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喬.希爾我只有一件事情要講,他是史蒂芬金的兒子。《龍麟焰火》是他第四部小說,不僅暢銷,也得到軌跡獎年度最佳驚悚恐怖小說首獎。這部作品描繪世界因為一種會導致人體自燃的真菌而走向末日,感染者身上浮現龍麟紋身一般的花紋,稱為「龍麟癬」。
這種疾病可怕之處,其實不在於最後將全身著火而死,那只是短短幾分鐘的事情;而是旁觀的人無法知道何時帶原者會燃燒起來,那種懸宕的恐怖感讓社會崩壞了。喬.希爾在小說中明白寫道,這就像是雙子星大樓倒下的前夕,在著火的大樓上,許多人知道自己已經無處可逃,而選擇從高樓上縱身而落。那些緩慢墜落的身影,透過電視轉播永遠地刻印在美國人腦海中。「就像是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個小小的九一一,每天都在重新發生一樣」。
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火與煙,濃縮封緘進《龍麟焰火》中,把整個國家的悲劇,細碎的拆進每一個人的生命裡。一個一個政客、名人在世人眼前化為焰火與濃煙,疾病傳染得太快,社會體制急速崩解,美國彷彿被「反拓荒」一般,從文明國家倒退回西部屯墾時期。一名年輕護士哈珀出入醫院救死扶傷,不幸遭到感染。然而最糟的卻不是她得了會自燃的「絕症」,而是從那之後身邊所有親密的人都背叛了她。在此同時,哈珀發覺自己懷孕了,在孩子出生之前,她必須活下來,但該怎麼做?
喬.希爾的文筆有一種顯而易見的優點,他筆下所有的場景幾乎都可以毫不費力的轉換成美劇場景。這是一本非常有畫面的小說,充滿了聲音、顏色、觸感跟氣味,甚至就連槍擊場面都能讓人感覺到子彈颼颼擊發的速度。與此相較,人物的對話、思考跟情緒,反而沒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場景那麼有說服力。女主人公哈珀是個非常討喜的角色,她被設定成天性務實而善良,拒絕太過艱深的思考,透過她的眼睛,讀者能感覺到想要活下去的生命意志。而她的名字,則在書中直接點名了是致敬《梅岡城故事》的作者哈珀‧李。喬.希爾把所有美國人在世界末日之時還想保留的善良特質,留給了挺著孕肚出生入死的戰士哈珀。
哈珀在生病流浪尋找歸屬的過程中,遇見了一個打扮成消防員的英國男子,他名叫路克伍,但書中更常稱呼他為「消防員」(Fireman),而這正是《龍麟焰火》英文原書名。「消防員」將哈珀帶到暫時可以安身的棲所,一群受感染者構成的自助家園,但自己卻不加入這群人之中。消防員似乎懷有一段悲哀的過去,這成了哈珀接下來必須解開的謎題。
《龍麟焰火》中對於人在極度壓力跟封閉環境之下的行為描寫,讓人聯想到史蒂芬金的作品《穹頂之下》。《龍麟焰火》中,封閉環境是來自於染病者遭到武裝民兵追殺,不得不限縮自己的生存空間,苟延殘喘小心翼翼的生活與覓食。《穹頂之下》則是真的從天而降一道物理限制,把小鎮居民與偶然到訪的陌生人框限在一個巨大圓球的範圍之內。
這兩部作品中都有相當出色的青少年角色,以及質樸勇敢的女主角與作為正義夥伴的男主角。而同樣的,這兩部作品其實都說明了同一件事情──當世界變得瘋狂的時候,最大的敵人不是真菌或者穹頂這種莫名加諸於人身上的外來事物,而是那些平常看起來人畜無害,卻在災難發生時馬上成為加害者,自以為替天行道的人類。
《龍麟焰火》中,染病者比起抵抗致命真菌,花了更多時間在抵抗逞兇的人類暴民。理性上看來,當世界快被瘟疫吞噬,正常人應該做的是研究傳染途徑,隔離病患,並且合理分配資源,絕對不是放火燒掉醫院,拿上一把長槍四處獵巫。但是當疾病傳播快到一種極端之後,人類面對生命威脅,就陷入了自己最壞的一面。
《衛報》詹姆斯‧史密士對《龍麟焰火》的評價,是喬.希爾終於證明自己可以被視為獨立於父親之外的作家,並評論這不是一本恐怖小說,而是一本社會小說。但《紐約時報》的珍娜‧梅絲琳則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喬.希爾在後記中說自己瞞了經紀人十年才被拆穿是史蒂芬金兒子這種說法真的很可笑,而懷孕到處跑的女主角則是光明到不可思議的完美母親角色,不過梅絲琳倒是肯定《龍麟焰火》至少沒有像是史蒂芬金那樣,老是創造出流於卡通化、超級英雄化的角色,而聰明的讓消防員自我認同為「搖滾巨星」。
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或許跟評論者的性別也有關係。《龍麟焰火》是一部相當適合翻拍成影劇的原著作品,它的靈感顯然是轉化了美國社會經歷九一一之後的矛盾衝突與集體創傷,以難以控制的火作為隱喻,描寫追尋生命、或者放棄生命的種種面向。儘管有一些橋段真的沒有必要(譬如浪費篇幅奉承J.K.羅琳,說她為了保護帶原者而殉難),但仍然是一部具有指標性質的類型文學佳作。
書籍資訊
書名:《龍鱗焰火》 The Fireman
作者: 喬.希爾(Joe Hill)
出版:奇幻基地
日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