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睹過德勒斯登的毀滅。我見過這座城市先前的模樣,從空襲避難所出來以後,我又見識到了它被轟炸後的慘狀,我的反應之一當然是笑。上帝知道,這是靈魂在尋找寬慰。」─馮內果‧《沒有國家的人》
小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 Jr.)出生於1922年,德裔美國科幻小說家。1969年他發表了或許是他最知名的作品《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一本以二戰期間德勒斯登(Dresden)轟炸為背景的科幻小說,後來也翻拍成電影。據說這本以大屠殺作為背景的小說被當時的反戰人士奉為經典,直接或間接地提早越戰的結束,馮內果也以此建立起文壇的聲望。對於臺灣的讀者來說,馮內果的小說有完整的繁體中文譯本,因此在國內也具有相當的知名度。他在2007年去世時,有的報紙甚至用了近半版的篇幅報導,出版社也開始再版他的作品。
《第五號屠宰場》是馮內果的第六部小說。他本人參與過二次大戰,德勒斯登轟炸是他的親身體驗。在成為作家之後,馮內果不斷地嘗試以這段經歷寫成一部小說,在事件結束的二十五年後終於完成了此書。故事的主線劇情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主角畢勒.皮爾格林(Billy Pilgrim)是一位參與二戰的驗光師、出於不明原因他擁有了穿梭不同時間的能力,被外星人綁架然後遭人謀殺。事情就是這樣,但劇情並不是讓這本書擁有如此大影響力的原因。
「畢勒.皮爾格林終於擺脫了時間的限制。」
這本小說有個不尋常的開頭。馮內果一開始就預告了小說會以「畢勒.皮爾格林終於擺脫了時間的限制」開場、並且最後一句話將會是鳥叫聲:「唧唧啾啾?」在兩者之間因為主角穿梭時間的能力,馮內果順理成章地使用了時間/空間跳躍寫作手法,將不同場景的事件、不同時間點的發展交織揉合成諷刺的對比。自此文章的風格轉為冷淡,搭配著他慣有的黑色幽默風格講述著或多或少發生過的事。故事情結的發展,沒有把轟炸事件本身當做戲劇性的高潮,反而把它拆散成零碎的片段、最終呈現出來的面貌是「利用無動於衷的方式來表達……(對戰爭的)驚駭」。
這本書在許多些方面延續了馮內果先前的作品,其中包含了登場的角色。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主角被德軍俘虜後遇到了《夜母》(Mother Night,1961)中叛變的美籍廣播員、以及戰後他精神崩潰入院後同病房的室友是《金錢之河》(God Bless You, Mr. Rosewater, 1965)的企業家主角。而綁架他的外星人則是在《泰坦星的海妖》(The Sirens of Titan, 1959)中,被自己製造的機器人毀滅的特拉法馬鐸人(Tralfamadorian)。
他們都是齊果爾.屈奧特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科幻作家角色:齊果爾.屈奧特(Kilgore Trout)。屈奧特出現在許多部馮內果的小說裡,他的中文譯名在《金錢之河》裡叫基爾高.特洛特、《冠軍的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 1973)中則叫吉爾戈.圖勞特。不統一的譯名也許會讓中文讀者忽略這個人物的重要性。屈奧特是一位多產的科幻小說家,但大多數作品只能在低級的色情書報攤上找到。我們不難發現屈奧特的寫作風格與馮內果本身非常相像,彷彿他在自己的科幻小說裡透過虛擬科幻小說家之筆訴說著種種荒誕的科幻寓言。這樣的後設寫法是馮內果擅用的文學技巧,而這也多少反映了他對科幻文類的態度。
馮內果的作品經常被歸類為科幻小說,原因顯而易見:許多科幻作品常見的關鍵字,諸如外星機器人、末世的新興宗教、或是擁有神秘科技的中國人,都能在他的小說中找到,《第五號屠宰場》也不例外。他自己曾經對「科幻小說家」的稱呼有這樣的回應:「我(從書評那)學到自己原來是個科幻小說家。自此以後我一直是個滿腹牢騷的成員、在貼有『科幻小說』標籤的檔案櫃裡待著。而我想離開,因為太多嚴肅的評論家總是把這裡誤認作小便斗。」馮內果不像一般「認真的」科幻小說家一樣專注在開發新的科幻主題,倒不如說科幻只是他為了小說本身的目的而採取的述事手法,不過這種獨樹一格的手法卻也讓本書成為禁書名單上的常客。
無論如何,《第五號屠宰場》得到了出版當年的星雲獎提名、次年的雨果獎提名(不過都被娥蘇拉.勒瑰恩《黑暗的左手》擠下年度最佳小說的寶座),稱得上是公認的科幻經典作品,雖然它的成就遠不只如此。這本書的出版時間正逢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計畫的首次成功、同時也是反戰浪潮風起雲湧的時候,不論科技或是社會層面都提供了作家創作的養分。馮內果的這部小說大約可以說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來,反對工具理性凌駕人性的心靈之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