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不再:全球飢餓人口少了兩億

 

衣索匹亞農民展示她的胡蘿蔔收成。 

 

  當我們看著食物被浪費時,可能想著:「太糟了,非洲還有窮人吃不飽呢。」然而聯合國近來的報告卻指出,2014年受飢餓所苦的人類共有7.95億,比起1990年時的10億,整整少了2億多。莫非這真的意味著人類已經解決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了嗎?

 

  根據馬爾薩斯人口論,全球人口理應繼續成長。雖然許多已開發國家,已經接近負成長的邊緣。人類其實並不是那種會一直無限量繁殖的物種,至少,當他們的一生中存在著比自我繁殖更有吸引力的選擇時,就比較不會。過去25年,全球人口增加了20億,但飢餓人口卻沒有等比例上升,反而在帳面上下降了。聽起來真是可喜可賀。

 

  越來越不飢餓的趨勢,出現在各個開發中國家。25年前,開發中國家有23.3%的人民飢餓,現在只有12.9%。

 

  這讓人好奇,飢餓之人的飲食究竟包含了哪些東西?

 

描繪飢餓的人們

 

  根據定義,飢餓的人民每天攝取不到兩千大卡的熱量,如果男性要攝取更多點,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又要更多,但總之不足以支持他們生存下來。

 

  有一些饑民是因為突發的天災或者人禍導致的,譬如洪水、地震、戰爭,但比例不高,只佔全世界飢餓人口的一成不到。更多人是長期默默地忍受飢餓,大多發生在鄉村地區,以及那些最貧窮的人身上。長期饑民不是真的完全沒東西吃,他們吃很多鼓麥、玉米、稻米、木薯等高熱量碳水化合物,但除此之外,吃不太到別的東西。

 

  饑民吃的碳水化合物只夠剛好果腹。他們幾乎不吃蔬菜、肉、魚、奶製品,因此難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跟維生素。

 

  長期飢餓的人感覺到的,不僅僅是空腹感。因為身體產能較少,所以他們真正感覺到的是全身無力,疲倦而沒法工作的感覺。因為太餓了,他們不只餓得慘,還會失去正常的情緒,變得冷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而且感到頭在痛。最壞的例子是,飢餓讓人類臥病在床,因為他們連起床的能量都沒有了。兒童對於飢餓的反應尤其劇烈,每年有310萬名不滿五歲的兒童死於飢餓,佔這個年齡段兒童死亡率的45%。

 

解決之道

 

  聯合國糧食計畫等組織是這樣做的,十年前他們想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期待能讓飢餓人口減半。而十年後,129個開發中國家裡有72個真的達成了目標。不管是幅員廣大的國家,如奈及利亞、衣索匹亞或是較小的國家迦納、馬拉威,都產生了效果。

 

  第一步,是主食依然吃玉米、麵粉、稻米之類的作物,但為了避免營養不均,也要攝取包括花生、大豆在內的各種高蛋白質豆類植物,牛奶、魚跟肉也要視狀況補給。但饑民之所以沒法吃到這些東西,就是因為他們窮,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吃得到呢?專家們建議各國政府,提供更多的農地給當地的小型互助農耕社群,並且由國際公益組織提供嚴選的各類優質作物種子,能夠適應當地嚴酷的天氣,又有高產量。此外,同時也要訓練小農正確施肥,改善土壤。

 

衣索匹亞農民努力地把滿滿收成的鷹嘴豆放在小毛驢身上。

 

  小農家庭一旦耕種有成,桌上的菜種類就多了。有種多的作物,還能拿去換其他營養豐富的食物來吃。

 

  然而還是有些國家的饑饉不見起色。聯合國報告指出,印度、肯亞的改善微乎其微。內戰頻仍的國家如索馬利亞,伊波拉肆虐的國家如賴比瑞亞,政府幾乎已無力或無心配合聯合國的計畫。

 

  當饑荒真正結束,別的考驗才正開始。一旦脫離饑饉,許多開發中國家卻又落入營養不均衡導致的病態肥胖陷阱之中。所以問題不在於把人餵飽而已,而是要「健康地」餵飽,教育人們應該攝取蔬菜水果和魚類、遠離垃圾食物,也同樣重要。墨西哥是個慘痛的例子,他們成功從飢餓國家中脫身,卻反而一躍成為世界上最肥胖的國家之一。成年人之中竟有三分之一屬於病態肥胖,心臟病與糖尿病於是開始奪走國民的性命。

 

  飢餓人口下降不是完全的勝利,但確實是值得慶賀的進展。非洲國家的人們現在終於開始有空思考吃太胖怎麼辦的問題了。

 

圖片credit:

愛爾蘭慈善組織Trocaire(支援開發中國家農業與基礎建設)國際慈善組織ICRISAT(提供優良種子支援貧國小農)

 

你可能會喜歡

喬治‧蒙比歐:別讓企業邪教摧毀菁英畢業生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你不知道快樂真正的意思

是的,我們的確在英格蘭弄死小孩:《十種人性》

藝術不是裝飾品,是用來迎敵的武器:《黑幕下的格爾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