才真心為這座漁港奮鬥。近年來台灣「似乎」步入一個更多元、民主的社會,但是與政府對抗的悲劇仍層出不窮,大埔張藥房便是一例,各地也成立不少自救會,不論因為何種議題,他們都面臨一個問題:現今的申訴、抗爭管道變多了,但是功效如何?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碼不斷重演,但多少人能成為打敗歌利亞的大衛?
再來則是政治人物的醜態,「換了位子換了腦袋」是句常見的諷刺話語,但我認為在不同的職業位階,本該有不同的處事方法,不該改變的應該是「初心」,但選後背棄誓言的多,使得人們只能緬懷那少數「從一而終」的民主前輩,片中的縣長演技之精湛讓人相信他是真的為民設想,最後的反轉是意外也不意外,只能讓人苦笑政治果然是一門表演藝術。適逢2018縣市首長選舉,「保證金」再度成為話題,當保證金成為人民參政的絆腳石,當一場選舉需要花費千萬甚至上億,對比公職人員的薪水,我們如何能期望政治人物的清廉,更別說握有公權力後與那些「富可敵國」的企業的黑箱與秘密交易或酬庸。
片中,經濟部迅速讓通聯石化復工,我認為如果此時可以再讓其他相關單位一起出面說明,可以讓劇情強度再更提升,因為台灣的政治現況就是許多部門、局處似乎都成為經濟部的附庸,勞動部的發言仿若企業代言人,環保局的發言仿若工廠代言人,整個國家體系右傾得嚴重。
而法醫與檢察官兩邊則都面臨了體制困境。兩人都分別被前輩指責「不要破壞體制」、「不要惹麻煩」等等。體制之所以穩固是因為它來自於前人所打下的基礎,而這些「前人」今日已成為體制內的獲益者及上位者,日復一日,違抗體制的人可能必須離開或永遠在底層,體制使終難以撼動,積案壓力、社會秩序維護等等常使得多少熱血因而冷卻。
「真相」可能可以達到正義,追求真相的過程卻可能「不正義」,如何取捨常成為共事夥伴的爭執點,片中周法醫與金檢察官便是因此而分開,無法想像如何在這個混亂世界教育、保護自己孩子的她,選擇在他出生前扼殺他,說明了現今社會許多父母對外在環境的恐慌。兩人之間的感情戲碼也十分感人,當彼此追求的正是撕裂他們的元素,有人被放棄,有人不知所措,有人為此而死,有人接續使命。
片尾,工廠的廢氣仍然飄在空中久久不散,居民的正義實現了沒我們並不知道,真相是不是真的幫助了正義的實現我們也無法得知,本片將臺灣面臨的問題毫不留情的揭開,引爆了這個社會的以無數代價換來的平和,也許更希望引爆人們心中潛藏的正義之心。
電影資訊
《引爆點》-莊景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