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娃是在10歲那年在學校認識Elisabeth Lacoin,暱稱「扎扎」(Zaza),一種把sa拼成za的時尚,這段友誼一直延續到扎扎21歲猝逝那年。波娃在自傳體回憶錄《端方淑女》以及嘗試寫作的第一部小說《唯靈為先》,都寫過她與扎扎的往事,這本《形影不離》是《唯靈為先》的改寫版本。
扎扎之死是波娃在遇見沙特之前最重大的事件,《端方淑女》也是以這個事件做結,但即使在《形影不離》出版後,這個事件的意義也很少被深究,包括前年台灣出版的《成為西蒙波娃》,對這個事件也是一筆帶過。
跟嚴謹靦腆的少女波娃不一樣,扎扎是個活潑的孩子,會爬到樹上用腳倒吊著,彈完鋼琴後會當眾對媽媽吐舌頭,這一切都讓拘謹的波娃感到新奇,更重要的是,扎扎能跟早慧的波娃探討各種深刻的問題,波娃描述她們的友誼「世界上沒有比作我自己,跟愛扎扎更美好的事」。
扎扎的猝死所以讓波娃刻骨銘心,是它與改變少女波娃生命軌跡的兩件大事交疊,一個是決心不再信上帝,另一個則是與表哥雅克無緣的婚姻,前者是因為她已經明白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她放棄人間的歡樂,後者則是讓她驚覺,與一個體面但毫無深度的男人步入婚姻,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這兩件大事分別涉及宗教跟婚姻,其實如果對照《形影不離》與波娃寫母親晚年的《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與《第二性》,母女關係應該也是一個蠻有趣的主題。
波娃對扎扎的情感是複雜的,叛逆的扎扎曾經讓她感受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但扎扎不敢抗拒媽媽安排的包辦婚姻,卻讓波娃困惑與失望,當波娃表達應該為了自己的幸福抗爭時,扎扎的理由是:「應該拿自己的生命反抗那些我所愛的親人嗎?」並且告訴波娃女人嫁給一個比自己笨的男人很正常,「女人只能被愛,不能愛人。」後來波娃在《第二性》中,也討論了這個問題。
波娃曾經要扎扎的戀人梅洛-龐蒂(對,就是那個梅洛-龐蒂)拿出勇氣追回扎扎,但別說梅洛-龐蒂沒有私奔的勇氣了,他連面對反對他們交往的扎扎家人,以及自己的父母都不太敢,這也讓波娃非常失望。
《形影不離》中的「帕斯卡」,原型就是梅洛-龐蒂,小說中他對於必須疏遠扎扎提出了一個虔誠的理由:男女朋友會受到肌膚之親的誘惑,這對基督徒來說是一種罪過,阿彌陀佛。
梅洛-龐蒂是不是真的對波娃說過這樣的話?已經不可考。
扎扎的死因是急性腦炎,單純是個偶然,但就像波娃養女在這篇導言所說,對於波娃來說,扎扎之死是「精神謀殺」。扎扎死於父母安排的婚姻,死於禮教的束縛,甚至,出身這類家庭的懦弱男性,也是共犯之一。
扎扎臨終的遺言是:「親愛的媽媽,請不要悲傷,所有的家裡都有報廢品,我正是我們家裡的報廢品。」
波娃在《第二性》說少女會用長期裝病來消極逃避婚姻,我認為這也是在寫扎扎,扎扎在她心中可能從未死去,只是因為無力反抗,所以一直裝病。
附帶一提,把自己弄傷來逃課是扎扎教波娃的,這招嚇死乖寶寶少女波娃了,波娃顯然對此印象深刻,「女性弄傷自己以逃避些什麼」在《第二性》中出現過幾次,波娃也拿這個梗來嘲笑韋伊。
扎扎的猝死,讓波娃把對宗教的質疑,以及像自己表哥雅克這種腦袋空空的男人連結起來。波娃認定,是扎扎的虔誠讓她失去反抗的勇氣,在原版小說中,她更是直接將扎扎的死因歸咎於宗教,從此波娃不再做一個「唯靈論者」;波娃也不再考慮跟像是雅克這種腦袋空空,完全不懂自己的男人結婚,波娃這麼描述她這個很無聊的表哥,「我身上有很多東西對表哥來說毫無用處,但我卻一點都不想放棄。」後來,在《模稜的倫理》,波娃神來一筆說,男人不會思考自己在世界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只知道就這樣活著。
看著是在說雅克,或者說這世界大多數的男人都是猴子,波娃終生一直在跟一個個猴子調情、上床,就結婚免談。
《端方淑女》的結語是「我們一起向覬覦我們的沉淪命運發起抗爭,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念頭糾纏著我:是她的死,換來我的自由。」
扎扎死了,而少女波娃也因此重生了。
書籍資訊
書名:《形影不離》 Les Inséparables
作者: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出版:麥田
日期: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