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躲過白色恐怖,但他們的恐懼卻以生物學的方式遺傳給你?「個體經歷可能改變其後代的細胞與行為」的假設在20年前或許會被嘲笑,但在今天已被廣泛接受。老鼠實驗初步證實,父母所受的情感創傷,會以生物學的方式遺傳給下一代。
位於巴基斯坦木爾坦、拉哈爾和伊斯蘭馬巴德的孤兒院為孤兒提供住所、醫療服務和送他們到當地學校受教育,盡可能給予「最良好的援助」,但蘇黎世大學神經科學家阿里‧賈維德(Ali Jawaid)表示:「儘管如此,這些孩子的症狀(包括焦慮和憂鬱)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很類似。」
除了這些心理負擔,賈維德還想釐清童年經歷所造成的潛在影響,他與孤兒院合作展開研究,探究一種令人擔憂的可能性:與父母分離造成的情感創傷可能引起微妙的生理變化,而這些變化持續非常久,甚至將創傷遺傳給後代。
「個體經歷可能改變其後代的細胞與行為」的假設在20年前或許會被嘲笑,但在今天已被廣泛接受。科學家已經從動物身上發現,在壓力、寒冷或高脂肪飲食的極端環境會導致後代引起代謝變化。而對於經歷過創傷的人類(例如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所進行的小規模研究表明,其孩子在生理和健康方面也產生微妙的變化。
這些影響非常深遠,如果個人經歷會對孩子及後代造成影響,那或許就更有理由抵制菸害,乃至拆散家庭的移民政策。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邁克‧斯金納(Michael Skinner)說:「這真的很嚇人,祖父母所接觸的東西會影響後代的患病風險,而我們今天的所做所為、以為早已消失的傷害也正在影響後代。」
斯金納自己對動物的研究表明,表觀基因組(一系列影響基因表達的生物因素)的變化會代代遺傳。如果創傷能誘發人類的表觀基因變化,那這種變化就可以作為生物標誌物,幫助鑑別那些面臨更大精神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風險的個體,並作為逆轉這種影響的干預措施目標。
對人類的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出類似模式,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荷蘭「飢餓的冬季」。這場饑荒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個月席捲了荷蘭。在糧食短缺期間懷孕的婦女孩子,比其他剛出生的同齡人死得更早,罹患肥胖症、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的機率也更高。對其他群體的研究顯示,經歷過極度飢餓的父母的孩子——即使是在子宮裡——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更高。去年的一項歷史研究顯示(對社會經濟地位和產婦健康進行控制後),南北戰爭時期曾淪為戰俘的退伍軍人的後代,比其他退伍軍人的後代死得更早。
但是,要證明與身體壓力不同的情感創傷會遺傳給後代是一項艱鉅挑戰,該領域的一些專家也擔心過早定論「創傷導致可遺傳的變化」會造成不良後果,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家約翰內斯‧博哈切克(Johannes Bohacek)說:「困難的點在於如何分辨哪些是社會遺傳,而哪些不是。這在人類身上還沒有定論。」
為了找出這些影響,賈維德正在蒐集巴基斯坦孤兒院院童,以及其他與父母同住的同學的血液和唾液樣本。烏茲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實驗室的研究員伊莎貝爾‧曼蘇(Isabelle Mansuy)也希望探究失去親人與被迫分離的創傷是否會在細胞上留下可識別的痕跡,但要真正證明這些影響必須進行多年的追蹤研究,至少得等到他們有自己的孩子。因此,曼蘇把研究目標轉向了實驗鼠。
曼蘇從2001年開始設計一種干預手段,還原童年創傷的某些方面。她以不可預期的時間間隔將老鼠媽媽與幼鼠分開,並把老鼠媽媽關在試管內或扔進水裡讓牠們經歷心理壓力,進一步干擾其養育過程。當老鼠媽媽回到籠子裡和幼鼠在一起時,牠們變得躁動心煩意亂經常忽略幼鼠,加重了後代的分離創傷。
結果不出所料,經歷心理壓力的老鼠媽媽的孩子在成年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但更驚訝的是,這種行為變化在往後幾代身上依然存在。起初,她認為這可能是幼鼠自身行為的結果:由於糟糕的母親造成幼鼠童年受創,進而對下一代複製了自己的童年經歷(被忽視)。因此,牠們可能只是在傳遞一種行為模式。
為了排除這種可能性,曼蘇挑出雄鼠研究,將受過創傷的雄鼠與沒有受過創傷的雌鼠繁衍後代,然後將雄鼠從籠子裡移走,防止牠們的行為影響後代。她在實驗室裡反覆進行這個,有些已經到了第六代,她說:「這種影響很快就會出現,我們可以看到(後代身上)出現的症狀,與那些童年受創的動物類似。」經歷創傷的雄鼠後代表現出更多冒險的行為,例如探索危險的區域;當他們掉到水裡時,他們更容易「放棄求生」,比對照組的幼鼠更快停止游泳,這是幼鼠憂鬱症狀的一項指標。
其他科學家也開發出概念與曼蘇相似的模型,例如改變雄鼠的飲食或讓牠們接觸尼古丁,並追蹤幾代老鼠的新陳代謝和行為變化。麥吉爾大學的表觀遺傳學研究員邁克‧明尼(Michael Meaney)說:「如果你問『父母的經歷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嗎?』答案是肯定的,曼蘇等人的研究顯示出父母的經歷是會傳遞給後代,但問題是如何傳遞。」
馬里蘭大學表觀遺傳學家崔西‧貝爾(Tracy Bale)發現的證據表明,壓力會影響精子中的sncRNA,而這種影響也會傳遞給後代。曼蘇在實驗鼠身上也觀察到類似的RNA變化。儘管在老鼠實驗中確定原因(以RNA形式改變)和結果(以行為和生理形式改變),但其他謎題(特別在人類身上)仍難以解答,貝爾說:「在過去五年中,這個領域取得不錯的進展。但我們仍不清楚在人類身上會如何,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可控的環境。」
老鼠永遠不可能完美地複製人類的痛苦,曼蘇指出:「最好的研究方法是選擇一群與實驗模型經歷類似情況的人。」這也是他們跟巴基斯坦孤兒院合作的原因,這些孤兒的童年創傷經歷與曼蘇實驗室裡的幼鼠有相似之處,包括毫無預警與母親分離。
初期的研究成果很有前景,賈維德說:「現階段的研究結果與老鼠模型很相似。」曼蘇和賈維德記錄了孤兒們血液與唾液的脂肪酸變化,這些變化與受創傷的老鼠類似。曼蘇指出,相似的生物標誌物的存在表明在幼鼠和兒童創傷後,也存在類似的影響。”
2016年,曼蘇發表的證據指出,在豐富充足環境長大的創傷老鼠,並沒有把創傷症狀傳遞給後代。曼蘇的實驗室正在進行一項延伸研究,從有限的資料表明,生活體驗也許能治癒創傷對分子層面造成的傷害,意味著負面環境影響或許是可逆的,曼蘇說:「在正確的時間點,豐富的環境最後能幫助修正一些因創傷引起的變化。」
儘管老鼠實驗已經初步證實,父母所受的情感創傷,會以生物學的方式遺傳給下一代。但曼蘇在公開演講和訪談仍然很謹慎,認為還有很多研究必須進行,她說:「我不認為這個領域發展得很快,反而覺得太慢了。」
圖片出處:Huub Zeeman@flickr
參考報導: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