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erda
曾獲影評人電視佳選獎評為「最令人激動的新影集」,並且獲得艾美獎最佳男主角獎的HBO自製影集《新聞急先鋒》在上個月推出第三季,僅僅六集便宣告全劇結束。在最後六集中,亞特蘭提斯電視台的新聞人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持有洩露國家機密者的資訊而遭到叛國罪調查,同時還被討人厭的網路業老粗收購,眼看又將變成另一個充斥垃圾訊息的內容農場。
《新聞急先鋒》鋪陳虛構的「亞特蘭提斯有線新聞台」(Atlantis Cable News,ACN)中,一群為了理想而在高壓環境中努力工作的新聞菁英,如何折衝理想與現實的故事。全劇不僅節奏高強度、高引用資料、也高知識門檻,劇情雖然看似千迴百轉,但其實莫不行之有據。第三季中的關鍵人物,洩露國家機密的告密者,原型出自於前美國陸軍雀兒喜‧伊莉莎白‧曼寧(Chelsea Elizabeth Manning),她因為個人良知的認定,而將握有的美國軍方資料洩露給「維基解密」,並因此獲罪服刑中。曼寧的刑期高達35年,而她觸犯的罪名甚至可以讓她被處死。許多人認為曼寧並非叛國者,而是一名良心犯,她是在爭取一個更自由的國度。在2014年年底,曼寧生日時多位立場一致的名人曾寫信給她祝賀並爭取特赦,包括揭露稜鏡計畫而流亡俄國的前中情局員工愛德華‧史諾頓、知名服裝設計師薇薇安‧魏斯特伍德與哲學家紀傑克(雖然紀傑克幾乎有什麼抗議都會參一腳,光憑他有寫信這點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
第三季最重要的劇情除了叛國良心犯之外,還有電視台即將被拆售的問題。為了避免電視台被不肖繼承人賣掉,因此原經營者蘭莘女士(由珍‧芳達飾演)引入了網路科技業鉅子的資金。但是隨著熱錢一起進來的,是所謂「人人都是記者」的新媒體文化。新的大股東就連對於新聞專業表面上的尊重都沒有了,將本來沒人在乎的電視台網站擺到檯面之上,但端出來的內容卻不像樣。
傳統媒體被來自網路業的有錢人買下來,並非新鮮事。在《新聞急先鋒》倉促結束的當月,美國老牌雜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也發生了青年金主收購後轉型失敗反而造成員工三分之二總辭的慘劇。《新聞急先鋒》的誕生推手,是《軍官與魔鬼》、《白宮風雲》的編劇艾倫‧索金。他來自全家讀法律的猶太家庭,因此塑造的男主角──來自法律界的共和黨新聞主播威爾‧麥卡沃伊(Will McAvoy)個性相當複雜而有趣,他追尋理想與現實的過程讓人信服。總是打著蝴蝶結的老紳士,新聞台總裁查理‧斯金納(Charlie Skinner)與很介意自己畢業大學在維基百科上被寫錯的英籍製作人,同時也是威爾戀人的麥肯齊‧麥克海爾(MacKenzie McHale)也都相對出色。
整體而言,《新聞急先鋒》中,亞特蘭提斯電視台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存在價值,具有我們想像中公共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形象。這也是何以包含台灣在內,世界各地的觀眾如此愛戴此劇,甚至拿劇情與國內的惡劣電子媒體生態對比的原因。但可惜,在倉促結束的第三季,電視台的人們有機會遇到全新的轉型契機──從傳統媒體積極轉型結合網路新媒體,這齣劇卻已經被腰斬,再也沒有機會展現新聞知識分子如何在這個更新的現實困境中逆勢求生。
最後一集,以代表舊秩序、高道德與專業標準的新聞台總裁查理的葬禮,搭配著過去關鍵橋段的回播解謎告終。查理在電視台被賣給網路鉅子之後,感到悲憤失落,最後在與新投資人妥協的狀態下,心臟病突發過世。查理生前曾經說:「我已經老了!無法再作戰了!」這是否意味著,《新聞急先鋒》的編劇群已經認定電視新聞的光榮過去,註定死於網路業新生代富豪的手裡?但編劇對於網路業新富豪的描繪與理解,又是否公允,還是流於偏見與刻版想像?新的未來終究要來,《新聞急先鋒》最後一季最後一集,負責網路的阿宅尼爾歸位,且在舊老闆的遊說下,由麥肯齊接任新總裁,彷彿暗示這群人們尚未放棄戰鬥。
《新聞急先鋒》揭露的是一個不可知的未來,一個沒有理由樂觀、但也沒有必要悲觀的新挑戰。若非抱著這樣的期待,劇中電視台的名字不會叫做「亞特蘭提斯」──柏拉圖《對話錄》中提到的失落大陸,象徵文明因腐敗而終結。無獨有偶,在建國之初,美國人曾經自認在「重建亞特蘭提斯」,認為默大陸就是新大陸。但如同本劇第一季一開始的橋段,男主播威爾在座談會上狂罵提問「為何美國是個偉大國家」的女大學生,認為就是這樣毫無理由的膚淺樂觀才讓國家無法偉大。世界在改變,舊的事物在更新,但我們相信還有不會改變也不應改變的事物。這就是「最讓人激動的影集」的終結,告訴我們的啟示──或許連編劇自己都無法相信,但也還沒放棄的新希望。
影集資訊
《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HBO,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