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阿德勒最溫柔的身教:《喜歡自己的勇氣》

《喜歡自己的勇氣》中文版書封。

 

  2013年,鑽研阿德勒心理學的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與古賀史健合作推出《被討厭的勇氣》,竟一躍成為「現象級」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行文意外的樸實,採取柏拉圖《理想國》的對話錄風格,紀錄了一個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藉由對話辯證,讓讀者理解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這樣的體裁或許與岸見一郎本人博士時期專修上古希臘思想史有關。

 

  理解心理學竟可以用古希臘對話錄的方式,這點確實讓我印象深刻。不過近期更讓我感到有趣的心理學科普書籍,當然包括了《漫畫心療系》。因為是漫畫,因此一定要有對話、人物、角色設定跟每一話的情節進展,某種意義上來說,大部分漫畫也都可以想成「有圖的對話錄」。

 

  《喜歡自己的勇氣》結合了岸見一郎對阿德勒的了解,同時搭配上漫畫腳本創作,呈現為一本非常有趣好懂的心理學入門書,像是這類的書籍不管多少都看不厭倦。閱讀的同時,我也開始思考這與《漫畫心療系》最大的差異在哪裡。《喜歡自己的勇氣》比較專注於用阿德勒的學說來詮釋身邊發生的情緒煩惱,內容會更深入一些,但《漫畫心療系》則引用較多生物學與生理面向的心理學研究,因此就不會有較為偏向內省跟哲學的部份。

 

  話說回來,為什麼奧地利猶太人的阿德勒會在過世超過70年之後忽然在亞洲引爆一波風潮呢?就表面上來說,或許可以簡單歸因為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比起同時期的思想家佛洛依德、榮格更注重人與所處的社會的關係。而現代化到某個程度之後,人與社會的關聯必然成為造成困擾,或者至少說是「值得反思」的來源。

 

  在現代化的生活裡,我們可能在虛擬世界或者現實世界認識很多人,但都不深刻的理解對方,為了生活順利而不得不與他們互動。這是一種龐大的壓力,只是我們應付得太好,簡直像是習以為常。更有甚者,我們對他人感覺到沒來由的怒意,或者遭受到他人不公正的對待,浮動而無常的標準,讓我們變得不知道該怎麼看待自己。

 

  我是個好人嗎?我是個壞人嗎?我做了很過分的事情嗎?我遇到了很過分的事情嗎?有些事情很容易知道問題不出在自己身上,像是天災地變颱風來襲,沒有人會認為是自己造成的,但更多時候生活中有很多小小的事情,不那麼順利,不那麼令人開心,心裡隱隱約約有種懷疑:「是我讓事情變成這樣的嗎?」「是我做得不夠才會被這樣對待嗎?」

 

  阿德勒提供了一種退一步檢視自己的工具,而且是理性且溫柔的工具,對現代人助益頗大。從他的各種理論之中,可以感覺到他是個有洞察力且非常溫柔的人。他的子女許多投身精神醫學也有所成就,然而有一個女兒瓦倫泰因為厭惡納粹的日漸崛起,而與丈夫一起奔向了社會主義的蘇聯。阿德勒的妻子,也就是瓦倫泰的母親是俄裔猶太人,因此瓦倫泰會搬去媽媽的故鄉定居並不算不合理,但很快的瓦倫泰發現蘇聯不是她想像中的烏托邦,她在當地經營一家報社,並且進行社會運動,1937年跟丈夫一起「被失蹤」,下落不明。

 

  就在那年,與妻子託人到處私下苦尋女兒的阿德勒,在英國亞伯丁演講時因為心臟病而倒下。說他是心碎而死,也不算誇大。如果阿德勒不那麼早逝,或許現在我們提起精神分析,第一個想到的不會是佛洛依德而是阿德勒也說不定。

 

  阿德勒過世十年後,他思念的女兒瓦倫泰證實已死於蘇聯惡名昭彰的勞改營古拉格。阿德勒教會了她自由的靈魂,教會她追求理想,即使身為猶太人被迫害,也要勇敢尋找出路。殺死瓦倫泰的政權如今也已覆滅,但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邪惡仍在上演。我們讀阿德勒的同時,不能不記住阿德勒一家是如何勇敢。他是最有資格教我們勇氣的人,不管目標是大或者小,努力了解自己、學會評斷世界,都是一種非凡的勇氣。

 

 

 

書籍資訊

書名:《喜歡自己的勇氣:圖解阿德勒心理學教你掌握幸福關鍵》 まんが! 100分de名著 アドラーの教え 『人生の意味の心理学』を読む
漫畫:上地優步/監修:岸見一郎/腳本:藤田美菜子
出版:尖端
日期:2020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不認真工作的人才不會想復仇呢!《半澤直樹:失落一代的反擊》

我是人,一枚謎團,一個面向群星的行星意識:《墨必斯漫畫精選集》(逝世十週年紀念典藏版)

那些該到來的,沒有到來-《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就連但丁都沒想過的地獄:《萬能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