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迷都該看的五部音樂紀錄片

音樂紀錄片捕捉了每位表演者或樂團展現原始和純粹能量的時刻,並頌讚其音樂作品背後許多默默付出的功臣。

 

音樂最真實的美在於它連結了人們。它承載著一種啟示,而我們這些音樂家則是傳遞信息的使者。」— Roy Ayers

 

  音樂紀錄片捕捉了每位表演者或樂團展現原始和純粹能量的時刻,並頌讚其音樂作品背後許多默默付出的功臣;而紀錄片也揭露了音樂家在不同文化和社會環境下,如何帶給樂迷前所未聞的啟發和影響。

 

  「音樂」本身無疑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但成就一部偉大的音樂紀錄片也不能只有音樂:貼近人心的訪談、罕見的演出片段、時空背景的描繪、歷史與音樂趨勢之間的關係都是音樂紀錄片必備的要素。每個人對影片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下介紹的五部音樂紀錄片未必是你的最愛,但它們或許能引發興趣和拓展音樂視野。

 

 

Don’t Look Back》—D.A. Pennebaker,1967

 

 

  彭尼貝克(D.A. Pennebaker)1967年的音樂紀錄片《Don’t Look Back》涵蓋了巴布‧迪倫(Bob Dylan)音樂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他從平易近人的抗議歌手(雖然他並不喜歡這個稱呼)轉變為抑鬱沉思的搖滾詩人。迪倫在記者會上咒罵記者、嘲笑歌迷舉動,以及和搭擋瓊‧拜雅(Joan Baez)處於崩潰邊緣的合作關係。

 

  《Don’t Look Back》讓樂迷貼近地窺探了迪倫的個人生活:與瓊拜雅吵架、與記者爭論、與環境搏鬥、與其他音樂人爭執;當所有爭吵停止時,他把精力花在打字機上持續罵個不停。沒有刻意地吹捧,毫無掩飾的紀錄,年輕的迪倫真實地展現他輕狂、傲慢和才華橫溢的面貌。

 

 

Gimme Shelter》—Albert Maysles, David Maysles,1970

 《Gimme Shelter》記錄了Rolling Stones音樂職業生涯中最不名譽的時刻。

 

  《Gimme Shelter》記錄了Rolling Stones音樂職業生涯中最不名譽的時刻,電影講述1969年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Festival)的四個月後,位於阿爾塔蒙特高速公路舉辦的免費演唱會。演出陣容包括Rolling Stones、Jefferson Airplane、Flying Burrito Brothers等樂團,而隨著Rolling Stones前往美國巡迴的電影製作人梅索斯兄弟(Maysles brothers)也來到了現場拍攝。

 

  演唱會當晚,群眾在酒精和毒品作用下變得越來越不受控,而當Rolling Stones上台演出時,場面完全陷入混亂和失控的場面。當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演唱〈Under My Thumb〉時,十八歲的梅雷迪思‧杭特(Meredith Hunter)企圖跳上舞台並拔出一把手槍,現場負責秩序保安的摩托車幫派地獄天使(Hells Angels)隨即拿出刀阻止並刺向他,杭特身亡的畫面被電影清楚記錄下來。這場免費演出原本旨在成為西海岸版的胡士托,卻反而象徵性的結束了代表愛與和平的六O年代。

 

 

The Last Waltz》—Martin Scorsese,1978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不只會拍黑幫劇情片,同時還是記錄片大師。他拍攝過的諸多紀錄片都能列進名單內,但最著名還是屬於《The Last Waltz》。

 

  該片除了記錄樂隊合唱團(The Band)於1976年感恩節舉行的最後一場演出,還包括幾位音樂人現身:艾美露‧哈瑞絲(Emmylou Harris)、巴布・迪倫、林哥‧史達(Ringo Starr)、瓊尼‧米歇爾(Joni Mitchell)、范‧莫里森(Van Morrison)和艾瑞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等人,以及演唱會片段和即將分道揚鑣的樂團成員個別訪談。

 

 

Declin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Penelope Spheeris,1981、1988、1998

 《Declin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三部系列電影,忠實紀錄了洛杉磯從七O年代末至九O年代末的音樂場景。

 

  潘娜樂‧史菲莉絲(Penelope Spheeris)又被譽為搖滾樂人類學家,她所執導的《Declin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三部系列電影,忠實紀錄了洛杉磯從七O年代末至九O年代末的音樂場景。第一部影片藉由訪談音樂人與樂迷和演出片段,記錄了關於七O年代末洛杉磯的龐克文化,包含許多當時被音樂記者普遍忽視的聲音,例如X、the Circle Jerks、Black Flag和Germs等樂團都出現在電影中。

 

  二部曲則記述了十年後洛杉磯的重金屬音樂場景,包括與奧齊‧奧斯本(Ozzy Osbourne)、KISS的保羅‧史丹利(Paul Stanley)和Aerosmith的史蒂芬‧泰勒(Steven Tyler)的訪談。三部曲則記錄了九O年代末被稱為「gutter punk」的青少年族群,他們過著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生活方式,並包括四支樂團的演出片段。

 

 

The Filth and the Fury》—Julien Temple,2000

 

 

  《The Filth and the Fury》不但記述了英國龐克樂團Sex Pistols迅速成名又瞬間殞落的故事,還是一部帶著全方位視角描繪七O年代因社會和政治因素,造成底層階級動盪的英國社會,導致之後不久的龐克搖滾運動。電影中包括Sex Pistols罕見影像並穿插了大量訪談,以及席德與南西令人心碎的片段。

 

 

圖片出處:GuardianAllocine

你可能會喜歡

吉他就像西部時代的槍:《Desperado》

預言或是巧合?四個搖滾巨星準確的死亡預言

音樂、電影與政治:《滾石雜誌》的誕生

中國文明起源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