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都市傳說:所有偏差者都看過《完全自殺手冊》(1994)

 

為什麼年輕人要自殺?人們問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但卻沒人回答這樣的問題:

人為什麼不能自殺?人為什麼一定要繼續活下去?

 《完全自殺手冊》日文版書封。

  

 

  自台灣解嚴之後,沒有一本書被禁得這麼快,也沒有一本書被認為擁有如此大的負面影響力。此後的20年間,凡是出現駭人聽聞的自殺、情殺、乃至罕見的無差別殺人案件,就會有人重新提起這本書──《完全自殺手冊》。

 

  《完全自殺手冊》1993年在日本出版,作者為鶴見濟,當年29歲。這是鶴見濟第一部作品,也是令他一炮而紅的暢銷著作,暢銷百萬冊。畢業於東京大學社會學系之後,鶴見濟以自由作家的身分生活。書中詳列各種類型的自殺方式,敘述執行細節,並比較採用人數,自殺成功難易度,痛苦程度等等面向。無可避免的,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超越它原本的法醫學圖鑑性質,進一步成為意圖自殺者的工具書。儘管如此,日本並未禁止本書販售,只是列為青少年不宜閱讀的書籍。

 

  1994年,台灣飛快地翻譯並出版了《完全自殺手冊》中文版,但卻馬上在所有華語地區都被下令禁止。直到現在,《完全自殺手冊》在香港、台灣、中國都還是禁書。然而網路版本依然持續流傳,而每當有關當局對於自戕事件防不勝防的時候,他們就繼續怪罪這本書。彷彿是這本書把自殺的想法跟能動力植入了行動者的意識之中,彷彿自殺的行為只是純粹的個體脫序衝動之舉,跟社會或國家的各種不妥適一點關連都沒有。

 

  《完全自殺手冊》,是失能社會最好的代罪羔羊。

 

  但它到底是怎樣一部作品?是基於惡意寫下的獵奇沽名之書?還是泡沫經濟前夕極度空洞的集體精神生活導致的靡靡之作?或許這兩種假設都不對,《完全自殺手冊》只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但多次出入精神病院,苦於找不到生存意義的29歲青年,想要尋找活下去理由的資料收集記錄而已。

 

  他對於自己為何寫這本書的解釋聽起來很合理:「藉由想像還有自殺這個從世界逃離的方式,痛苦的當下就變得相對可以忍受。這本書可以讓這令人窒息的社會,變得稍微好受一點。我從來不曾鼓勵讀者真的去做。

 

  蒐集如此眾多的死亡方式,並且詳加實驗與比較,本身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精神自虐行為。但對於覺得生活比死亡更難受的人來說,整理與歸類這些資料,或許會變得更加平靜也說不一定。《完全自殺手冊》的讀者主要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當年29歲的鶴見成功引發了與他同年齡者的共鳴,同時也暗示「對生存感到痛苦」跟「想像獲得解脫」蔓延了日本的這個世代。

 

  如果以中文搜尋《完全自殺手冊》,會看到五花八門把自殺或他殺案件怪在《完全自殺手冊》頭上的報導,資料來源大多是警察。譬如直到出版二十年後遠在台灣發生的情殺案,警察也向媒體透露「在兇嫌電腦中找到《完全自殺手冊》瀏覽記錄」。

 

  就像一則來源不可考的都市傳說,持續醱酵著:所有極端犯罪者都看過《完全自殺手冊》,如果宅男打了暴力電玩、看過《名偵探柯南》更是狂暴化的保證。

 

  少有人思考,是什麼樣的社會,讓人即使在紙本書絕版20年之後,還會想看《完全自殺手冊》。是否正是這種膚淺、偽善、欠缺深思、單一歸因的風氣,讓人際關係適應困難者的生存變得更不容易。怪罪電玩跟書籍總是容易的,因為這樣可以把論述者自身切割於失序的世界之外,所有的罪惡都是外來的,它不來自人的內心,所以它就「與我無關」。

 

  這則跨國都市傳說的結尾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著迷於死亡方式的鶴見濟沒有死。儘管他長期受到精神疾病折磨,儘管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本書得到像是《完全自殺手冊》一樣多的關注,但他活下來了。目擊了泡沫經濟的崩壞,慢慢的老去,變成了一個曾經寫出驚世爭議之作的大叔。他關注的目標變成了批判資本主義,在多年後的一次採訪中,他說:「人們受到社會壓力而努力工作,兢兢業業害怕被甩在後頭。這個國家依然認為,生活在底層的人是他們不夠努力。

 

  鶴見聽起來依然有幾分消極的念頭:「但人生最大的難題其實是怎麼一天活過一天,而不感到空洞。」直到現在還有讀者寫信來問他,該不該去死。他千篇一律回應,你自己想想吧。「但其實在心裡最深處,我希望他們活下去。」他這麼說。「寫了這本書,我從不後悔。

 

 

書籍資訊

書名:《完全自殺手冊》完全自殺マニュアル

作者:鶴見 済

出版:太田出版

日期:1993(日本)、1994(台灣) 

 

 

圖片credit:word vomit

你可能會喜歡

無人過問:被愛滋消滅的藝術家世代

被干擾的國度:《等待判決的日子》(Court,2015)

為何她殺了五個親生孩子:安德莉亞‧葉茨案

意識是節奏,意識不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