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孩快樂的讓父母恐慌:娛樂科技演進史

家長和政府經常懼怕媒體與科技的影響帶壞孩子。

 

編譯|Mumu Dylan

 

  家長和政府經常懼怕媒體與科技的影響帶壞孩子。2014年,英國《太陽報》將電動遊戲與海洛因相提並論;2017年,《大西洋》文章標題為「智慧型手機毀了一個世代嗎?」(答案:不是。)數十年來,部份學者積極地展開研究,嘗試找出娛樂科技帶來的不良影響。但這些說法真的有道理嗎?或只是學者與記者嘩眾取寵的伎倆罷了?

 

  自二十世紀初開始,心理學家始終關注著科技如何影響健康與幸福:1930年代,他們評估了收聽廣播的影響;1960年代,他們將注意力轉向電視;近幾年來,他們把研究擴及到電動遊戲與智慧型手機。簡單來說,長久以來心理學家不斷對娛樂科技可能造成的問題發表意見和看法。

 

  但無論是過去或現在的爭議都表明,有關娛樂科技的利弊問題仍屬難解的複雜問題。由於研究結果往往參差不齊,因此很難直接轉化成政策聲明、新聞標題或家長建議。1960年代如此,直到今天也是。

 

Motorola宣傳電視的廣告。1950年至1970年期間,電視已經成為每個美國家庭的標準配備。

 

  舉例來說,電視暴力與孩童侵略行為的議題便是這樣。在1950年至1970年期間,電視已經成為美國家庭的標準配備,但不是每個人都相信它是個有助益的科技產品。從家長、教育工作者乃至政治家紛紛發表對電視的疑慮,質疑他們所看見的過度暴力與性暗示情形。

 

  1969年,美國衛生局辦公室將電視暴力列為公共衛生問題,呼籲心理學家就其影響提供確切證據。這項耗資百萬美元的計劃,仿照了過去評估使用菸草的健康風險模型,希望從社會與行為科學中找到直接證據,藉此終結電視暴力對侵犯行為的影響。

 

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電視是有助益的科技產品。

 

  那最後結果是什麼呢?根據23項委託研究與總結報告顯示,儘管電視確實可能會影響某些孩子,但其他因素對侵犯行為的影響同等重要:如家庭教育、天生性格與社群暴力等等。總之結論寫道:「電視只是隨時間可能發展成侵犯行為的眾多因素之一,要從個人生活的其他因素中抽離出來並斷定原因極其困難。」

 

  心理學家認為,雖然研究結果混雜且存在局限性,但電視暴力與侵犯行為之間確實存在聯繫,並覺得媒體低估了結果。《紐約時報》在報導中直接宣布:「電視暴力對青年無害」,加上其他相關媒體大肆報導,心理學家只好寫信回覆給編輯,聲稱因果關係已經被找到。於是,這又導致了公民團體介入,開始在電視上公開譴責「虐待與暴力」內容,並引用衛生局辦公室的報告作為證據。如果說這23項研究達成了什麼成就,大概是它們的絕大部分都被人們所曲解。

 

研究證據顯示,暴力電動遊戲與促進犯罪率下降有關。

 

  時間來到1990年代,隨著學者注意力轉移至暴力電動遊戲(VVGs)上,電視已經不再是首要問題。1990年代美國發生了一連串的校園槍擊事件,並在1999年科羅拉多州發生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後達到巔峰。由於槍手生前是射擊遊戲《毀滅戰士》(Doom)的狂熱粉絲,此事件更加鞏固了暴力電動遊戲與青少年暴力的聯想。

 

  然而,這種聯想卻與統計數據不符。研究證據顯示,暴力電動遊戲與促進犯罪率下降有關。一些研究甚至發現,當熱門的暴力電動遊戲發行時,實際上能立刻降低犯罪率。但是,當研究結果被政策聲明、新聞標題與建議解讀時,又再次出現了不同說法,而這次連學者的解讀也出了問題。

 

  科倫拜事件發生後,部份學者錯誤地暗示暴力電動遊戲與大規模槍擊案的關聯,或是宣稱暴力電動對侵犯行為的不良影響有如抽菸之於肺癌那樣。還有人聲稱,陸軍使用暴力電動遊戲來訓練士兵殺人,所有的科學證據自那時起都已經被抹黑。美國心理學協會(APA)和美國兒科學會(AAP)甚至針對暴力電動遊戲做出強硬聲明,完全不管內容與研究結果互相矛盾的事實。

 

 

  如今,這些聲明招致越來越多的批評。2013年,超過230名學者寫信給美國心理學協會,要求他們停止繼續發表類似的不當聲明。澳洲、英國、瑞典以及美國最高法院審理後也做出結論,認為不能將暴力電動遊戲與嚴重侵犯行為或暴力事件連結在一起。終於在2017年,美國心理學協會發布了一項新的政策聲明,警告記者切勿將暴力電動遊戲與社會暴力事件做連結。

 

  也許是暴力電動遊戲與暴力事件之間的關聯不存在證據,以及以前的玩家步入中年對電動遊戲的憤慨情緒也稍微緩和,最後一次相關的道德恐慌止於2012年的「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雖然當時仍引起暴力電動遊戲與槍擊事件的聯想,但事實上經官方調查發現,嫌犯大部分沉迷於非暴力的舞蹈遊戲《勁爆熱舞》(Dance, Dance Revolution)。

 

近年來人們對新科技的恐慌也進入了其他領域,尤其是看待社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時。

 

  從那時起,人們對新科技的恐慌也進入了其他領域,尤其是看待社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其中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是自殺,一部份人主張社交媒體、智慧型手機以及如《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的電視影集與青少年自殺率提升有關。

 

  《漢娜的遺言》這類探討自殺的節目真的會鼓動青少年自殺嗎?研究結果仍非常混亂與複雜,大多數實驗條件也具有缺陷,並產生互相矛盾的結果。整體而言,現階段並沒有證據能支持這些人的擔憂。

 

  至於將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與自殺聯繫起來的數據也極為局限,儘管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率(特別是女童)有上升的趨勢(仍低於1990年代初),但不光是青少年而已,中年人的自殺率也逐年攀升,這代表背後應該有著更為巨大的文化或社會問題,而不單是新科技造成的特定結果。

 

  科技恐慌歷史提醒我們,儘管針對社會問題分享心理學專業看法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也經常有所幫助,但同樣重要的是必須考量證據強度,以及教育公眾正確解讀證據。在研究結果不一致的情況下,政策或媒體也不該依據模稜兩可的結論提出非黑即白的政策或建議,因為我們不清楚這些反應會不會造成更大傷害,而不是帶來更好的結果。

 

 

參考報導:Behavioral Scientist

 

圖片出處:Paul Townsend@flickrToca Boca@flickrBrad Flickinger@flickrHernán Piñera@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他並非一般房客:《親愛的房客》

三次殺害伴侶的男人

《媽的多重宇宙》:重點在「媽」,而不是「多重宇宙」

以無情保護深情:《范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