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假若「鋼琴」從沒有被發明,人類文化會出現多麼巨大的黑洞:德布西、貝多芬、布拉姆斯和蕭邦的樂曲,或許將變得完全不同;而近現代的爵士樂、雷‧查爾斯(Ray Charles)、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和王子(Prince)等音樂家,可能也永遠不會彈奏出美妙的歌曲。
當我們回顧音樂史時,鋼琴似乎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即便其前身撥弦鍵琴(clavichord,小鍵琴)和擊弦鍵琴(harpsichord,大鍵琴)與之相似,但它們終究必須被改良和進化。大鍵琴有類似於三角鋼琴的外型,但它卻阻礙了一種關鍵的音樂表達方式:力度(dynamics),演奏者沒有辦法控制其強弱和音色。
當時每架新出產的大鍵琴都希望能解決這項難題,終於在大約1700年左右,義大利樂器製造家巴爾托洛梅奧‧克里斯多福里(Bartolomeo Cristofori)發明了一種新型的大鍵琴。他稱其設計為「可柔可響亮的大鍵琴」(gravecembalo col piano et forte),並很快地被人取其「柔和響亮」之意簡稱為「pianoforte」。有趣的是,原本代表柔和的「piano」最終變成了鋼琴的代名詞。
早期鋼琴雖然保留了大鍵琴的音色,但聽者仍能清楚地聽出彈奏時木頭的顫聲、轟鳴,以及像現代鋼琴高音的叮噹聲。克里斯多福里製造的鋼琴只有54鍵而非現代常見的88鍵,構造裡設置他新發明用鹿皮包覆的小木槌和制音器;而最重要的是克里斯多福里增加了「擒縱機制」(escapement),讓小木槌敲擊琴弦後能立刻回到原本的位置,不會停留在琴弦上影響發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寫道:「鋼琴幽靜的本質誕生於1700年,它的問世令人驚艷種驚喜,而且幾乎是由克里斯多福里一人獨力完成。」儘管其他製造商曾嘗試用別種機制改良樂器,但克里斯多福里的設計真正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而這些繁複的新功能也在幾十年後持續被人重新發明與結合。
不過,像巴哈等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家得知鋼琴的發明後,多數人仍對它心存疑慮;一直到數十年後的海頓和莫札特時期,鋼琴才逐漸被音樂家發揚光大,最終在音樂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現存於世的克里斯多福里製鋼琴只有三架,分別位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羅馬和萊比錫大學。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