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就是平庸無力之人的訓練場:《人生劇本》

 

最終,每個人的人生劇本匯聚起來,決定了人類命運走向,成了人類本身的劇本。 

溝通分析心理學家克勞德.史坦納在1974年著作《人生劇本》中,提出個人莫非按照著某幾套既定的劇本存活。

 

文|克勞德.史坦納(Claude Steiner)

譯|洪夏天

 

  人生劇本剝奪了人們的自主性。人生劇本越全面,當事人對人生的掌控力就越低,也會受越強烈的無力感折磨。當人們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就無法好好思考,也無法表達自己,難以工作或學習,喜歡不了自己,克制不住抽菸或喝酒的習慣,早上醒不來或晚上睡不著,不是哭不出來就是止不住地哭泣;有些人隨時隨地都覺得自己無能軟弱,有些人只在某些時候會湧起無力感。

 

  我在前幾章闡釋人生基本培訓如何利用撫慰經濟、漠視和身心脫節,攻擊人們去愛、思考和感覺的能力,在本章,我會解釋拯救遊戲(Rescue Game)以及它如何加重孩童內心無能為力的感受。

 

  拯救遊戲

 

  我相信互助合作是人的天性,人們發自內心渴望與他人一起工作、互相幫助。社群團體中,一人需要幫助而另一人伸出援手的情況,相當常見,幫助他人、體驗互助合作的滋味能帶來愉悅和深刻的滿足感。

 

  我希望幫助大家分辨正面的互助體驗與我稱之為拯救的心理遊戲,後者不但令人不快而且具備殺傷力。

  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拯救遊戲:

 

  命題:拯救遊戲的主旨是一項事實。人們有時必須仰賴他人相助,才能實現自己的渴望,而拯救遊戲就以此為中心運作。玩拯救遊戲的人深信,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其實無藥可救,他們連自己也幫不了。

 

  伯恩提過,他把某些遊戲稱之為人生遊戲(Life Games),它們「比其他心理遊戲帶給人更多發展終生職涯的機會」。拯救遊戲就是一種「職業」遊戲,許多醫師、護理師和其他加入「助人」這一行的人,都會玩這個心理遊戲。其實,幾乎所有人都會玩它,只是玩得可能沒上述這些人那麼激烈。

 

  拯救遊戲有三個角色,分別是:拯救者、迫害者和受害者。

  只要把他們排成三角型,就可看出人們會輪流扮演這三種角色,在這三者間不斷轉換。

 

  受害者的人生立場是:「我不好,你很好。」(我無助又絕望,拜託你試著幫幫我)。

  拯救者的人生立場與受害者互補,也就是:「我很好,你不好。」(你無助又絕望,不過我會試著拉你一把。)

  迫害者的人生立場也是:「我很好,你不好。」(你無助又絕望,這都是你的錯)。

 

  一個人可以在不同角色間變換,並隨著角色不同而產生相應感受。處於受害者角色的人會感到無助且羞慚;處於拯救者角色的人感到內疚;處於迫害者角色的人感到憤怒。拯救者不但不會成功,且通常會導向迫害。雖然每個人都可扮演這三個角色,但通常會偏好其中一個角色和其相應的感受(也就是扭曲感受),而這個角色也許正是反應其平庸人生劇本的核心。

 

  伯恩在《人間遊戲》一書解釋了各種心理遊戲和其包含的角色,這也是精神病學文獻首次提到拯救者、迫害者和受害者。

 

  伯恩主張人們可以扮演不同角色,某人會在某場遊戲扮演一個角色,會在另一場遊戲扮演不同角色。舉個例子,他提到團體遊戲「你何不─說的對,可是」,由一人扮演受害者,其他人則扮演拯救者。受害者以自身無能為力的立場提出問題,拯救者努力提供答案。每當建議被受害者駁回,拯救者就會提供新答案,直到拯救者終於發火,轉而迫害受害者。

 

  伯恩主張,遊戲參與者都會輪流扮演其他角色,在某一場扮演受害者的人會在其他場遊戲中扮演拯救者,再扮演迫害者。

 

  伯恩發現在酗酒者遊戲中,這種現象格外明顯,受害者(酗酒者)會在不同時候、與不同對象進行的心理遊戲中,分別扮演拯救者、迫害者、連結者及膽小鬼。在精采的「戲劇三角」(The Drama Triangle)一文中,卡普曼整合上述的伯恩觀點,進一步提出心理遊戲的三種基本角色是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它們形成一個三角形,每個人都在不同角色間轉換身分。

 

  無能為力

 

  維克夫指出,家庭就是拯救遊戲的訓練場,拯救遊戲的目的就是培訓出感到無能為力的人。孩童被強制安插為受害者角色,同時父母以自身榜樣教育孩子拯救者和迫害者的角色。

 

  孩童在很多領域都擁有各式各樣的潛能,但父母出手干涉,訓練孩子成為無能為力的受害者。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攻擊三種領域:首先是愛的能力,也就是與他人往來相處的能力。其次是思考能力,就是理解世界的能力。最後則是享受自我的能力,是指體驗自己的身體與感受,加以全面發揮的能力。

 

  這呼應了我在第6章提到的三種平庸劇本。孩童原本能盡情去愛,也能理解世界和自己,但他們被禁止做這些事,被迫踏入受害者的角色,而父母不是扮演壓迫孩子能力的迫害者,就是扮演拯救者,為孩子做他們禁止孩子自己做的事。

 

  例如,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只要不受干擾、擁有盡情學習的機會,那麼一整天內,他可以自己起床、更衣、整理床鋪、自己準備早餐和午餐、倒垃圾、洗自己使用的碗盤,接著獨自出門去學校。他也可以做些清桌子、掃地的簡單家事,去商店買自己需要的東西。當他回家時,萬一家裡沒人在,他會猜想媽媽也許出門拜訪她的知心好友,他會打給查號台,找到媽媽朋友的電話。打完電話後他可以自行計畫和朋友吃晚餐或在朋友家過夜。

 

  上面列出的每一件事,一個七歲大的孩子都可以做到,但大人通常不允許他們做這些事;也就是說,大部分家庭不會讓七歲孩子盡情揮灑自己的能力,因此大部分的七歲小孩都由媽媽叫起床、為他們準備早餐、帶他們上學、接他們放學、帶他們回家、為他們煮晚餐,他們的娛樂活動和社交生活也交由媽媽安排。

 

  在這種情況下,大人讓孩子成為一個被迫害的無能受害者,當人們為他做各式各樣他原本可以自行處理的事,就是在拯救他。

 

  從上述的拯救例子,讀者想必注意到幾件事,

  第一:不讓孩童自行與他人社交往來,自己決定在什麼時候與誰相處,是訓練他在人際關係中感到無能為力。

  第二:不讓孩子接觸那些他必須瞭解世界才能做出決定,並好好思考的情境,是訓練孩童失去認識世界的能力。

  第三:不讓孩子瞭解自己,學習什麼帶給他愉悅,坦誠認識自己的感受並做出反應,是訓練孩子失去這方面的能力。

 

  很多家庭都會培育無能為力的孩子,只是程度強弱和領域的差異。比方說,有些家庭不太限制愛的能力,而是打擊思考或瞭解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家庭以大不相同的方式對待兒子和女兒,把兒子培訓成不瞭解自己、失去愛的能力的人,另一方面則把女兒訓練成無法瞭解世界的人。

 

  被訓練成受害者的孩子,長大後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殘缺和失能。絕大多數的人都因童年初期的訓練而失去一部分的能力,有些人則變成徹底的受害者,把人生耗費在尋求拯救者出手幫助;但在拯救者身邊,他們內心的無力感又一次次加劇。

 

  這種挫敗感太過劇烈的人,就會成為那些被貼上「有精神疾病」等標籤的人,或是憂鬱症患者,也可能會用藥成癮。他們都受過無能為力的人生基本培訓,這種訓練是為了確保孩童長成溫順、易受控制、欠缺自主性的大人,然而培訓過程出了差錯。他們是「過度無力」的案例,接著社會就把他們送進精神病院,交給精神科醫師和獄守處理。

 

  要維持壓迫的社會,重點就是確保人民無能為力;不幸的是,家庭常常抹殺孩童的力量與自主能力,灌輸他們服從紀律和專制規範。讓孩童扮演拯救遊戲的受害者,培訓出無能為力的孩童,這讓人在成長過程中充滿「無力改變世界」的無奈。無力感襲來時,人們會說:「投票(或示威、寫信給民意代表)有什麼用?這也改變不了任何事,」或「每個人都只為自己著想,做個慷慨(或慈愛、善良)的人又有什麼用處?」

 

《人生劇本》1974年版本書封。

 

  核心家庭的拯救三角

 

  我們在傳統的平庸家庭劇本中,處處可見拯救三角的實例;爸爸扮演迫害者,媽媽扮演拯救者,小孩則是受害者。這種情況下,三個角色接著會轉換成:爸爸傷害小孩後,媽媽迫害父親,此時爸爸是媽媽的受害者;接著小孩趁機利用媽媽的溫柔,她就成了小孩的受害者。當爸爸試圖對媽媽施暴,媽媽默默屈服,這時小孩也許會拯救母親。拯救三角就這樣在家庭中不斷輪迴。

 

  小孩長大後逐漸脫離父母獨立,掌握力量,就會發洩長期身為受害者的怨懣,開始迫害父母。爸媽的拯救與迫害愈嚴重,孩子就會愈激烈地反擊。因此,當一個家庭不斷重複拯救與迫害,小孩經常會陷害爸媽,讓他們不得不面對各種惡劣困境。

 

  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孩陷害爸媽的方式通常是:在學校表現頑劣,拒絕聽話做事,染上藥癮和/或警察逮捕。小孩知道父母最恐懼的事,就是他們被警方逮捕,父母就得面對警察、律師和法官的羞辱。怨恨父母拯救的小孩通常很享受被捕、被關進監獄的滋味,這讓他們的爸媽、警察、法官和所有被牽連的大人都變得像是一群傻瓜。這就是稱為「高飛自豪」(High and Proud,簡稱HIP)的心理遊戲,位居低位的弱勢者以此報復大人長期的拯救與迫害。

 

  跟上述例子相比,父母更常為了下列原因拯救孩子,只是事態發展沒有上述例子那麼戲劇化。父母很容易湧起自己失職的愧疚感,特別是夫妻離婚的家庭中,他們因此過度保護子女,不敢對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此外,父母也往往低估了孩子的潛能,對他們的期望很低。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主要是他們的學校表現,這是為了踏入勞動市場做準備,因此父母多半只要求子女遵守紀律和學習課業,孩子也在這兩件事上耗費最多精力。而父母把精力投注於培養未來的勞動力,供產業加以剝削和交易;就像農夫認真把牲口養肥一樣,只是父母不像農夫,不會從中獲益,唯一的回報就是自豪養大一個辛勤工作的兒子,或培養了一個能幹持家的女兒。

 

  成長過程一直被拯救三角陰影籠罩的孩子,會成為深陷這三種角色的大人,逃脫不了拯救者、迫害者、受害者的輪迴。拯救三角是個效用強大的訓練場,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比某人高一等,但又比某人低一階,因此受過這種人生培訓的人會臣服於權力結構之下。

 

  等到我們長大成人,都已從扮演受害者的過程中習慣低人一等的地位,但沒人喜歡低人一階。拯救三角不會讓人們平起平坐,每個人不是比某人強勢一點,就是比別人軟弱一點。因此體驗過一次無力感後,我們就會跳到拯救者或迫害者的位置,藉由扮演這兩種角色奪取高人一等的權力。

 

  觀察父母如何拯救和迫害自己後,我們也想辦法遵循他們的榜樣。民間傳說和迷思也一再歌頌拯救者(如:好心的撒馬利亞人)和迫害者(不打不成器)的重要性。

 

  三種角色

 

  拯救者

  我們的社會偏愛吹捧拯救者,慷慨無私和為他人奉獻都是備受世人尊崇的特質。在這些造神運動中,連合作也受到讚嘆,但我們忽略的是,即使遇到愛騙人、自私小氣、不願與我們合作的人,社會依舊鼓勵我們當個無私、大方、合作的人。比如,拯救傾向讓人們樂於「合作」、助人、辛勤工作,因此掌控國家的政客和超級富豪得以輕輕鬆鬆地一再剝削勞工和小人物。

 

  母親和妻子是兩種特別受拯救者角色壓迫,又不知該如何掙脫的身分。世人認為放棄拯救者角色對受害者有害無利;繼續拯救被視為無私、慷慨、樂於合作的表現,不會造成傷害。這是因為社會灌輸婦女性別角色的程式,把她們塑造成無薪的勞動力,這樣一來男性的日子才會好過些。比方說,酗酒者的另一半無止盡地犧牲自己,「無私」地奉獻自己,一再原諒酗酒者,默默承受對方虐待,事實上這對酗酒者百害無一利,但他們對此毫無自覺。

 

  扮演拯救者讓我們產生高人一等的感覺,這就是拯救的唯一樂趣—它讓我們脫離低人一階的受害者角色。扮演迫害者也會給我們高人一等的感覺,但我們無法隨意成為迫害者。一般來說,我們必須具備某個正式的職稱或地位才能扮演迫害者,有壓迫他人的合理理由。

 

  迫害者

  拯救者和受害者必定會創造迫害者,當一個人藉由助人扮演拯救者,對方卻沒有出力自救時,拯救者一定會生氣。另一方面,受害者每次得到他人拯救時,都清楚自己低人一等,拯救者的救援讓受害者擺脫不了低人一等的地位,阻止受害者運用自身能力強大起來。因此扮演受害者的人面對扮演拯救者的人也會無可避免地湧起怒火。因此我們可以說,每個拯救者-受害者的互動最終都會引發迫害者-受害者的互動

 

  受害者

  受害者不是受害者,是遭受壓迫的人;有些人是「純粹」或實際受害者,他們低人一等的地位並不是自己造成的。被貨車撞倒的人是受害者,遭到搶劫的路人也是受害者—這些人都是真正的受害者,但當人們感到自己是受害者時,其實在絕大多數的情況受害者本身也是共犯;他們順勢踏入受害者的角色,沒有抵抗錯誤的事。

 

  當我們被他人或某個情勢制服或壓迫,同時漠視自身受迫的感受,而且/或者不使出全部能力扭轉低人一等的劣勢,就是受害者;一個與他人勾結傷害自己的共犯。為了分辨不同的受害者,我們以一般字體表示真正被壓迫的受害者,以粗體字表示多少因自行屈服或沒有掙扎而受到壓迫的受害者。

 

  拯救者

  同樣的,我們也用粗體字代表拯救者。他們不是真正的救人者,比如職責是拯救真受害者的消防隊員和救生隊員。拯救者與拯救者的差異在於:前者以救人為目標且通常辦得到,後者早就認為自己會失敗,通常也真是如此。

 

  拯救者、受害者與拯救者、受害者這兩組人物還有一個差異,那就是受害者通常會由衷感激拯救者的幫忙;相反的,被拯救者幫助的受害者往往會回過頭迫害他們。

 

  沒有人喜歡低人一等的感覺,但當自己跳脫這個角色、讓別人接手時則會感到愉悅。有時候不用玩心理遊戲,我們就能讓別人暫時接手受害者的角色,特別是當我們保證等會兒就會轉換情勢時。然而,身為無能為力的受害者會被難以承受的痛苦折磨,而那些出手拯救的人,藉此附議我們的無能為力,這只會讓我們更加痛苦。

 

  不管我們覺得自己多麼軟弱,若能聽到別人說我們並非徹底的一無是處,還是會感到舒服些;當有人真心向我們伸出援手,要求我們發揮自己的力量,期待我們盡一己之力改變自己,這其實會激發我們的活力。

 

  我們怨恨自己被塑造成無能為力的人,特別是這並非我們自己要求的;當我們發現一直為我們做大小事的人其實並非真心想這麼做,就會感到羞恥與憤怒。

 

  若想擺脫受害者的定位,可以要求別人不要拯救自己,並且要求那些出手幫助的人必須誠實。有些人的拯救傾向很嚴重,一旦停止拯救就會湧起難以承受的內疚,我們就得一再要求他們停止拯救我們。

 

  拯救遊戲加劇無能為力的感受,這種無力感是心理治療的強敵。只要避免落入拯救遊戲的三個角色,人們就會發現自己擁有意想不到的能力,也能發展自己從沒想過的技能。女性也可以講邏輯、懂機械、擁有強健的體魄、走得跟男人一樣遠,跑得一樣快,健行一樣久。男性也可以心思敏銳、感情豐富、溫柔體貼,也能學會放鬆,體會內心的愛意,享受人生。

 

  避開拯救三角的角色扮演,從我們的中心運作,就能奪回掌控人生主權,也不會再阻止他人掌握他們的人生。

 

(本文為《人生劇本:心理學大師的人際溝通分析學》部分書摘)

 

 

書籍資訊

書名:《人生劇本:心理學大師的人際溝通分析學》 Scripts People Live:Transactional Analysis of Life Scripts

作者:Claude Steiner

出版:商周出版

日期:2022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克卜勒也曾嘗試施行煉金術(失敗了)

她這麼努力,下意識是要毀了整個家:《阿德勒談人性》

連痛苦的權利都不留給我了嗎?《失控的正向思考》

製造最明亮的白和宛如虛假的黑:《全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