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目擊》:你旁觀了誰的痛苦?

《致命目擊》劇照。

 

  「起初他們(德國納粹)追殺共產主義者,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最後,他們奔向我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這段德國牧師馬丁‧尼穆勒的名言,也許可為本片下註解,但卻也不完全符合。

 

  《致命目擊》敘述一位上班族韓尚勳某天半夜應酬回家後,在自家陽台無意目睹了殺人事件,甚至與兇手對到了眼。因為害怕被滅口和報復,他逃避警察的盤查,卻發現身邊的人以及其他目擊者遭遇的危險越來越大。

 

  本片雖改編自引申出社會心理學上「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現象的美國「吉諾維斯凶殺案」,但被兇手看見目擊者長相的設定卻使得我們對他的批判無法毫不猶豫的拖出,也大大增加了電影的緊張與驚悚度。

 

《致命目擊》劇照。

 

  片中我們無法批判韓尚勳的做法與他的道德勇氣,因為他不過就是一個想要保護妻女的普通父親、普通丈夫。然而他所受的煎熬與糾結卻與整個公寓社區的冷漠形成對比。案發隔天住戶們就收到了拒絕媒體與拒絕協助警方的同意書,因為他們在意的只有發生這樣的事件影響到房價怎麼辦,於是還是低調些吧。然而就是這樣的姑息與逃避心態,使得悲劇不斷發生。

 

  冷漠才是悲劇的元兇,這是本片欲傳達的中心思想,但它所造成的傷害卻是在那少數的人身上,甚至是因無意目擊了兇案而生活在恐懼中的人身上,整個社區的漠視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改變。

 

  片中韓尚勳的妻子本也是選擇漠視的其中一個人,但她卻在一位男人在尋找他失蹤的妻子時伸出援手,「如果有一天我失蹤了,我的丈夫因為怕房價下跌而什麼都不做,我會很難過吧。」,即使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她突然改變了態度,但這的確點出了整件事情的癥結。

 

  也許是本片中少數正向的片段,韓尚勳與兇手扭打時被土石流沖下,隔天醒來時,身邊多了幾具骨骸,而被泥沙掩蓋的他睜開雙眼,像大地睜開眼睛一般,眨呀眨的,這樣的畫面配置令人異常屏息,像是終於有什麼事情被揭開了。

 

《致命目擊》劇照。

 

  再回到前文所提到的「吉諾維斯凶殺案」。這是發生於1964年Kitty Genovese被謀殺的事件,《紐約時報》當年調查報導指稱,全案過程超過半小時,共有38人目擊慘劇,卻沒有人協助受害者或報警。這件事情使得紐約被冷血的面紗所覆蓋,也成為這個城市的羞恥過去,甚至出現《Thirty-Eight Witnesses: The Kitty Genovese Case 》一書;但近年來,Kitty Genovese的弟弟Bill Genovese參與製作了一部紀錄片《The Witness》(與《致命目擊》英文片名相同),把它當成療傷的過程。在10多年前就有報導證實Kitty Genovese被殺當時,多數鄰居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有些人給予幫助,《紐約時報》不只過於誇大也使得世人對紐約的誤會持續了很久。

 

  Bill Genovese最初的問題是:「真的有38名目擊者嗎?」,「現在知道這個敘述是錯誤的,大多數人都是目擊者而不是目擊證人,他們沒有意識到謀殺正在發生。」該片導演認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錯誤報導且被堅信是因為同年也發生了美國總統甘迺迪被刺殺的事件,而《Thirty-Eight Witnesses: The Kitty Genovese Case》的作者深受納粹大屠殺的影響,他深思的是旁觀察的本性以及沉默,而非他們的表現。這樣的思考對於吉諾維斯凶殺案有多少影響和了解,是個有意思的問題。Bill Genovese和導演認為紐約時報的錯誤報導塑造了這個時代的集體記憶。片中並非聚焦於凶殺案,也提到Kitty Genovese的生活,因為他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平反某些小報當年關於她的不實報導,也希望人們對於其他的事件更加關注,例如敘利亞的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等等,因為在這些事件中,我們也像個旁觀者。

 

  《致命目擊》的結尾,韓尚勳一家人決定搬離這個社區,那天晚上他站在當時兇案發生的位子,面對社區大喊救命,明明燈火仍亮著,卻無人回應,那一瞬間,他是感受到刺骨的寒了。

 

 

電影資訊

《致命目擊》(목격자)-曹圭章,2018

你可能會喜歡

以血醃漬瘡疤:《引爆點》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戰火浮生波麗露:《交響狂人》

《噩夢現形記》:對於當代德國與納粹歷史之隱喻

真實事件與不真實的死亡,旁觀他人之痛苦:《死亡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