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受到憂鬱所苦的人也長期感覺到腸胃不適,但究竟是因為情緒影響了腸胃功能,還是腸胃反過來影響了情緒呢?過去,腸胃健康與心理健康是完全不相干的兩件事,專家更對腸道細菌影響心理健康的觀點嗤之以鼻,許多人視其為邊緣理論;但現在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腸道細菌似乎會影響人的情緒,並且塑造我們的思想與行為。
因此,打造「不憂鬱好菌聚落」的醫療保健產品,似乎也非天方夜譚。製藥公司目前正進行人體實驗,假如實驗成果獲得成效,新的細菌療法就可能推動數十年幾乎停滯不前的心理健康治療領域。卡爾加里大學精神病學家、微生物專家瓦萊麗‧泰勒(Valerie Taylor)說:「目前的(心理健康)療法並不好。當開始進行時,很多患者都無法忍受,人們感到更絕望。」
我們知道腸胃運作與大腦有關,例如在演講前因為緊張頻繁跑洗手間,或是公開被羞辱時感到噁心想吐。自古以來,醫生就猜測了兩者的關聯性,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推測說:「所有的疾病都始於腸道,黑膽汁從脾臟溢出進入腸道,從而導致情緒低落。」
數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界對腸道微生物的瞭解越來越多,這種理論變得越來越完整。19世紀末期,醫生認為「憂鬱症」是因為腸道微生物過度生長所引起,但當時的醫生對微生物在體內的作用知之甚少。因此,早期基於腸道的治療方法——包含為精神分裂症進行的大型腹部手術——都註定失敗。
到了21世紀初,快速測序腸道細菌基因的數據顯示,微生物為身體執行了一系列任務,而且可能會影響到心理健康。事實證明,體內細菌細胞的數量至少是人體細胞的1.3倍,腸道承載著超過100兆的細菌,人體彷彿一個夾在胸腔和脊柱之間、複雜且相互依賴的微生物宇宙。
雖然人類基因組由大約25000個基因組成,但腸道微生物群卻表達了約300萬個不同基因。這些細菌基因有助於構建分子、消化食物、阻止有害微生物入侵,甚至還能感知情緒,例如體內90%的血清素是由腸道細菌所產生,它是負責調節情緒與提高幸福感的「快樂荷爾蒙」。
愛爾蘭科克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約翰‧克萊恩(John Cryan)是最早探索腸道微生物對大腦影響的學者之一,他發現從出生就受到壓力的老鼠,日後更容易表現出大腸激躁症和情緒紊亂的情況,他說:「當他們長大後,他們會出現全身性的綜合症。這個發現印證了醫生們的觀察,那就是許多有腸胃問題的病患同時也有心理健康問題,反之亦然。」
2009年,克萊恩實驗室的科學家從壓力過大的老鼠身上採樣腸道細菌對其進行測序,發現一些讓人驚訝的現象:壓力過大的動物——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腸道的微生物或微生物群種類,比其他放鬆沒壓力的同伴還要少。
越來越多實驗室在過去十年也開始發現,腸道細菌能產生多種化合物,並以驚人的方式影響大腦,為情緒健康帶來好處和壞處:梭孢桿菌屬的一些細菌會產生丙酸,會抑制身體產生提振情緒的多巴胺和血清素;雙歧桿菌屬的細菌則能促進丁酸產生,丁酸是一種抗發炎物質,可以阻止腸道毒素進入大腦。其他種類的細菌還會產生色胺酸,一種血清素平衡情緒的前驅物質。
匹茲堡大學臨床研究心理學家蘿倫‧畢斯瑪(Lauren Bylsma)表示,這些化學物質並不是透過血液從腸道進入大腦,而是藉由中樞通道影響大腦。其中最主要的是迷走神經,它的功能像一條連接大腦、腸道和人體其他器官系統的高速公路。最近發現的一種神經細胞能啟動或抑制迷走神經與大腦神經元的接觸。研究表明,某些腸道細菌有助於啟動這些神經細胞。
當科學家繼續研究所謂的「腸腦軸線」(胃腸消化道與中樞神經系統之間的雙向交流連結)時,許多人已經將它認定為治療心理健康的潛在方法。生物科技公司「Holobiome」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菲力浦‧史特蘭維茨(Philip Strandwitz)經常與精神科醫生討論造成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原因,他說:「你會拿到一份列著10種發病機制的清單。當你與微生物界的學者交談,詢問他們是否有可能影響機制時,得到的答案基本上是肯定的。」
自從腸腦軸線概念成為主流後,實驗室已經累積更多證據來支持這個理論。克萊恩在最近的實驗中,給予一組壓力大的老鼠正常劑量的雙歧桿菌並持續五週,當實驗結束時,這些老鼠變得比之前更活潑,也更願意互動和探索新的領域。
克萊恩在實驗過程中追蹤老鼠體內的腸道細菌變化,他發現在雙歧桿菌治療期間,老鼠的腸道細菌開始產生更多色胺酸,並且產生更多有助於新神經元生長的蛋白質「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
隨著科學家強調腸道微生物治療與改善症狀的關聯,因果關係的問題依然存在:腸道細菌變化真的導致情緒和行為變化嗎?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證明了此事,透過改變腸道細菌聚落,科學家確實能改變齧齒類動物的行為,代表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目前的治療方法在老鼠身上可以減輕類似憂鬱的症狀,但要把它應用在人體並讓公眾接受還有一段路要走。泰勒目前採用的方法是糞便移植,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交換人與人之間的糞便。通常是把糞便裝進藥丸裡吞下,醫生有時會提供裝有糞便的灌腸劑為消化道注入新的微生物。泰勒已經開始了兩項小規模的糞便移植實驗——第一次是在躁鬱症患者身上,第二次是在憂鬱症患者身上——以觀察健康人類捐贈者的糞便,是否能改善接受者的情緒與幸福感。他還會在治療前後採集受試者的腸道微生物聚落樣本,來追蹤任何顯著變化。
除了糞便移植,人類對口服益生菌療法的研究還比較深入。一項小規模對照實驗的調查發現,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菌株整體改善了憂鬱症狀,而其他研究也顯示出對焦慮具有類似效果。2017年澳洲發表的一項研究甚至表明,益生菌含量較高的飲食習慣能消除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的憂鬱症狀。微生物對罕見精神疾病同樣有幫助:2019年發表於日本的論文指出,2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12人攝入特定的雙歧桿菌菌株後,其憂鬱和焦慮症狀在四週之內有所緩解。
微生物學家傑倫‧瑞斯(Jeroen Raes)認為,影響人類大腦的腸道微生物數量可能比這些初期實驗來得還要多。瑞斯和他在比利時的微生物團隊已經收集了1000多志願者的糞便樣本,並掃描志願者陳述的情緒症狀描繪出腸道微生物的光譜。截至目前為止,他發現擁有更多能產生丁酸腸道微生物的人的生活品質更高,而相關指標較低的人更容易憂鬱。
瑞斯預測未來將有益生菌療法的出現,科學家稱其為「心理生物療法」,針對憂鬱症、焦慮症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患者的腸道微生物聚落進行測序,並且讓他們接受量身訂做的益生菌或糞便移植,來解決體內微生物的不平衡。
益生菌療法還沒有經過大型人體臨床實驗的考驗,但在小型人體實驗中,它們展現出改善某些情緒的可能性。受試者在實施約一週後察覺到微妙的情緒變化,這種變化並不是讓他們變得異常快樂,也不是擁有無止盡的熱情和精力,而是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彷彿經歷過的大風大浪都已經退去。
心理生物學的下一個里程碑將是全面臨床實驗,以證明微生物或微生物混合物可以提升幸福感,並超越精神治療研究中常見的安慰劑效應,瑞斯說:「你需要進行人體實驗,同時需要安慰劑作為對照。如果結果證明有效,還必須確保在多數群體複製功效。」
科學家表示,可能至少還要等兩年才能獲得明確結果,而且製藥公司的立場也是關鍵點,他們需要考量開發後可獲得的利潤,以及因為腸道藥物含有自然產生的細菌,讓製藥公司很難申請到專利。克萊恩說:「賺的錢歸誰?這不像其他領域那麼容易,但如果只是一種製藥策略,那就比較清楚了。」史特蘭維茨計畫透過微生物成分與運送給病患的特殊方式,申請專利來解決這個問題。
另一個問題在於,雖然某些類型的細菌對大腦影響更深,但或許不存在一種對每個人都有效的「萬用細菌」。腸道細菌的功能最好,但種類繁多讓情況變得複雜——因為腸道細菌的數量高達數兆,代表包含了500多種不同的菌種,畢斯瑪說:「一種細菌可能對這個人有益處,另一種可能對另一個人有益處,研究結果並不總是一致。在糞便移植中,目前很難控制病患所接受的細菌種類。」
更大規模的人體實驗有助於確定腸道細菌對心理健康的功效。與此同時,十多年的實驗和研究已經讓科學家找出第一批有應用價值的細菌種類。然而,由於美國的營養補充品產業大部分不受監管,代表消費者通常只能一味相信製藥公司,並祈禱商品真的添加標籤列出的益生菌,畢斯瑪說:「美國的營養補充品產業沒有受到食藥局監管,所以仍然存在風險。」
原文出處:Dis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