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的集體焦慮:《大法師》(The Exorcist,1973)

1973年以除靈為主題的恐怖電影《大法師》海報。

 

 

  上世紀60年代對美國影業來說絕對稱不上不光彩。當時法國與古巴的電影與視覺設計都能充分表現該時代橫掃世界的大眾情緒變遷,但龐大的好萊塢電影系統卻顯得尾大不掉而且置身事外。

 

  60年代尾聲,美國獨立製片的新生代開始引入歐洲新浪潮電影的文藝特徵和敘事元素進入他們自己的電影,涉及道德模糊地帶與具備複雜心理的主題終於能夠妥適地表現在好萊塢電影中。與此同時,美國電影發展出一種獨有的方式結合電影歷史以及它的敘事範疇。透過一系列諷刺、後現代的故事文本,成功地重新定義了20世紀後半的好萊塢電影。

 

 

焦慮襲擊

 

  1973年電影《大法師》(The Exorcist)的海報完美捕捉了隨著60年代美國享樂主義而來的自我反省焦慮。70年代初期美國文化上的焦慮大致來自於對於烏托邦想像的喪失,本土的消費社會不再讓人有信心,加以對東南亞戰事的失敗,還有面對美國政治道德操守以及軍事工業複合體普遍的譏誚。

 

  無可避免的,因為美國本身的緣起特色,這些焦慮透過宗教情感的背景主題呈現。宗教保守主義被用以辨識和對抗60年代末期的縱慾文化,就連民權運動的平等主張也被認為是墮落的,兩者似乎都成為了大眾道德懈怠的證據。

 

  美國式的方案必須相信人類社會有完美的可能,不管是透過物質或道德達成都一樣。所以當50到60年代,任何社會科學意義上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嘗試看來都無效時,焦慮進一步加深了。

 

  這種文化焦慮,宛如早期開拓者防禦敵人的重重柵欄般勞不可破,儘管社會有多少變遷,依然如此。在美國人表面的使命論述之下,一體兩面的是道德焦慮。在這樣的環境裡,超自然附身的故事引起共鳴並不奇怪。

 

本片以相當低成本的特效,創造出名垂青史的恐怖風格。

 

 

符號學

 

  《大法師》的海報含有幾種重要的符號元素。最明顯的莫過於光與暗的極端對比。透過光線與影子的明暗對比,賦予畫中的物體動能。陰影的藝術,總是被視為道德象徵的一環。

 

  在電影領域,最早提出戲劇性的光線運用與明暗對比效果的,是上世紀20年代德國表現主義製片家。他們的光影效果,或多或少開創了一種電影語言,讓令人焦慮不安的恐怖氛圍得以表現。

 

神父為「被惡魔附身的女孩」除靈。

 

  美國電影則把光影敘事轉換為投映在高譚市夜空上的硬漢註腳,成為探案類型寫實電影(film noir)或漫畫超級英雄角色的一環。因此,《大法師》海報精確地落在傳統美國電影,乃至更大的正邪對立二分的簡化道德敘事的範疇之中。

 

  片中雨水浸透的含蓄反照,簡化了的影像則參考自美國40年代寫實電影。事實上,幾乎所有在好萊塢拍攝的夜晚鏡頭都含有雨和光。由此產生的反射,蘊含一種微光眩暈的錯亂幾何。

 

  這些幽微地指向明暗對比的道德地景,透過老式街道佈置而更為增強。路燈和欄杆變幻出一股強大的,令人微微不安的,衰老腐朽的感覺。

 

  我們很容易就忘記了,直到不久前,城市依然是私密的空間,充斥著黑暗的幽壑。24小時明亮閃爍的消費文化,是晚近才發生的事情。那人的帽子、大衣加上包包,顯示這種準醫療的專業,屬於上個世代。

 

  《大法師》的舉世成功,幫助好萊塢重新建立全球電影重心的地位。新世代的導演,終於能夠出頭,而新的故事態樣,終於產生了。

 

 

電影資訊

《大法師》(The Exorcist)-William Friedkin1973

 

原文出處:《Guardian

 

你可能會喜歡

直送火化又如何?為何我們要在意《無緣社會》

美國移除了做出種族歧視歷史性判決的法官雕像

砍頭與釘樁:不死族的千年恐懼與考古追獵之旅

他們都想《回到未來》:秘密電影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