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當俄國艦隊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作戰取得勝利後,這個在十九世紀持續走向衰落的大帝國,被俄國沙皇尼古拉戲稱為「歐洲病夫」(the sick man of Europe);往後的一百多年,病夫這個詞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國家。2015年9月,芬蘭財政部長感慨地談到國家經濟持續衰退的狀況,他說道:「基本上,我們已經是歐洲病夫。」
過去160多年來,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曾被冠上「病夫」的名號。1898年《紐約時報》報導中寫著:「如果土耳其是歐洲病夫的話,那麼西班牙就是瘸腿的孩子。」或是1975年的報導稱「英國已經取代義大利成為新的歐洲病夫」、2010年《獨立報》稱拉脫維亞從原本的「波羅的之虎變成歐洲病夫」、或是「賽普勒斯是被遺忘的歐洲病夫」。
其他像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葡萄牙、比利時、烏克蘭、希臘、西班牙、羅馬尼亞、匈牙利和荷蘭等你能想像到的國家,都曾經被叫過病夫。2010年由於南歐四國慘澹的經濟,歐洲病夫這個「獎項」甚至被媒體頒給了整個歐元區。
「病夫」通常被用來形容經濟陷入困難或衰落中的國家,而對象當然不僅限於歐洲。例如我們熟知的「東亞病夫」就是十九世紀末西方世界批評腐敗的晚清政府(雖然後來被曲解為嘲笑中國人的體質),其他還有像「美洲病夫」,或是地方媒體用來形容賽事的「緬因州公路賽病夫」。
此外,最初「病夫」是以男性來描述一個國家的狀態,但後來也被大量地用來形容現實中特定的男性或是組織。例如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辛(Boris Yeltsin)和英國國家足球隊都曾被這樣叫過,奇怪的是高爾夫球賽評特別喜愛用病夫來形容表現不佳的選手。
俄國沙皇尼古拉原本指的病夫只有一位,卻莫名變成歐洲大陸上的流行用語;所以不用替他們擔心,因為人人都有機會被叫病夫。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