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愛而親吻的價值不能被任何人斷定:《鹽的代價》

「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間的親密關係,是否有可能是絕對且完美的?

這種絕對和完美,從來沒有出現在男性與女性的關係之間。

有些人要的,是否就是這種絕對而完美的關係呢?

而其他人只是渴望男女之間善變又不確定的愛情。」- 《鹽的代價》

 

《鹽的代價》改編電影《Carol》 預定於2015年上映,兩位女主角分別由凱特·布蘭琪與魯妮·瑪拉飾演。

 

  美國女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1921-1995)的文學作品《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即將被翻拍成電影上映,這部七年前首次在台灣出版的譯本,實際上卻是六十年前就寫成的經典名作。事隔這麼久再讀,傳達的訊息仍然清晰、透徹、精準而明亮,就像冬日貫穿骨髓要人背脊發寒的強勁寒風,足以使原本冰凍的思想劈哩啪啦碎成一片片重新來過,一種從未如此清醒的感受。

 

《鹽的代價》這本小說首次出版於1951年,當時派翠西亞·海史密斯以克萊兒·摩根為筆名發表。 

 

  故事裡兩位女主角的人生在彼此認識之前彷彿一池死水;老女人卡蘿與丈夫哈吉上演著典型中產階級夫妻的陳腔濫調:美麗動人的妻子不再愛事業有成的丈夫,但為了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即使苟延殘喘也要持續歹戲拖棚。年輕少女特芮絲與男友查理則像努力嘗試也永遠對不到音準的和絃,即使勉強繼續,那欠缺的半音節也不會因時間的長久而突然出現。 與其說是感情上的缺乏溝通,不如說是感情的對象從未真正觸及自己的心靈,而這樣強烈深刻地認知,讓她們的內心更加寂寞。某天,卡蘿與特芮絲命中注定般地「偶然」相識,共同走了一段跨越美國西部的旅程;她們在過程中發掘了愛,了解到其所需付出的代價,卻也終於拯救了彼此在死水中不斷打轉而幾近腐爛的心,解開長久以來囚禁自己的寂寞枷鎖。

 

  在同志小說劇情充斥割腕自殺、與世隔絕等終至必須付出慘痛代價的50年代,《鹽的代價》成了當時唯一給予快樂結局的作品,或者至少對書中兩個主角來說,未來還留有一道希望的夾縫 。當年許多讀者因為看了這本書而產生深切的共鳴,小說銷售逼近百萬冊,書迷信件更如雪片般飛來。但這其實不算是這位鬼才女作家的成名作,早在她首部小說《火車怪客》一出版時即獲得巨大迴響,而後更被希區考克改編成電影巨作;在出版社的極力行銷與電影的成功塑造下,海史密斯旋即被冠上「懸疑」作家的稱號。但當《鹽的代價》寫完,原出版社卻因這個作品不僅不是「懸疑」小說、還論及同志內容為理由而不肯替她出版。所幸有才華的筆終究會找到可以展露的場域,海史密斯畢生二十多部作品與多次獲獎紀錄,以及以她作品為基礎改編成電影的各種企圖(除了前述的同名電影《火車怪客》,1955年發表的《聰明的瑞普利先生》在1999年也被拍成好萊塢紅片《天才雷普利》)都見證了她在美國文學史的重要性。 

 

 

希區考克的名片《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1951) 即是以海史密斯的作品為基礎。

 

電影《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1999)改編自海史密斯1955年的同名小說。

 

 

  海史密斯在多年後再版的書本序言提到,無論是《鹽的代價》還是出道作 《火車怪客》,它們就是小說、有趣的故事,沒有別的;這些從個人生命經歷中取材並加以淬煉昇華的作品,都是獨特而無法再製或類型化的。

 

  這樣的想法其實也延展至她的書寫:即人們似乎對於這個世界的各種關係有種非得分類、標籤、定義的迫切需要,好像唯有經過這道程序,才有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而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認識了世界的時候,便對超出那些其實狹隘到不行的編纂範疇感到焦慮、惶恐,甚至嫌惡與憎恨。但實際上,有些關係,或者應該說任何關係,難道不存在更加偉大而無以名狀的力量?宛如某種隱約可見卻不能捕捉的神聖光暈,又或者類似夢境在現實中發生,那種瞬間神秘而熟悉的感覺,只有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

 

  無論是一男一女還是兩男兩女,基於愛而親吻的價值,是不能被任何人來斷定的。

 

 

書籍資訊

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木馬,2007(已絕版)

 

電影資訊

Carol》-Todd Haynes2015

 

圖片出處:Wikipediagallryhip.com新浪娛樂Carol- The Movie

 

你可能會喜歡

剖開真相如此冰冷:《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2005)

塑膠世界裡,生活多開心:Aqua的〈Barbie Girl〉

女性恐怖統治的蜜蜂文明:「男權運動英雄」特斯拉的2026預言

女性打造的狂暴杜鵑窩──《拉契特:黯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