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自戀的一代

 

一九五○年,美國有十二%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重要人士」,到了二十世紀九○年代初,比例飆升至八十%。

 

文|Jacob Burak

 

  「獨特文化元素」在不同國家的人民自我形象中的重要性,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希望,也許全球個人主義上升的趨勢可以有所放緩。如果被要求從不同顏色的筆中選一枝,韓國人會選擇最常見的顏色,而美國人會選擇最少見、獨特的顏色。韓國廣告強調,表現得與他人一樣才是正確的。

 

  但是,無論從心理學還是社會文化角度來看,關於如何平衡對歸屬感和獨特性之需求的討論,無法解釋西方國家的文化風潮,這股風潮帶來了全新的平衡──在保持歸屬感的同時,允許進行近乎自戀的自我表達。消費文化和社群網路的出現,打破了歸屬需求與個體的自我表達需求之間,微妙的歷史平衡。消費文化使我們能夠透過選擇自己喜愛的品牌(其中許多品牌都以「我的」或「我」開頭),來強調自己的獨特性,而社群網路允許我們以最積極的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

 

  我們在網路上描述自己的方式,與黯淡無光的現實生活完全不同,而我們的大腦輕易地解決了兩者失調的問題。畢竟,我們早已習慣於把那些可能從負面展示性格(尤其是正直)的資訊放入潛意識。社群網路背後的心理學模型,似乎給充分利用自戀的人打了最高分,換言之,就是那些獲得最多社會關注,但對他人投入相對較少的人。

 

  這成就並不令人矚目,因為我們最終需要他人,多過他人需要我們。此外,社群網路作為一種無需做出沉重的承諾,即可傳遞令人渴望的歸屬感的手段,總是充滿誘惑。

 

  這是怎麼發生的?除了購買力增加、教育水準提高和網路技術提供的可能性之外,我們是否還能找到導致自戀和腐蝕性個人主義的其他因素?

 

  心理學家珍.特溫格在《唯我世代──為什麼今日的美國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自信、更果斷、更有權利,也更悲慘》(Generation Me: Why Today’s Young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 Assertive, Entitled—and More Miserable Than Ever Before)一書中回答了這個問題。該書詳細地描述了美國正在為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所接受的教育付出代價,這種教育將自我價值感置於成就感之上。因此,這些年輕人更喜歡「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

 

  作者認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是造成歷史上最自戀的一代人的罪魁禍首──父母沒有給孩子設限,而教育體系則以犧牲自律和教育的嚴肅性為代價,將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神聖化。在這個體系中,得到獎品和獎勵是常態,每個人最終都會獲得獎項。「本月最佳學生」、「拼寫獎」、「辯論隊優秀辯手」等,都是為了增強學生自信心而設計的創意稱號。努力學習比學習成績更受重視,每三名教育工作者中,就有兩名願意給學生打高分,只要這些學生能讓他們相信自己已經夠努力。在這種氛圍下,一些低自尊族裔群體在美國學生中的學習成績遙遙領先,也就不足為奇了。

 

  特溫格與同樣專門研究這個主題的心理學家基斯.坎貝爾(Keith Campbell)共同撰寫了《自戀時代──現代人,你為何這麼愛自己?》一書。書中介紹用於識別過度自尊的傳統問卷──調查受訪者對世界的控制欲、將自己定義為「特別的」這個傾向,以及配得感的程度。美國大學生的回答顯示,與一九九六年相比,二○○八年的自戀者人數增加了十五%。整體而言,如今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是高度自戀者,十%被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個比例每年都在以可怕的速度螺旋上升,與肥胖症的增長速度一樣。

 

  在艾森豪總統內閣(1953至1961年)任職的二十三位內閣成員中,只有一位農業部長卸任後出版了回憶錄。相比之下,雷根政府的三十位內閣成員中,有十二位認為自己的生活十分重要,足以引起公眾的興趣,並在一九八九年雷根任期結束後,出版了回憶錄。

 

  隨著自戀現象的日益增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共情水準在不斷下降,年輕人對其生活中「有意義的人生信條」的重視程度也急劇下降。一九五○年,美國有十二%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重要人士」,到了二十世紀九○年代初,比例飆升至八十%。心理學家南森.德沃(Nathan DeWall)及其同事進行的研究還發現,流行音樂歌詞中的自戀表達也增加了。

 

  特溫格和坎貝爾還認為,二○○八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可歸因於自戀的流行,自戀鼓勵人們超前消費,使自己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富有、更成功。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助長了一種風氣,在這種風氣下,信用卡數量的增長速度僅次於整容手術的增長速度(自二十世紀七○年代中期以來,增長了三○○%)。這印證了格羅斯曼的研究結果,即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美國社會個人主義增長的原因。

 

  基斯.坎貝爾在二○一四年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希望這種趨勢及其相關的文化價值觀能夠得到扭轉,不要讓我們再次遭遇經濟崩潰。與此同時,他建議人們不要再把提升自我價值感作為社交目標,而是要培養自制力,在個人和公共生活中多一點同情心。

 

(本文為《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部分書摘)

 

 

書籍資訊

書名:《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放下恐懼、焦慮、偏見與自戀,找回幸福快樂》 How to Find a Black Cat in a Dark Room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No Cat):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on, Influence, Decision Making and Trust

作者: 雅各.布拉克(Jacob Burak)

出版:寶瓶文化

日期:2024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讓性別的歸性別,考古的歸考古?《如何考古,怎樣思考》

感謝小小艾伯特的犧牲,我們知道了如何讓孩子學會恐懼

連痛苦的權利都不留給我了嗎?《失控的正向思考》

【青少年評論文學獎】蕭育和:書籍評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