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拍電影?那就拍電腦吧:《Profile》與《人肉搜索》

導演提默貝克曼比托夫以《Profile》獲得2018柏林影展電影大觀觀眾票選獎。 

 

  先說結論:《Profile》比《人肉搜索》精彩。

 

  一如近期引起話題的《人肉搜索》,《Profile》的形式與內容都極具創意。《Profile》大膽地把電腦螢幕搬上電影銀幕,以螢幕錄影與視訊鏡頭取代傳統的攝影機,使得觀眾坐在戲院的兩個小時就像坐在電腦桌前。《Profile》的劇情也涉及族裔的議題。本片的劇本改編自前些年的真實事件:為了調查歐洲女孩如何成為伊斯蘭國的聖戰士新娘,英國記者Amy在網路上假扮成一名穆斯林,並且順利釣出敘利亞的聖戰士Bilel;隨著兩人的交往不斷深入,Amy卻漸漸對Bilel萌生了戀愛的情愫,扮裝的遊戲眼看就要弄假成真……

 

  猛一看可能會以為《Profile》跟《人肉搜索》兩部片不幸撞衫了(不過再說一次:《Proflie》更精彩),但兩者其實出自同一家製片公司Bazelevs Company。事實上,《人肉搜索》的創意正是來自《Profile》的導演──提默.貝克曼比托夫(Timur Bekmambetov)。

 

  還記得那部子彈會轉彎的《刺客聯盟》嗎?還有美國總統大戰吸血鬼的《林肯:吸血鬼獵人》?那些商業奇作都是貝克曼比托夫的手筆。

 

  貝克曼托夫曾經是好萊塢的特效玩家,近年來卻轉型為體制外的創作者,一手創辦了自己的製片公司Bazelevs Company。自立門戶以後,貝克曼托夫在2014年交出了第一部以電腦畫面為主體的作品《Unfriended》,近期更找上年輕的阿尼.許夏干提(Aneesh Chaganty)合作拍出《人肉搜索》;再加上貝克曼托夫自己執導的《Profile》,貝克曼托夫顯然有意探索電影銀幕與電腦螢幕之間的可能性。

 

  當然,還有獨立創作的可能性。從大手筆的電腦特效到小成本的電腦視窗,貝克曼托夫省下了可觀的製作費用,卻開發了全新的拍攝技術。更少的成本,更多的創意──魚與熊掌確實是可以兼得的。我們也會想起最近熱門的《一屍到底》,甚至是電影史上那些被貧窮環境給逼出來的新浪潮。

 

現代生活中大量充斥的視窗螢幕和爆量資訊,結合極具爭議性的伊斯蘭信仰,密密交織成一則虛實難辨的網路寓言。

 

  值得注意的是,貝克曼托夫的企圖似乎不是用過即扔的速食創意,而是一種「永續經營」。如果只是想要玩玩噱頭,那麼拍個一、兩部也就夠了;但貝克曼托夫接連拍了幾部不說,還找來年輕作者一起下海來玩。看起來,貝克曼托夫有意開發這種新穎的媒介,嘗試帶起一股或大或小的浪潮。

 

  如果說電腦螢幕錄影帶來了電影技術的革新,未免有點小題大作──但我們不妨一試。

 

  譬如「長鏡頭」與「蒙太奇」。粗略地說,我們可以把電影美學分為兩大派別:法國評論家巴贊所提倡的長鏡頭,以及蘇聯大師愛森斯坦所開創的蒙太奇。前者則希望透過單一、連續的鏡頭營造寫實的時空,其極端就是所謂的「一鏡到底」;後者主張以不同影像的組合創造出全新的效果,傾向於大量、快速的影像剪接。發展至今,長鏡頭往往受到藝術導演的青睞(台灣的侯導、蔡導),而蒙太奇漸漸被視為商業社會的同謀(那些眼花撩亂的MTV)。

 

  然而,這種傳統的二分法在電腦屏幕上變得不再明確。我們看到,《Profile》首先是一鏡到底的電影,從來沒有打斷過電腦螢幕的錄影;片中,切換場景只需要拉出新視窗,而切換日期則是打開全新的錄影檔案(譬如打開「Day 6」的螢幕錄影檔案)。可是,我們不能據此宣稱《Profile》採取了長鏡頭的美學,因為影像組合的蒙太奇在片中也是屢屢發生。一如我們平常使用電腦的習慣,片中主角也喜歡打開一卡車的程式(Skype、Chrome、資料夾……),而網路瀏覽器更是非得開出一大堆分頁不可(Youtube、Mail、Google……)。當主角不斷在各個視窗之間切換,影像拼貼的蒙太奇效果也就油然而生。

 

  如此,《Profile》打破了長鏡頭/蒙太奇的二分法,連帶動搖了寫實/想像、藝術電影/商業電影、歐洲片/好萊塢……諸如此類的美學預設。也難怪《Profile》在柏林影展會拿到觀眾票選獎;《Profile》確實可以說是「兩面討好」,既具有藝術精神,也富含娛樂效果。

 

  就電影場景而言,前景與背景的區別也變得不再有效。我們隨時可以翻轉前景與背景之間的關係──如果這意味著點一下滑鼠,把壓在下層的視窗叫到上層。進一步地說,《Profile》更能夠把電影裡的「背景音樂」翻轉為「前景音樂」。這是片中最好的設計之一:每當電影情節進展到悲傷的情緒,主角就會打開iTunes播一首悲傷的抒情歌,完全就是自帶BGM效果。在電腦螢幕上,這種「自帶BGM」的舉動被推到了前景,以致主角的悲傷情緒成為了一種造作的表演。更有時候觀眾好不容易入戲,跟著這種「前景音樂」進入了情緒,但音樂卻忽然被跳出來的訊息給打斷。於是,這種「跳tone」的訊息便名副其實地令觀眾跳出音樂的情緒,打斷了電影配樂的渲染效果;而電影也利用這個巧妙的技巧達到情緒的轉折。如此,電影的許多要素便從暗中操作的背景走向實際演出的前景,打開了更多戲耍的可能。

 

  最後,科技的進步不僅改變了電影藝術的傳統手法,更挑戰了電影工業的陋習。

 

 

  雖說科技的進步在電影裡帶來了族群的恐慌,《Profile》採用的電腦技術倒是解決了美國電影工業的族裔問題。如果好萊塢的鎂光燈往往聚焦在白人身上,那麼電腦螢幕的視訊鏡頭則是落實了各個族群的民主。無獨有偶,《Profile》與《人肉搜索》的主要人物都是「白人世界裡的有色人種」,而兩部片的導演也都算是美國移民族群(許夏干提是移民第二代)。此外,《人肉搜索》的劇本明明跟族裔問題沒有必然的關係(白人來演也沒差),但導演還是堅持找亞裔演員來擔當主角;也就是說,創作者是有意識地利用這項民主的技術。在白刷刷的好萊塢舞台之外,電腦的視窗無異於一扇敞開的窗口,歡迎各色族群走到鏡頭前。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趕快關掉你眼前的手機、電腦螢幕,走進戲院看電影吧!

 

 

電影資訊

Profile》-Timur Bekmambetov,2018

金馬國際影展

你可能會喜歡

【青少年評論文學獎】黃茵:電影評審意見

當我們談論英雄時,我們談論什麼:《蜘蛛人》(2002)

2018金馬影展‧奈派克獎9部入圍作品簡評

《親愛的莎瑪》:對不起,在這個破碎的國家裡生下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