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否已演化出防止自殺的天然機制?

亨佛瑞得出的結論為「自殺很可能是複雜的人類大腦在生死存亡的適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悲劇性副產品」。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寫道:「天擇永遠不會選擇任何對自身有害的東西。」但在人類身上,天擇顯然出現有害的東西,自殺是暴力死亡(非正常性死亡或外因性死亡)的主要死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有80萬人死於自殺,比所有戰爭與謀殺的總和還多。

 

  著名心理學家尼古拉斯‧亨佛瑞(Nicholas Humphrey)聽過一些演化理論家解決這種悖論的說法,但他找不到一個適用在多數自殺案例的合理解釋。因此,他決定親自探索找尋答案,並提出他的猜想。

 

  從流行病學數據與人類文化的演化角度來看,亨佛瑞得出的結論為「自殺很可能是複雜的人類大腦在生死存亡的適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悲劇性副產品」,當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後,發現了另一位研究者也有類似的想法。心理治療師克里弗德‧索珀(Clifford Soper)在博士論文得出的結論是:自殺的毀滅性傷害是人類智慧的結果,從而塑造出我們的思想與文化。

 

  他們的猜想與醫學觀點牴觸,醫學界認為自殺主要是由精神疾病引發,而醫生也擔心有自殺念頭的人會誤解亨佛瑞與索珀的猜想,以為自殺是「天生的」。事實上,亨佛瑞和索珀提出,如果人類本性使我們處於危險之中,那麼它也救了我們。面對持續不斷的自殺威脅,人類已經形成一套防禦體系,例如宗教信仰成為了人類文化與心理的依託。

 

  索珀說:「人類很少死於自殺,因為我們被精心設計來處理生活所拋給我們的任何事情,但我們的自殺防衛機制也並非萬無一失。」他認為,這些猜想有助於解釋為何自殺往往是衝動下的行為,同時把研究聚焦在更有效的預防措施上。奧克蘭大學的演化心理學家陶德‧沙克爾福德(Todd Shackelford)認為這個理論正在撼動整個領域:「索帕的想法完全顛覆了一切,雖然他的想法有可能是錯的,但他正在把這個研究領域推往具有挑戰性的新方向。」

 

亨佛瑞和索珀的觀點猜測:「精神病」可能反而是一種避免人類自殺的機制。

 

  索帕把他的模型稱為「痛苦與大腦」:當面對難以忍受的痛苦時,複雜的大腦會將死亡視為一種迅速的解脫方法。在開發模型過程中,他從熟悉的事實著手。所有生物體都能感知到痛苦,這對避開威脅來說至關重要,但人類的大腦很獨特,它賦予我們擁有複雜的社交生活、文化與死亡意識。

 

  亨佛瑞也得出類似的推論,他和索珀認為結合兩者能解釋為何自殺為人類特有,而且廣泛存在於各種社會型態裡,從狩獵採集時期到工業化時代都有歷史記載。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詩歌提到了自殺,從那之後每個時代的歷史文獻都提過自殺。亨佛瑞也指出,自殺念頭與舉動比實際自殺普遍得多:2017年,美國約有4%成年人(近1000萬人)有認真想過自殺,這個數字是同年因自殺死亡人數的200多倍。

 

  相比之下,亨佛瑞和索珀找不到具說服力的確鑿證據,證明其他物種也會刻意了結自己的生命。儘管美國青少年的自殺率不斷上升,但兒童自殺仍然極其罕見:2017年,美國有4.7萬多人死於自殺,其中只有17個人年齡介於8歲至10歲,並沒有更年輕的死亡紀錄。

 

  儘管自殺在人類文化隨處可見,但它還是屬於比較罕見的事件,許多文化嘗試將「自殺汙名化」或讓「自殺變得無法想像」來對抗自殺。索珀提到所有的主要宗教都禁止某些形式的自殺,而許多傳統部落的習俗也是如此,例如烏干達境內的巴干達人會摧毀自殺者的家園,並驅逐他們的親屬。

 

  當這些防禦機制崩潰時,破口也最容易出現。長期以來,醫學界一直擔心自殺會傳染,比如名人自殺廣泛報導之後。2018年的一項研究指出,演員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的自殺與接下來幾個月內的1800起自殺事件有關。索珀和亨佛瑞引用的研究顯示,在菲律賓巴拉望島某些村莊的每年自殺率也高得驚人,竟然高達1.7%。人類學家的觀察提到,居住在那裡的人們對於自殺的討論很隨興,而且村民幾乎不相信有來世。2014年的一項縱向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朋友或家人有過自殺經歷的美國青少年更可能產生自殺念頭,有些人還會嘗試自殺。

 

  印第安那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伯爾尼絲‧佩斯科索利多(Bernice Pescosolido)認為,宗教的作用確實複雜。她對美國的研究指出,無論一個宗教的具體教義是什麼,當它形成緊密聯繫的社交網路時就最有可能防止自殺。

 

「一個能夠看清自殺衝動背後邏輯的人,也許是防止自殺的最佳措施。」

 

  索珀的猜想最具爭議的部分在於,他提出精神疾病本身能防止自殺。他認為某些精神疾病與自殺關係密切,它們可能反而是避免人類自殺的最後防線。例如當憂鬱症嚴重到一個程度時,患者已經失去決斷行事的能力,而且普遍缺乏衝動性(大多數自殺都與衝動有關),這樣就能防止自殺發生。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的演化精神病學小組主任瑞亞‧阿貝(Riadh Abed)表示,儘管這個猜想對某些類型的憂鬱症來說很合理,但是他和其他精神病學家還是對索珀的某些論點抱持懷疑態度,例如強迫性藥物使用與藥物成癮能減輕難以忍受的痛苦,從而減少自殺的說法。

 

  沙克爾福德也認為這個猜想還需要更多的測試,有些學者則認為這個理論太過偏激。儘管有許多批評,但亨佛瑞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患者,他說:「我傾向於這樣想,如果一個人明白自己的大腦為何在演化過程中容易選擇自殺這種悲劇性的迅速解決方法,可能對他們有所幫助。一個能夠看清自殺衝動背後邏輯的人,也許是防止自殺的最佳措施。」

 

原文出處:Science

 

你可能會喜歡

精神病態女性不喜歡殺人,因為那樣太low了:《創造一個心理病態》

運動可以逆轉老化嗎?

梅麗莎‧布萊克:如果這些精神疾病名稱對治療根本沒有幫助怎麼辦?

精神病態的人如何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