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竭盡所能地抽絲剝繭之後,我們是否可以找到藝術試圖揭露的某種真相?在所有創作如萬花筒般的人事物境底下,是否有一種永恆的真實存在?《柯波帝:冷血告白》這部電影透過文學家楚門‧柯波帝 (Truman Garcia Capote,1924-1984)創作犯罪紀實小說《冷血》(In Cold Blood)的過程 ,引領我們探究一位藝術家的心靈軌跡,同時帶領我們照見藝術對真相與真實的另一種詮釋。
柯波帝很小就展露文學才華,超齡的思維與成熟的書寫,讓他在學校獲獎無數。雖然17歲就從高中輟學,但柯波帝隨即獲得進入《紐約客雜誌》打工的機會,不久之後更靠著自己的文采成為專欄作家。他的記憶力超越常人(電影當中他說自己還為此特別做過測試,只要讀過一遍或談論過的話語,他可以記得內容的94%),智力測驗結果也相當可怕(測出來是215分),潛伏不久便以24歲的年紀一躍文壇,1958年出版的小說《第凡內早餐》甚至被好萊塢翻拍成電影,精彩劇情加上完美女星奧黛麗赫本的加持,讓柯波帝一夜間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作家。
柯波帝白天是各大新聞版面的當紅人物,夜裡則是熱門派對的一流玩家,不管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行事作風,在當時都可謂驚世駭俗:在文學世界,他不畏風俗地碰觸罕見題材,勾勒出身保守的美國南方男孩與衰老易裝癖之間的關係;而在現實世界,他尖銳的聲音、辛辣的言詞、特異的穿著打扮以及最早出櫃的同志作家身份更是享譽美國文壇。然而後來許多人都認為在那些大膽尖銳的玩笑以及機智敏捷的談話底下,是一顆為了偽裝自己過分自卑而形成的狂妄與武裝,是一顆因從小沒有家庭溫暖、遭受放逐唾棄而急欲獲得他人認同的脆弱心靈。
《第凡內早餐》雖然讓柯波帝打響知名度,但真正奠定他文壇地位的卻是《冷血》。當時他被一則寧靜小鎮的滅門命案給深深吸引,隨即展開各種調查,用盡各種關係、手法和管道得到接觸鎮上居民、警長與造訪兇宅的機會,後來更和殺人犯建立為期四年多的訪談關係(也有謠傳他在過程中愛上了其中一名兇手)。直到兩位兇手伏法,這本以「客觀」視角陳述犯人成長背景及殺人過程的作品才終於問世。據柯波帝解釋,《冷血》是他創造的一種非虛構小說(Non-Fiction Novel),故事採用傳統文學筆法,同時穿插犯罪現場的新聞報導以及真人真事的隨筆訪談。這樣的嶄新文體類似現今的報導文學,又像是一部偽紀錄片,雖然細節虛實難辨,但指導核心的卻是真實存在的事物與情節。
整部電影詩意且細膩地呈現一位作家為了藝術創作所奉獻的精力,同時刻畫出人性在不同情境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樣貌:善良、誠懇、關愛、憐憫;狡詐、嫉妒、扭曲、變態。就像人類學家做田野調查,要將人們的真實生活、甚至心靈世界納入自己的研究書寫是多麼複雜的一件事情?要將現實世界片斷浮動的圖像,移植到永恆穩固的紙張字墨當中讓人理解,又須要怎麼樣的鬼斧神工?如果一個研究、一部創作有任何需要萃取現實之處,那麼那些為了取得信任所付出的耐心和時間,抑或為了得到關鍵資料所施的騙術與謊言,對柯波帝這樣的創作者而言或許理所當然。
然而同樣的,因渴望被瞭解所作的真實告白,或者只為苟且偷生而表現出的弱勢與無辜,站在受害者、受訪者甚至殺人犯的立場來看,也都可能是很自然的反應。此部電影的震撼與迷人在於它不對角色加以評斷,而是帶我們檢視導致這個結果所經過的軌跡,走過一條條曲折迂迴的步道,讓我們對原先直觀的結果有更全貌的觀點與更細微的關懷。如果藝術可以揭露某種真相,那也是排列組合的結果,沒有唯一的解答;如果藝術具有某種永恆的真實,那大概就是藝術家對創作本身的意志。
到最後,《冷血》所象徵的,到底是冷酷無情的殺人兇手、冷調中立的敘事手法,還是為了一本小說不擇手段的冷血作家,或許就留給觀者判斷。但無論如何,這部1966年出版的作品在當時不僅盤踞銷售排行榜長達一整年,隔年更翻拍成電影,再度讓柯波帝名利雙收。然而患有重度酒癮與藥癮的他,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像樣的作品問世。或許糟糕的生理狀況箝制了寫作動能,又或者長達六年掏心掏肺的創作過程將柯波帝所剩的才華搾乾,然而不可否認的是, 柯波帝傳奇性的人生與作品,將會持續撼動這個世界的小角落、綻放華麗而熱烈的光芒。
電影資訊
《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Bennett Mille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