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何而寫,但我必須完成它:Jana Horn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但靈感真的很重要,彷彿我必須完成這個故事。」攝影:Jacob Blickenstaff。

 

  當美國德州音樂家亞娜‧霍恩(Jana Horn)在寫〈Jordan〉時,她並不知道會寫出怎樣的歌詞。分手後,她到哥哥家待了兩天,反覆琢磨著兩個和弦,突然間冒出了一句歌詞:「他們呼召我到約旦。」她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創作,她說:「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但靈感真的很重要,彷彿我必須完成這個故事。」

 

  於是,〈Jordan〉變成了一則五分鐘的故事,描述某個人聽從呼召踏上了漫長艱辛的旅程,從加利利徒步走到約旦。抵達後,他收到指示要炸掉家人所居住的城市,他面臨一個難以理解的抉擇:是否該為了信仰而盲目地毀掉摯愛與家鄉?最終,他選擇了死亡。

 

  霍恩透過兩個平淡的和弦,講述了這則帶有宗教色彩的故事,她說:「這首歌既緩慢且詭異,似乎對上帝有所不敬,寫完有種『我究竟做了什麼?』的感覺。」她原本沒有打算把〈Jordan〉收錄到首張專輯《Optimism》中,幸好最後還是放了進去。

 

 

  〈Jordan〉讓她感到煩躁不安,因為這不是她習慣聽的傳統聖經故事。對28歲的霍恩來說,信仰、生活與創作密不可分。她出生於德州的葛籣羅斯(Glen Rose),當地人口僅2500人,城市裡有一座核電站、一座神創論博物館、恐龍公園,以及德州最大的戶外十字架。

 

  霍恩的家鄉沒有太多自由,她說:「那裡政教不分,雖然我比較特立獨行,但我仍然是這座城市的一份子。」她參加過「查聖經比賽」,還曾在軍樂隊裡表演,但也會跑到達拉斯欣賞嚎叫情緒(screamo)的演出,他說:「我喜歡在那裡成長,而且現在更喜歡了,因為我從別的角度看見了家鄉完全陌生的另一面。」

 

 

  離家到外地讀大學挑戰了很多霍恩的價值觀,她說:「我開始瞭解自己,以及認識那些從未被教導的事物。」在奧斯汀求學期間,她渴望加入樂團,但她覺得自己比起「經驗豐富」的音樂人只是無名之輩,她說:「我感覺自己像劇本裡的一個小角色。」

 

  霍恩開始用心感受音樂的「醜陋與不完美」,這也導致她放棄了一整張個人專輯,因為她認為那張專輯無法代表她——不過聽起來確實很棒。自那之後,《Optimism》順其自然地出現了。她自行發行了少量的黑膠,親朋好友和樂迷聽完都很喜歡,後來費城的唱片公司「No Quarter」為她發行了更精緻的專輯版。霍恩把那些突然閃過的念頭視為禮物,她說:「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寫,但你必須跟著它走到底。」

 

 

原文出處:Guardian

 

你可能會喜歡

Marissa Nadler 的迷離優美音樂世界

Star Wars: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

再見了,美國派小姐:〈American Pie〉

貓王為何錯過與芭芭拉史翠珊共演《一個巨星的誕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