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醬本事

 

1935年,番茄醬大廠亨式所推出的《Heinz Salad Book》。

 

文|印卡 

 

  美國西岸的碼頭罷工持續了一陣子。太平洋海事協會(PMA)和代表美國西岸10500名碼頭工人的國際碼頭及倉儲工會(ILWU)的薪資協議,暫時取得和解也不過是前些日子的事。這年頭物聯網的概念甚囂塵上,好像世界變成自動的生產線,不過罷工顯然告訴我們答案總是不完美。這股抗議的風潮可讓臺灣一陣子的連鎖速食店的番茄醬得往韓國求救。一時,原本中文說明字樣清楚的番茄醬上,都是韓國字。

 

  不過談起番茄醬,要在詩中找的它的蹤影,得花點時間。詩人保羅·馬爾登(Paul Muldoon)在這首〈人有的越多,要的越多〉帶著混雜著卡通敘事技巧與文學典故的詩裏頭,有個段落巧妙地引用愛爾蘭作曲家Michael McGlynn的〈採收蘑菇〉,就提到了番茄醬這個常見的詞彙。

 

她可曾是奧羅拉,或是花神,

阿特米多拉,或是聰穎的維納斯,

或是皮安姆國王從希臘景致中所偷走

美好,無法比擬的海倫?

她謙虛地回答我說

煞有所思地

她說,我現在正在採收著蘑菇

好讓我媽咪做番茄醬。

涵管爆破的

碎片與殘液

喚醒他

好像也會把利安德吵醒一樣。

她說,我現在正在採收著蘑菇

好讓我媽咪做番茄醬喔。

 

  這首長詩所提到調味料可以暗示的「血」,也是彩色電影出現之後的玩笑與聯想。

 

  不過番茄醬這個詞彙的身世就相當複雜了,任韶堂(Dan Jurafsky)在《食物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Food: A Linguist Reads the Menu)中提到番茄醬(Ketchup)最初的語源,可追溯到西元前兩世紀中國漢武帝擴張的歷史。在他南討征戰過後,當時的福建地區殘居的一群吉蔑族與泰族的住民並未全員離開,南方魚露的手法後來融入漢文化裏頭。《齊民治要》裏頭就曾經這樣講述:「作鱁鮧法:昔漢武帝逐夷至於海濱,聞有香氣而不見物。令人推求,乃是漁父造魚腸於坑中,以至土覆之,香氣上達。取而食之,以為滋味。逐夷得此物,因名之,蓋魚腸醬也。」但到了十六世紀才是揭開番茄醬的變身史。十六世紀,魚露被稱為ke-tchup,tchup就是我們常發音的「汁」,Ke是指保存的魚,臺灣語言學家黃居正則補充,ke或可說是koe。後來閩南移民往南移居,閩南人把koe的語言帶到東南亞,「koe 汁」這個詞彙開始傳播,到十六世紀連印度尼西亞也開始使用kecap來指醬汁,不過並無魚露之意。但隨著海洋商路的擴張與文化交會,很快地ke-tchup調味料的名稱與其產品也隨著英國水手傳到英國, 1690年英文就有了catchup這個詞,或稱ketchup。

 

  不過ketchup變成「番茄」醬,要等到十八世紀,這個詞彙徹底在地化,材料開始變化之後。隨著食品工業化,終於變成我們所熟悉讀到的番茄醬(ketchup)。不過眼尖的讀者會發現,馬爾登詩中,醬料的配方還是以蘑菇為主,這採著蕈菇的女孩要做的不是我們習慣的番茄醬,1742年倫敦烹飪書中記載,用大蔥跟蘑菇作成模仿魚露的發酵醬汁。這首詩中的醬已經是1788年《英國烹飪藝術》(The English Art of Cookery)中提到的蘑菇醃醬。「好讓我媽咪做番茄醬喔」其實是「好讓我媽咪做醃醬」。

 

「魚躺在番茄醬裏\魚可能不大愉快\海並不知道」 

 

  在香港詩人洪慧〈而海不知道〉的詩中:「至於罐頭的線破邊以後/茄汁魚你放到微波爐裡加熱/白牆的石頭斑駁,我們像是穿著自己的外套/聊天,過別人的生活/怎樣呢最近。最近的/日子:最近的電話亭我們關上玻璃盒的藍門戴圓邊帽避雨/但長滿指紋的聽筒只容許我們說一個詞/『黑色的不鏽鋼書立』」則會聽到ke-chap的聲音──茄汁。詩中由微波加熱而散發的氣味則又是一個詞彙的返回,番茄醬的粵語寫法。就如同夏宇的〈魚罐頭-給朋友的婚禮〉中寫道:

 

魚躺在番茄醬裏

魚可能不大愉快

海並不知道

 

海太深了

海岸並不知道

 

這個故事是猩紅色的

而且這麼通俗

所以其實是關於番茄醬的

 

  婚禮猩紅色的地毯被轉化成另外一種窄仄的空間──茄汁魚罐頭。但也許這首詩在聯想一場朋友的婚禮,並未訴諸婚姻之苦痛,「不可能」真帶有多少對婚姻的否定嗎?也許只是顧左右而言他,這首詩在魚罐頭的聯想之上好像也不需要強加什麼意義,第一詩段談魚罐頭,第二詩段談海岸與海,卻實則是罐頭之於蕃茄醬,海岸之於海的擴大聯想,而後什麼是故事呢?論及題材與內容,顯然詩中沒說出內容,但透過腥紅色又被快速引導回到番茄罐頭內涵物的邏輯。無論法國婚禮是不是常擺著魚缸當裝飾的習俗,這首詩在語言的聯想上就帶著趣味之處。只是在洪慧的詩中,茄汁的味道像是品特的劇本《背叛》裏問候對方近況,就此開啟了另一個故事的支線,而這篇文章中更無關緊要的,是關於我們談的番茄醬。

 

 

圖片credit:

Thanashyam Raj@flickr(封面)alsis35 (now at ipernity)@flickrSteve Johnson@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邪惡女巫的陰謀:《莎士比亞變動的世界》(2014)

當女人騎著亞里斯多德

機靈的動物早就察覺:詩的動物園

詩人雪萊與他茶杯中的政治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