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莓〈Zombie〉背後的故事

利默里克搖滾樂團「小紅莓」。

 

文|Mumu Dylan

 

  1993年,利默里克搖滾樂團「小紅莓」(The Cranberries)發行首張專輯《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擄獲了全球聽眾的心,大多數樂迷認為透過該專輯已完全瞭解這支愛爾蘭新興樂團的風貌。此時的小紅莓就像是赤著腳、輕盈漂浮的嬉皮,主唱桃樂絲(Dolores O’Riordan)帶有濃厚口音的嗓音讓浪漫曖昧的〈Linger〉和童話故事般的〈Dreams〉變得更加唯美。

 

  隔年九月,第二張專輯《No Need To Argue》發行前,小紅莓溫馴甜美的形象驟變,帶著油漬搖滾的消沉陰鬱情緒,單曲〈Zombie〉憤怒地唱出反戰訴求,抨擊北愛爾蘭衝突導致的暴力事件。

 

 

  1993年3月20日,愛爾蘭共和軍將放置在沃靈頓市中心垃圾桶裡的兩枚炸彈引爆,造成12歲的提姆‧帕瑞(Tim Parry)和3歲的喬納森‧鮑爾(Jonathan Ball)喪生及數十人受傷。這起攻擊事件震驚了英國和愛爾蘭民眾,而事件發生當下小紅莓正在英國巡迴演出,桃樂絲還坐在倫敦的巡演巴士上。

 

 

  24年後的現在,她回憶說:「我記得當時有許多炸彈攻擊事件在倫敦發生,事態非常糟糕。那些無辜的孩子遇害時我們正在英國巡演,這件事令人痛心欲絕。你要知道,這些隨機引爆的炸彈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唱出這件事的確很難,但是當你還年輕的時候並不會想太多,只是順著感覺唱出來。隨著年齡增長,你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恐懼和擔憂,但年輕時的你根本無所畏懼。」

 

  〈Zombie〉是樂團少數寫於巡演期間的歌曲;首張專輯發行後的那一年,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的公路上度過,前往大學與舞台演出建立樂團的品牌形象。與其他歌曲不同的是,〈Zombie〉並非團員合作的成果,而是由桃樂絲獨自寫成。

 

「這是我們寫過最激進的歌。〈Zombie〉和樂團先前做的音樂完全不同。」

 

  桃樂絲說:「這段時期非常忙碌,樂團一直不停地工作。當我回到利默里克的家靜下心時,旋律很自然地臨到我的耳邊,我在深夜順著感覺用一把木吉他寫下它。我猶記得在房間彈奏的和絃,悅耳易記但莊嚴肅穆。因此我將它排進團練曲目,並拾起電吉他演奏。接著,我開始將和絃變奏,並對弗格(Fergal Lawler,鼓手)說:『也許鼓點可以再加重。』這首歌最初是以人聲清唱寫下,但變奏使它變得搖滾。」

 

  「這是我們寫過最激進的歌。〈Zombie〉和樂團先前做的音樂完全不同。」

 

  儘管小紅莓已經用甜美的民謠征服樂迷,但〈Zombie〉突如其來的轉變,讓這首關於北愛爾蘭爆炸事件、充滿煽動力和憤怒的單曲將樂團推向新的高峰。歌曲伴隨著張力十足的音樂錄影帶在MTV上播放,由製作過〈Smells Like Teen Spirit〉音樂錄影帶的導演薩繆爾‧拜爾(Samuel Bayer)執導,他將主唱全身塗成金色被銀色小天使包圍,並與北愛爾蘭街頭士兵和兒童的紀錄片段相呼應。

 

  桃樂絲說:「我真心覺得導演很勇敢。當他回來的時候心情非常激動,彷彿腎上腺素湧上全身。他告訴我拍攝時多麼緊張,以及他如何被整件事情嚇到。他拍下孩子從一棟建築物跳到另一棟的鏡頭,還有許多北愛爾蘭軍的片段。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導演。」

 

 

  1994年8月31日,〈Zombie〉發行的幾週前,經過數十年武裝衝突愛爾蘭共和軍宣布全面停止軍事行動。

 

  單曲發行後,隨即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排行榜上躍居榜首(雖然在英國只拿到第14名),並在澳洲和德國獲得白金唱片認證。在隔年的MTV音樂大獎上,小紅莓擊敗麥可傑克森和火紅的美國R&B女團TLC,以〈Zombie〉贏得最佳歌曲獎。

 

  1998年,由於厄爾斯特聯盟黨領袖約翰‧休姆(John Hume)與社會民主工黨領袖戴維‧特林布爾(David Trimble)因致力尋求和平解決北愛爾蘭衝突問題同獲諾貝爾和平獎,小紅莓也受邀至諾貝爾和平獎會場演出

 

  收錄〈Zombie〉的專輯持續在全球熱銷1700萬份,但桃樂絲認為:「我沒有改變任何事情,純粹是歌曲本身夠好。我認為它之所以這麼好,是因為你很難將它歸類,而我至今仍喜歡唱它。」

 

 

 

你可能會喜歡

低沉憂鬱嗓音的魅力:法國獨立女歌手Swann

有麵包的地方便是天堂:《天堂》和《麵包來的日子》

Travis音樂影像故事:當快樂成為一種背叛

Dave Grohl作為Nirvana鼓手的第一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