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女性經常認為需要100%符合條件才能應徵工作?

根據惠普公司的內部統計報告:男性找工作時只需滿足60%的條件就會去應徵,而多數女性則是100%符合條件時才開始行動。

 

 

  你可能聽過這種統計結果:男性找工作時只需滿足60%的條件就會去應徵,而多數女性則是100%符合條件後才行動。

 

  這一發現是根據惠普公司(Hewlett Packard)的內部統計報告,並經常被職場書籍及文章引用,這項數據通常被援引作為「女性應該更自信一點」的證明,正如《富比士》網站上的一篇文章所說:「當男性具備60%的能力時就擁有了自信,但女性在核對完所有條件之前,不會感覺到自信。」該文章建議:女性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

 

  對此,職涯專家Tara Sophia Mohr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對她來說有時候決定不去應徵某個工作,是由於本來就沒有滿足所有條件,而不是缺乏自信。因此她決定親自調查美國的一千名男性和女性,主要針對各領域的專業人士。

 

職涯專家Tara Sophia Mohr親自調查美國一千名男性和女性的各領域專業人士。

 

  事實上,根據受訪者的自我評估顯示,他們並不是缺乏自信;「我不認為能做好這份工作」無論在男性或女性之中都是最少數的反應,只有10%女性和12%男性表示這是他們不應徵某些工作職缺的主要原因;而男性與女性最常見的不應徵原因也是相同的,高於其他答案的一倍多,可說是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共同答案:有41%女性和46%男性都表示:「我不覺得他們會聘用我,因為我本來就不符合資格,而且我不想浪費時間和精力。」

 

  換句話說,不論是男性或女性決定不去應徵某些職缺並非缺乏自信,而是他們認為白紙黑字的規定就是這樣;他們在招募訊息裡沒有看到可能性、關聯性或其他特別的方式,能讓自身的專業技能應用在該職缺。對他們來說不去應徵並不是錯誤的認知,但對招募方來說很可能就是問題。

 

  這是個至關重要的認知,因為這讓惠普的數據變成強大的趨勢,但女性根本不需要嘗試或發掘「自信」,她們只是需要更正確的招聘訊息。這項統計提醒了我們: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思考的,多數人都以為職缺條件必須完全吻合才行,如果這些人知道實情後,即使不完全符合條件也會立刻去嘗試。

 

  另外有22%的女性認為:「因為我不符合資格所以沒想過他們會雇用我,如果很可能會失敗,我不想讓自己置於那種處境。」她們相信紙上規定清楚說明了職缺條件在找哪些人,如果還去應徵等於是冒著失敗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3%的男性提出不想失敗是首要原因。女性顧慮潛在的失敗風險可能是明智之舉,因為有些研究數據顯示,女性記住自身失敗的時間比男性更久,但這種偏差的想法可能會使女性過於害怕失敗。

 

  最後一個列出的原因則反映出相當大的性別差異:「我遵循通則去思考誰會被錄取。」只有8%的男性將此列為首要原因(女性則多出一倍)。然而不意外的是,許多女孩被社會化的「通則」影響,導致她們刻板地認為女性「適合」做什麼工作,或者哪種人才可以做某種工作;相較於男性,這對女性來說是種明顯的阻力。

 

進入二十世紀時,女性才剛開始擁有進入職場的權利,但前提是她們「必須接受正規訓練與資格認證」。

 

  根據以上的回答來看,78%的女性不去應徵某些職缺,是因為她們相信紙上開出的職缺條件就是該公司的實際需求。這也代表比起男性,女性會更謹慎地選擇寄送履歷表,主要的原因如下:

 

  首先,有可能是某些工作環境已存在著偏見,確實讓女性需要比其他男性應徵者符合更多的職缺條件。比如麥肯錫(McKinsey)的研究報告就發現,男性經常因為「潛力」就被錄用或是升遷,但女性則必須靠經驗和實績才行。因此,如果部分女性認為不符合資格就不能應徵職缺,也是無可厚非。

 

  第二,女性經常受到強烈的社會化,她們被要求遵從規則以獲得回饋。而某種程度來看,相較於男性,女孩在學校獲得更多的讚賞,也往往歸因於她們擅長遵守規則。而進入了職場後,遵守規則自然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包括「這種工作適合什麼樣的人」這類社會化的固有思維。

 

  第三,由於歷史因素,證書與學位在女性與男性之間扮演不同的角色。進入二十世紀時,女性才剛開始擁有進入職場的權利,但前提是她們「必須接受正規訓練與資格認證」。對當時的女性來說,這些認證就是一張證明自己有能力工作的入場券,而不像其他男性能夠靠著關係或人脈取得工作。

 

  綜合以上幾種因素,造就了女性更為謹慎地挑選工作,當然還有「女性缺乏自信」的謬誤。

 

 

 

參考報導: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圖片credit:ParisSharing

 

你可能會喜歡

馬賽曲神聖不可惡搞的理由:《巴黎走音天后》(Marguerite)

從日本的「少年A」到臺灣的「少年B」:導讀《絕歌》

世界第一個「電音」樂手:克拉拉‧洛克摩爾

DNA鑑定真能解決末代沙皇的身世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