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子情聖》是於1897年12月27日在法國首次上演的舞台劇,這個年末也是歌劇院的寒冬。時間回推兩年,1895年12月28日,電影在法國誕生,同樣是一年的最後幾天,電影與舞台劇卻面臨了完全不一樣的明日。站在產業革命的交叉口,這些以舞台劇維生的人們、熱愛舞台劇的觀眾將如何看待這19世紀末的劇變?連片中主角艾德蒙羅斯丹都在看了一部電影之後直言:「再十年劇院都要關門了。」這樣的時代背景如此地具歷史感,又如此迷人。一百多年前那個舞台劇與電影看似互相競爭甚至逼近生死存亡的時刻,而本片卻是以電影呈現了《大鼻子情聖》橫空出世的過程,如此完美的結合真的十分符合人們對於法國的浪漫懷想。
過去此主題的電影都是以《大鼻子情聖》為主線,《巴黎小情聖》卻是聚焦於艾德蒙羅斯丹的創作過程。他是個靈感枯竭的才子,那些美麗詞句已經不再適用於當時的熱門舞台劇,喜劇當道,他的生活日漸入不敷出。藉由曾合作的女演員的介紹,他認識舞台劇巨星康斯丹柯克蘭,即便當時柯克蘭已經負債累累即將被迫禁演,但艾德蒙仍成功地說服柯克蘭演出他的舞台劇。本片以十分有趣的方式刻畫了艾德蒙的才華,當時他其實根本還沒寫好劇本,隨著與柯克蘭會面時間將盡,鏡頭以跟隨的視角帶出艾德蒙緊跟在柯克蘭身後,一路上房間的掛畫、女人的香味等等人事物都成了他搪塞給柯克蘭的角色設定,這段劇情看似荒謬,卻讓觀眾發現艾德蒙反應是如何迅速,也證明他的確擁有才華只是缺乏機遇。
艾德蒙開始了他的劇本寫作,也藉由朋友里歐認識了非常崇拜他的女子珍娜。艾德蒙替里歐代筆寫信給珍娜,並藉由書信往來找到靈感,珍娜成了他的繆思。讀者的存在對於作者特別重要,一來作者書寫、被演繹是為了讓人看見,如果只是塵封在抽屜裡,那麼這份作品便失去了生命;二來讀者對於作家的傾慕之心亦是讓許多作家不斷創作的動力,被肯認的感覺是許多人都想擁有的榮譽,再者珍娜不只是一般的讀者,更是一位能與他的作品對話的人,珍娜從艾德蒙的作品獲取藝術的至善至美,艾德蒙從與珍娜的書信中汲取他婚後已少有的糾結情感。這份情感從書信渲入戲中,這部舞台劇非常成功,但這份情感也從戲裡溢至生活中,或許這是所有與「故事」相關的人們必須克服的難題,演員必須投入情感、投入情境,他們的表演才能感動人心,作家必須設身處地、模擬情思才能寫下真摯作品,而一切落幕後他們卻必須將自己抽離,甚至扼殺這份情感,在這過程中有多少人曾經動了真情,有多少人以故事為名將某個人、某段情留在人生的那段光陰。
排練劇本的過程也呈現了一個舞台劇中各方勢力的折衝樽俎。本劇共有五幕,在第五幕之前鏡頭幾乎都以環繞的視角拍攝艾德蒙與其他演員、投資者的溝通過程,不只呈現了不安的氛圍,更暗示艾德蒙被不同的人們干擾他的創作,柯克蘭想安插自己的兒子參演一角,投資方想要自己的舊情人出演等等,各方勢力的角力讓艾德蒙失了方向,直至他終於明白應該如何擺放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鏡頭正對著艾德蒙或者從側邊觀看所有的調度,這一刻艾德蒙終於掌握了自己的故事。這段準備過程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擁有巨額投資或是眾多明星助陣的電影常慘遭滑鐵盧,一個劇本的長度能承受多少沒有意義的對白或過場?又能提供多少「客製化」的服務?艾德蒙為柯克蘭的兒子尚寫了糕點師的角色,這是尚最想成為的職業,其角色設定也是尚期待的好人,如此一來他終於進入了角色,這樣的折衷固然得到了不錯的效果,但能如此順利完成的作品並非常態。
劇中柯克蘭因為欠債而被勒令禁演,眾人灰心喪志之際,一直鼓勵他們的餐廳老闆向眾人喊話,期待這群中產階級的代表能夠反抗禁令。這段劇情不禁讓人莞爾,因為法國似乎就是這樣被期待著,那些有權者總有面臨反抗的一天,而帶頭的人經常是中產階級,他們是社會中得以溫飽、具備知識,且對社會懷有不滿的人,也是歷代帶領革命的人,這樣反叛的血液越過一個又一個世紀,常存在法國社會之中。他們對於非典型英雄的嚮往似乎已成傳統,擁有大鼻子的西哈諾不是傳說中的白馬王子,他徘徊在友人與愛人之間,重視情義卻也貪圖與佳人的心靈交流。在幾百年前高舉「自由、平等、博愛」的拿破崙也非傳統英雄的模樣,矮小的身子卻攪亂了當時的歐洲秩序。許多小人物都能成為英雄的歷史宛如神話,這般浪漫情懷飄蕩在十八世紀的法國、飄蕩在19世紀末的劇院、也飄盪在艾德蒙的人生之中。
若對於有權者的反抗是中產階級的革命,那麼當時只要一法郎就能觀賞的電影就是帶動再更下一層階級的覺醒,它讓無法觀賞舞台劇的人也能享受藝術的薰陶。直至今日劇院仍然沒有消失,甚至與電影結合,與演員共享同一個空間的魔力依然深掘人心。片尾放入了《大鼻子情聖》不同年代的演出畫面,好的作品會一直流傳下去,那些創造它的人們也會永被銘記。
電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