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一場世界戰爭:《他們不再老去》

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百年,1914年至1918年的真實片段,首次公開並將黑白畫面轉為色彩。 

  去年台北電影節放映了蘇聯導演的《見證》數位修復版,片中導演為力求真實,使用真的手榴彈,並為了讓人更深刻感受到戰場上的殘酷與血腥,全片都是以彩色呈現。儘管《見證》是部演員出演的電影,但已足夠令人不適;去年適逢一次大戰結束百年,導演彼得傑克森將一戰珍貴的真實影像與紀錄史料還原,並重新上色、配音,《他們不再老去》讓那些已經死去的人們,走到百年後的人們面前,訴說他們的故事。

 

  如同上課時看著投影幕播出的畫面,這次畫面延展開來,片中的人們直直的瞅著鏡頭,他們將開始分享他們的生活,給如今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戰爭的殘酷是難以想像的,而它特有的魔性與瘋狂更是無法如身在其中的人們般切身感受。片中的少年謊報自己的年齡只為從軍,為著他們所不知道的緣由奮鬥,他們要打倒德國人,那恨意與獸性彷彿與生俱來,族群是最好分辨敵我的特徵,而英國人們甚至不知為什麼捲入這場由巴爾幹半島開啟的戰事,這可以簡單的說是斯拉夫人與日耳曼人的戰爭,而英國人呢?他們不屬於這二個族群其中之一,但他們捲入了戰事。

 

  一戰彷彿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看著那些冷冰的死傷人數無法有多少體悟,更諷刺的是,在統計數字上,必須超過一定人數才被定義為戰爭,其餘的只能被定義為「衝突」,即便我們認為任何一個人的生命都無可取代、獨一無二,但他們的名字甚至不曾被記載。

 

超過3500萬以上的人在這場人類第一次的大型軍事衝突中死傷。

 

  鮮血、裸露的器官、斷肢才是戰場上最「盛產」的東西,而不是勝利。這些少年們興沖沖的入伍了,他們即將光宗耀祖,他們會凱旋歸來,是的,至少他們這麼認為,而本片就在他們上到前線後,轉為彩色。我們用雙眼體驗他們的生活,那必須分食的麵包、壕溝內的休息處,露天的廁所,以及遠方轟隆隆的炮響。等待是難熬的,不知道自己將邁向何方,卻早已被炮聲炸亂了心神,外在的紛亂加速這些少年內心的崩解,終於他們往前衝去,有的在未取得對方首級前喪生,有的被迫踩著同伴的屍體前進,有的成功前進敵營,生平第一次殺了人。他們第一次見到德軍,卻發現其實他們沒那麼壞。那麼這仿若與生俱來的敵意究竟來自哪裡?宣傳、愛國主義、還是潛藏的動物性?我們沒有答案,他們也沒有,而他們也不會後悔參與戰爭,即使它慘無人道,因為這個決定是年少的他們所能作出最好的,甚至是必須的決定。

 

  他們不知道戰爭何時結束,戰事從他們預期的一年半載變成持續了幾年,直到戰爭結束他們甚至不知道今日是何年何月。情況與他們想的不同,人們沒有經歷過煉獄,便不知他們的傷痛,他們被社會排斥,他們想反駁那些關於戰事錯誤的資訊,身為參與過戰爭的人卻失了話語權,他們失去價值,被棄置一旁。

 

經歷過這場歷史的人們,不再只是活在沉默的黑白世界。

 

  一戰與二戰改變了人類歷史,更是整個時代的傷痛,不了解戰爭,就無法了解二十世紀,冷戰體系都是二戰的遺緒。二戰的傷亡雖比一戰更多,但一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卻更大,那是人類自科學革命與理性啟蒙以來,首次受到反撲。毒氣、坦克、飛機等都是社會發展極致的產物,卻將世界破壞殆盡。更諷刺的是它將人性的殘酷再度推高,士兵厭惡那些沒上過戰場卻高談闊論的人,並成為極右派的溫床。另一方面,受到戰爭的震撼,反戰氣氛甚囂塵上,卻意外的促成二戰,避免戰爭而選擇姑息政策,卻使得希特勒幾乎席捲全歐。

 

  這樣的全面戰爭如何衝擊人類?王室與政治的衝突擴大至人民的戰爭,將對手妖魔化,士兵們卻在見到對方時才發現彼此有些同病相憐,戰爭影響了人們的經濟生活,物資、勞力瘋狂的投向戰場,近乎魔性。那些人們真正活過,並在這場戰爭裡永遠年輕,戰場上的趣事包裹的是破碎的靈魂與疲憊的身軀,再多世界和平的呼喊,比不上一窺那殘酷的過去。

 

 

 

電影資訊

他們不再老去》(They Shall Not Grow Old)-Peter Jackson,2019[台灣]

 

你可能會喜歡

隨波輾轉的真實:《池畔風暴》

《羅馬假期》:二十世紀的浪漫復興

在紐約1美元的食物,在蘇丹要320美元

《金甲部隊》:是你嗎,約翰韋恩?這是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