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心臟病和癌症有什麼共同點?也許是兒時創傷

規模龐大且迫在眉睫的公共健康危機:兒時創傷。 

 

  「創傷」是個沉重且揪心的字。兒科醫師納迪‧柏克‧哈里斯(Nadine Burke Harris)博士在全美各地的醫院、診所和學校裡,都看見一個規模龐大且迫在眉睫的公共健康危機:兒時創傷。

 

  哈里斯博士大部分時間致力於研究和普及關於兒時創傷危害的資訊,2014年她在TED演講分享這個基於研究的醫學觀點: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曾在童年時期經歷高度的有害壓力,例如父母離婚、親人過世或家人濫用藥物等。兒時逆境經歷累積夠多的話,就會如實地反應在生理狀況上帶來極高的疾病風險。

 

 

  哈里斯博士在新書《深淵之井:治療兒時創傷的長期影響》(The Deepest Well: Heal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hildhood Adversity)裡寫道:「它可能影響孩童的發育,進而影響生理機能。引發困擾終生的慢性疾病與荷爾蒙變化,改變DNA讀取方式和細胞複製方式,並顯著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癌症、糖尿病與阿茨海默症的風險。」

 

  簡單來說,兒時創傷很可能縮短人們的預期壽命。

 

原始研究所提出的十種兒時逆境經歷。

 

  這也是為何哈里斯在臨床診斷前,會先要求家長或監護人填寫一份簡短的保密問卷,因為她想瞭解就診的孩童曾經歷多少有害壓力: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是否分居或離婚?家中是否有憂鬱或精神疾病患者?孩子是否曾看見或聽到家人互相傷害或威脅?家庭成員是否曾辱罵、侮辱、羞辱或輕蔑孩子?這些問題還在持續增加中,包括遭受性虐待、家庭成員吸毒或酗酒、社區暴力、吃或住的情形不穩定。

 

  當孩童接觸到巨大的慢性壓力和逆境,或是經歷激烈可怕的事情時,實際上會改變他們大腦與身體的連結方式。可能使發育中的大腦系統、免疫系統與荷爾蒙系統產生變化,甚至改變基因讀取和轉錄方式。如果偶爾發生一次倒還好,但問題是如果大量經歷「有害壓力」,對仍在發育的孩童將造成危害終身的健康風險。

 

  這項開創性研究源於九O年代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與凱撒醫療機構發表的「兒時逆境經歷研究」(ACEs)。科學家在這項研究中,調查了17500名成年人在十種兒童逆境經歷的得分:包括身體、情緒與性虐待;身體與情感上的忽視;父母罹患精神疾病、物質依賴症或入獄;父母分居或離婚,或是在家暴環境中成長。

 

  原始研究所提出的十種兒時逆境經歷,與心臟病、癌症、慢性肺病和阿茨海默症等疾病風險密切關聯。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兒時逆境經歷非常普遍:約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至少經歷過一次童年逆境經歷,約13%的人經歷過四次或更多;相較於兒時逆境經歷分數為零的受訪者,高得分(四分以上)的人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提高了2.5倍、肝炎的機率為2.5倍、憂鬱症的機率為4.5倍,自殺傾向則是12倍。

 

兒時逆境經歷可能提高的健康風險。

 

  原始研究發表後,現在醫學專家也發現可能還有其他危險因素可能導致孩童產生壓力反應,讓大腦與身體功能產生變化。目前有更多後續研究正在進行,所有科學研究也都告訴人們一個事實:至關重要的是早期干預與治療。

 

  哈里斯博士表示,行為問題是最顯而易見的表現。包括無法控制衝動、自我調適情緒和注意力不集中,但這些症狀經常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重疊。哈里斯的眾多患者是教師、校長或其他人從學校轉介過來,面對這些孩童最困難的挑戰在於:過動症的主要治療方式為使用興奮劑類藥物,但如果孩童的潛在問題為壓力和創傷時,興奮劑藥物反而不是合適的治療手段。

 

  因此,哈里斯博士的兒童治療團隊也協助學校進行培訓,讓教師了解該如何調節孩童的壓力反應和減輕壓力,讓他們認識到:「好,當一個孩子變得不受管教時,我們還能做點事情幫助他們重新融入與緩解緊張。」哈里斯博士也提到,哮喘、慢性偏頭痛或慢性胃痛也可能是創傷症狀之一,但由於症狀並不明顯,所以經常在學校環境中被忽略。

 

  當然,我們很難要求學校做足所有工作,這需要耗費時間、人力訓練和資金,很少有學校具備經過培訓的社會工作者或心理學家。哈里斯博士指出,這個問題應該被視為一項公共健康危機,所有人都必須付出心力:「你需要幫助學校!醫師診所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如果你是孩童,你也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如果你任職少年司法機構,你也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所有人都需要成為解決問題的一份子,如果每個人都付出一點心力,那麼就能集結社會力量來解決這項危機。」

 

 

圖片出處:Media Adil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你可能會喜歡

不怕冷的人具有特殊基因

肥胖的懲罰:等於沒有大學學歷

何不對青少年來場「色情片分析課」?

快樂的人有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