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越來越宗教──因為日子難過

宗教一直以來是人類的心靈寄託,特別是貧窮困苦之人尋求慰藉的管道,它仍是世界未來的潮流。 

 

  過去如尼采、馬克思或佛洛伊德等哲學大師,都一致認為「宗教」將走向凋零,並在二十世紀時徹底殞命,而旁人也熱烈地支持這種世俗化假設;從精神方面來看,啟蒙運動以理性方法對傳統的社會習俗和政治體制進行檢驗及改進,解放人們舊有的思想並走向現代化。但現實經常不如預期,「宗教已死」的觀點不但沒有實現,反而更蓬勃地發展:1900年尼采逝世,當時非洲有八百萬名基督徒,而到了現在則有三億三千多萬名信徒,且增長速度持續加快。上帝非但沒死,反倒更加興盛。

 

  實際上,從上個世紀以來宗教就未曾消失過。對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宗教來說,從耶穌被釘十字架和穆罕默德於阿拉法特山發表辭朝演說後,二十世紀是有史以來信徒人數最成功的一百年。根據2010年統計數據表示,全世界現在約有22億基督徒和16億穆斯林,各佔全球總人口的31%和23%。

 

皮尤研究中心預測至2050年時,全球宗教人口的增長比率。

 

  雖然世俗化的假設看起來就像歐洲哲人的無稽之談,但這個觀點確實在某些地區得到了印證。根據最近的調查顯示,居住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基督徒的數量。而英國逐漸失去信眾並不是無神論有什麼重大突破或復興運動,更多原因是人們越來越少跟社會連結。開始信仰一種宗教,並非透過抽象的玄學理論,而是參與成為一份子:找到歸屬感進而相信它。這就是為什麼宗教社群主義精神在自由個人主義興盛的地區,難以持續成長且經常衰退的主要原因。

 

  換個角度來看,為什麼宗教能在自由個人主義失敗的地方興盛呢?這可說是商場與聖殿之間的搏鬥:足夠富裕的人通常能用個人角度思考事物,相對於窮困的人經常不得不用複數群體的方式來思考。「宗教」和「錢財」是兩種永遠不會完全調和的全球性思潮。想像一下,當約翰‧藍儂(John Lennon)在〈Imagine〉裡唱出「沒有宗教信仰」時,他是彈著昂貴的白色史坦威鋼琴,頂著超過八億美元身家在演唱;如果他身無分文還要輕鬆地唱出這些句子,似乎有點困難。

 

  事實上,宗教的未來看起來比錢財好很多。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預測顯示,到2050年時全球基督徒人數將增長到約29億,而穆斯林則會達到28億。隨著石油價格持續處在低位,四處可見的房地產泡沫化現象,以及經濟學家預估新一波的金融危機將會再起,宗教還是握有一手好牌來對抗它的老敵人。

 

法國加萊難民營臨時搭建的紙板教堂。

 

  近年來中東地區的動盪不安,致使越來越多的難民甘願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經由地中海移民到歐洲來共享它們囤積已久的財富。例如位於法國的加萊難民營,存在許多臨時搭建的紙板教堂和清真寺,這讓世俗化已久的法國感到困惑,數世紀以來他們嗤之以鼻的宗教價值觀,竟然在這裡死灰復燃。從巴西的貧民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母親聯盟(Mothers' Union),往東一直到印尼群島的伊斯蘭教,窮人紛紛投入宗教懷抱。此外,比起富人他們通常生育更多孩子,預估到2050年時,歐洲將有10%的人口是穆斯林。

 

  基督教目前在歐洲和美國逐漸凋零的狀態,則很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皮尤研究中心預估2050年的美國基督徒人數,將從現在的四分之三下滑至三分之二。但已經存在長達數世紀的基督教,至今仍是世界迄今最大的思想集體。它不會死去,只是簡單地從全球中心向南方和東方轉移。宗教一直以來是人類的心靈寄託,特別是貧窮困苦之人尋求慰藉的管道,它仍是世界未來的潮流。

 

 

 

參考報導:Guardian

 

圖片出處

ZehabeshaGuardianPew ResearchElf-8@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從未接受制裁的納粹同路人:可可香奈兒

現存最早的活字印刷作品不是谷騰堡聖經,是高麗佛經

中世紀超級暴力兔

女人性情大變全都是因為孩子的老套劇情到底是誰寫的啊?《我不想當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