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時代談手塚治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你不知道該從哪一個層面開始談起,是從他成立「蟲製作公司(虫プロダクション)」嗎?是從他的兒子手塚真推出動畫版《怪醫黑傑克》卻完全走味嗎?是從他的《寶馬王子》開啟了少女漫畫傳統嗎?手塚是一種神一樣的存在,在他六十年的生命中,開創了日本漫畫產業無數的先河。他是個嚴謹多產、知識廣博的漫畫家,他讓原子小金剛、三眼神童、怪醫黑傑克這些虛構人物的形象深入每一個人的心中。
因此我要拋棄過去大家熟悉的論述方式,用一種更為私人的觀點談論手塚。《原子小金剛》是手塚治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於1952至1968年之間連載。不僅改編成動畫(不只一次),近幾年也被製作成電影。小金剛的名字叫做アトム(Atom的日文拼音寫法),唸起來接近阿童木,所以有些中文地區才會將其譯為「鐵臂阿童木」。跟一般機器人故事不同的是,小金剛的出現是為了彌補一個天才科學家的悲痛,而不是為了人類的發展。故事敘述天馬博士因為事故痛失愛子「飛雄(トビオ,Tobio)」,轉而製作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小男孩機器人「小金剛」。
但小金剛的「父親」天馬博士,卻在製造出替代品之後,變得非常厭惡它。因為意識到這個孩子是不會長大的,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取代真正失去的那個人,因此無情地將小金剛賣到馬戲團去。在這個關鍵的段落中,展現出了手塚近乎印記般的哲學觀──來自父親的殘酷背叛,是人開始追問自己是誰的起點。手塚筆下的男性角色,幾乎不是孤兒就是被父親出賣。怪醫黑傑克小時候因為工程意外,與母親雙雙被炸傷,母親傷重不治,他則變成一個破爛的玩偶,全身補丁,並且接受長期復健。他的父親竟在此時拋棄妻兒,選擇與情婦遠走高飛,這使得黑傑克一生都活在復仇的陰影之下。台灣曾出版但目前已絕版的《七色鸚哥》,則描述一個與父親不睦的天才男演員,孤獨的成為替身演員並偶爾兼差當大盜的故事。
孽子‧機器人
小金剛的出現,純粹是天馬博士一手所為,但天馬博士並不願意承認小金剛是「人」,甚至必須用極盡踐踏的方式,來避免小金剛的存在玷污了他的回憶。就這個層次來說,《原子小金剛》的確是第一部運用類似艾西默夫機器人三原則之類的觀點,去探討機器人與人類關係的日本漫畫。但手塚並不真的關心機器人的人權,至少沒有浦澤直樹那樣關心。這一點在小金剛的〈地上最大機器人篇〉可以窺知一二。
〈地上最大機器人篇〉於1964年連載,其實是一個短短的篇章。但對於漫畫讀者來說,這是一篇不可能忽視的作品。因為它啟發了後世另一位漫畫家浦澤直樹的經典作品《PLUTO冥王》。為了表彰原子小金剛有多麼啟發他,浦澤選擇在小金剛的虛構誕生年份,也就是2003年推出此一改編作品。當然,很遺憾的,我們的科技發展並沒有想像中快,直到2003年仍然沒有人製作得出具有情感的機器人。但浦澤繼續了他在《20世紀少年》中的科幻能量、並且加入《怪物》中掌握得很好的歐陸色彩,將〈地上最大機器人篇〉擴張成了具備悲劇感的史詩級作品。
在〈地上最大機器人篇〉與《PLUTO冥王》中,小金剛皆曾死亡。但正如大家所預料的,小金剛不會真的毀滅,反而會復活而且更強。在手塚的原著中,因為一場非常幼稚的「地上最大機器人」軍備競爭,而導致許多無辜的機器人喪命(如果機器人有生命的話)。最終的毀滅武器「PLUTO」在戰鬥過程中覺醒,發現自己並不是也不應該是殺人機器,但為時已晚。因此小金剛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機器人要互相殘殺呢?」就是這樣單純的故事而已。然而《PLUTO冥王》添加了許多複雜的因素,並且將視角移動到另一個機器人蓋吉特(ゲジヒト,Gesicht)身上。在浦澤版本的故事中,蓋吉特外型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德國人,甚至還有一位同為機器人的妻子,他們的床邊對話充滿夫妻之間的關懷。在這樣的改編中,把「機器人有沒有人權」的問題尖銳化,並推到了極致。
「惰性的產物 」
但我認為,機器人在最初手塚的設定中,只是一種隱喻。小金剛是一切不被父親承認的事物的代表,包括他的名字──原子,事物不可再被切割的單位,與虛空(void)相對(當然我們現在已經發現原子不是不能切割)。手塚在1966年的自述中,曾提到一段話語,引起書迷的爭論。他說,「小金剛是我一生的敗筆,是我敗給金錢與名聲的產物」(ぼくはアトムをぼく自身の最大の駄作の一つとみているし、あれは名声欲と、金儲けのために描いているのだ),並且坦承,在剛開始畫小金剛的兩三年,是真的很開心,但在過了那段期間後,就完全是惰性的產物了。
儘管大家都認定小金剛是手塚最傑出的「孩子」,但手塚卻在巨大的名聲與利益下,公開表示自己並不衷愛這個孩子,儼然也是一副「壞爸爸」的模樣。有趣的是,我們其實也並不需要在乎手塚自己愛不愛小金剛。手塚故事中錯綜複雜的父親形象,可能來自於他真正的父親。眾所皆知,手塚之所以能夠畫出世界上第一套醫療漫畫,是因為他大學時代曾在大阪帝國大學附屬醫學部求學。但比較少人知道的是,他的曾祖父手塚良仙就已經是日本最早接觸西方醫學(當時稱為蘭方醫)的一員,祖父手塚太郎則不僅是司法官,也是關西法律學校(如今的關西大學)創立者之一。某種意義上來說,手塚治蟲的先祖在日本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貢獻,但他的父親粲是一位愛好攝影跟電影的普通上班族,母親則是軍人之女,非常傳統,在家裡沒有聲音。一些傳記顯示,父親與母親地位的極端尊卑落差,深刻地留在手塚的心中。
或許這就是手塚無法讓他的(大多是男性的)主角與女性建立良好關係的原因。在漫畫評論家夏目房之介(夏目漱石的孫子)的分析中,認為手塚在處理男女關係時,其實是極度不自然的,只能用一些過於搞笑的橋段,來描述男性對女性產生好感的片刻。
對於人跟人之間的情感,對於他的作品,手塚呈現出了一種特殊的彆扭感,但這成為了他的特色。手塚通常是無法直接了當地說出他真正想說的事情的,但是他那彆扭的真情,經過了半個世紀之後,讀者仍然能夠清楚的體會與共鳴。
毀譽參半的電影版本
《Astro Boy》-David Bowers,2009
圖片credit
《Pluto》與《小金剛》角色對照表出處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