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幽靈們失去了疆界

 

‧1993年2月23日,華視電視劇《包青天》於晚間八點整首播,金超群飾演包拯,何家勁飾演展昭,范鴻軒飾演公孫策,「鐵三角」組合首度登場。

 

  那一年你十歲,每天的路線就是來回學校和自家,還不懂得怎麼搭公車去遊樂園,就算下了車,也不知道該怎麼通過閘門,進入那神祕歡愉之地。

 

  當你只是一個十歲少年的時候,生活非常簡單,經過允許的你衷心珍惜,更多則被列為禁忌。有時候如果你乖,一些平時不被准許的事就能被通融過關,轉變成某種例外的常態──像是晚上七點半以前把功課寫完,洗好澡後,你便可以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晚間八點鐘的神奇時刻;也常有作業太多寫不完的時候,那時你便許下承諾來交換:下次數學小考一定拿九十分、國語段考至少拿九十五,等等,那是你人生學會的第一堂交換經濟。

 

  你才十歲,你無條件且缺乏明確意識地接受了生活裡的既予路徑:上學、考試、作業、分數、獎賞與懲戒。結構在運作,世界在運轉,你在長大,只是時間流動得非常非常之慢,你幾乎沒有察覺便要被瞞混過去。

 

 

‧《包青天》第一集「鍘美案」播出後創下極高收視率,臺灣掀起一股「包青天熱潮」,同時段節目幾乎無法望其項背。

 

  

  在你還不知道什麼是正義與公理的時候,你已經開始迷信正義與公理的精美複製品。

 

  那一年,最受愛戴的電視人物是那個黑臉鷹目、額上嵌一枚明晃晃月亮的黑臉壯漢,身邊永遠跟著一班人馬戲班般轉:俊秀挺拔、一頭烏黑長髮隨風飄逸的帥大俠,斯文白淨、長年眉頭深蹙的鬍子師爺,還有兩個面目不大清楚的忠心護衛,以及時不時露臉串場、五人全一模樣的江洋義盜等等。其它角色來來去去,有男有女,但這些面孔總是長駐眼前,看習慣了你也忍不住相信:某些東西真的就不會變。

 

  小學五年級時的校慶公演,你們班以多數決投票決定演出劇目,幾乎所有人齊心一志想演一齣原汁原味的包拯鍘美過過乾癮。那時坊間已廣為流行起廉價的塑膠製尚方寶劍,與粘性低落的水晶月牙貼紙,常常能見到幾個流鼻涕小鬼額頭黏著一枚鍍金月亮揮舞著慘白塑膠劍把口中吆喝「開──鍘──」(也有時候會隨意混喊『我要代替月亮──來懲罰你!』)。於是乎你也投了一票,全班最高的個子直直舉起手臂分外顯眼,導師看著你笑笑說道那高XX來演展昭大家覺得怎麼樣?女生吃吃嗔笑男生拍桌起鬨你感覺耳根燥熱全身發燙。

 

  你就這樣成了全班甚至全年級最出風頭的男孩子,而班上另一個矮矮胖胖愛說黃色笑話的男生則成了大反派陳世美(他看起來倒是一點不介意,歪臉聳肩模仿鍘刀吃進脖頸的痛苦慘狀),那是你的黃金時代,即使過了很多很多年之後你才明白。

 

 

《包青天》於1994年1月18日正式播映完畢,其後陸續被改編為布袋戲、電影及電視劇在兩岸三地上映,2010年10月11日的重播版創下平均收視率1.17的佳績,彷彿重演當年盛況。

 

  你正要開始找工作之前,他們宣布了最低薪資22k,每個人有了自己的公定價格──大學畢業生沒得商量,碩士畢業加碼三到五千,博士則大多選擇繼續待學院。

 

  你穿上一身業務式西裝,腋下緊挾檔案夾騎著二手小五十在38度C裡穿梭車陣,每天的出沒路線變成公司打卡機與租賃小套房,你在白天與夜晚間來回,在7-11和吉野家購買吃食。同事多打過照面不記得名字,開會時有人站起身指名你說高XX昨天要你準備的簡報呢今天下班前再做一份新的,你倉卒起身文件資料嘩啦散了一地,整間會議室靜默無聲只有你囁嚅道歉拖拉椅子搆揀紙張的窸窣聲響。

 

  你開始覺得所有人其實都活在海底只是沒人知道,否則怎會那麼多光怪陸離違反自由意志自顧前行。巨大電視牆映出許多有腮生物嘴唇開闔說著謝謝關心或不予回應,旁邊外省阿伯拉開喉嗓操起濃濃鄉音:哎──鐵打的開封府流水的官哪!

 

  洗完澡你轉開電視,一張熟悉的黝黑大臉跳出螢幕,你看著他搖頭晃腦神情憤怒掩不住老態疲憊,半小時之後你心生不耐覺得一切看起來極為作假,那套黑底金紋官服質地粗糙根本就是made in China,你發現那時輕易可以說服你的什麼此刻再不復見,當年《包青天》曾經以極簡直的歷史主義將中國式的官僚正義成功領域化創造收視奇蹟,之後太多事改變太多東西輕易被取代,類似性質的歷史劇宋元明清在台灣大陸不知搬演多少回合,封建社會結構下的正義光芒不斷被各種的戲台鏡頭對白解疆域化再領域化再解疆域化,魔咒失去力量,馬戲班的碩大帳篷中燈光兀自滅去。

 

  小學五年級你塗脂擦粉風雲登場,轉身拔劍一個箭步尖叫口哨像巨浪湧來,所有聲音像是在很深的水底總是傳不進你耳朵。也許是這世界變了你也跟著變,有沒有永遠不會變的東西?一切都是贗品沒有重演沒有真正返離,你哪裡也抵達不了哪裡也無法逃離。

你可能會喜歡

罪惡不滅定律:《無家可歸的小孩》(1994)

你今天也被帶風向了嗎?與國家對抗的《新聞記者》

香港,一個關於喪失與守護身分認同的故事:《時代推著我們前行》

《我將作證至最終》:決定的是靈魂,並非血液(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