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天,蒙古樂團「THE HU」將刺耳的重金屬音樂結合蒙古傳統的喉音唱腔在YouTube上傳了兩首歌曲,短短不到半年便引來超過一千萬瀏覽量,世界各地的樂迷紛紛發表評論::「看完這個讓我好想騎馬拿弓射箭。」、「聽起來像西元前1000年以前的蒙古搖滾。」
儘管THE HU創作的音樂似乎很新潮,但它們卻是源於幾十年前蒙古從蘇聯衛星國轉型為民主國家時開始的傳統。芝加哥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生塔利亞‧斯托克斯(Thalea Stokes)解釋說,在八O年代末和九O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和西方文化大量湧入,蒙古音樂家選擇在保留蒙古傳統文化的同時適應新文化的影響。
蒙古音樂人直到今日仍是如此。斯托克斯在內蒙古研究蒙古嘻哈,她發現嘻哈音樂也有類似的背景。根據斯托克斯的研究表明,儘管嘻哈音樂是相對新的外來音樂,但蒙古人很快就適應了它,並且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大膽舞蹈」與社會和政治批判連結。斯托克斯:「蒙古人不只是把西方音樂複製貼上,而是從中汲取元素。」他們運用外來的音樂元素創作自己的音樂。她繼續說:「所以,這不是蒙古人彈奏搖滾樂,而是『蒙古搖滾』。」
蒙古搖滾運用了像馬頭琴(morin khuur)、口簧琴(tumur khuur)和二弦琴(tovshuur,又被稱為蒙古吉他)等傳統樂器,伴隨著重重的敲擊鼓聲。他們還使用喉音唱腔像重金屬樂手那樣來回擺頭,不禁讓人想起許多八O年代的傳奇重金屬樂團。研究蒙古民族音樂的學者相信「THE HU」之所以受外界歡迎是因為它融合了現代與歷史,以及東方與西方的元素。
「THE HU」更喜歡把自己的音樂類型稱為「匈奴搖滾」(hunnu rock)。這支樂團花了七年時間製作首張專輯,預計於今年春天發行。52歲的製作人兼詞曲創作者「Dashka」(本名B. Dashdondog)提到,專輯概念是盡可能地尋找、研究和融合蒙古的音樂文化,使其成為一種獨特的搖滾風格。
蒙古人的音樂文化與遊牧生活息息相關。馬頭琴外形酷似馬由兩根弦組成,包括馬頭雕刻,以及馬毛製成的琴弦和琴弓,它能發出類似小提琴的聲音和模仿一群馬的聲音。喉音唱腔則與中亞遊牧民族有關,歌手在發出一系列高音的同時,產生連續的低鳴聲。
不僅是樂器融入傳統元素而已,樂團的第一首歌曲〈Yuve Yuve Yu〉還在歌詞提及成吉思汗,包括他如何把各部族團結起來的故事。這支MV的畫面以團員在室內玩電動遊戲、看電視和滑手機揭開序幕,接著樂團四名成員打開了一扇門,分別踏進不同的自然環境:懸崖、沙漠、森林和湖泊。29歲的主唱「Gala」(本名TS. Galbadrakh)解釋說:「我們希望透過歌詞和影像傳達一種概念,即人們需要關心大自然、以及自己的歷史與文化。」
威斯康辛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生基普‧哈欽斯(Kip Hutchins)提到,關於忘記祖先的詞句幾乎與八O年代末蒙古轉型為民主國家時期的聲音一模一樣。那時,搖滾樂作為一種政治抗議形式開始在蒙古流行起來。不久後,蒙古人便陸續組建民謠搖滾和民謠爵士樂團。
「THE HU」的四名團員皆在蒙古國立音樂學院學習彈奏蒙古傳統樂器,他們之中年紀最大的是「Jaya」(本名G. Nyamjantsan),35歲的他目前仍在音樂學院裡教書;28歲的「Temka」(本名N. Temuulen)負責彈奏二弦琴;第四名成員是喉音歌手與馬頭琴手「Enkush」(本名B. Enkhsaikhan)。Temka透過翻譯說:「當我們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們試著從精神上傳達蒙古音樂的美好。我們認為我們能透過音樂與每個人的靈魂對話,但沒想到這麼快就引來那麼多人注意。」
樂團不太確定自己怎麼突然爆紅,但哈欽斯認為像「THE HU」這類型樂團的吸引力一部份在於:蒙古的故事從很久以前就流傳在西方世界,遊牧主義與馬背文化被世人浪漫化,而強調自由和英雄人物的也吸引典型的男性重金屬樂迷。哈欽斯說:「蒙古具有異國情調,它既是一個族群也是一種文化,同時還是亞洲與歐洲的一部分。」
「THE HU」並不是最近唯一一支吸引國際目光的蒙古樂團。其他像民謠搖滾樂團「Altan Urag」的音樂也曾在2007年電影《鐵木真:開天闢地》(Mongol)和Netflix影集《馬可‧波羅》(Marco Polo)中出現。
參考報導:N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