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震驚文壇?一則向德國文化菁英開的大玩笑

這群回不去卻也與德國格格不入的客人及其後代被德國人稱作「Kanake」。

 

  1950至60年代,德國從戰後的挫敗中崛起,經濟起飛。這樣光鮮亮麗的經濟奇蹟背後,足量的勞動力支撐,於是德國政府先後與義大利和土耳其簽訂條款,從南方引入勞工。這些人被稱為「Gastarbeiter」,直譯為「客工」。之所以為「客」,乃是因為最初的政策計畫是這些勞工至多只能在德國待滿五年,然後便得回國。然而,計畫總跟不上變化。五年後資本家們對政府說,這批人走了來了新的人,我還得重新訓練!於是隨著合約幾年幾年的延長,「客工」在主人家建立了家庭、形成了社群、展開了新的生活,家鄉的人開始稱呼他們「德國佬」。「客工」再也回不去。

 

  回不去的客工,是否能就此在主人家落地生根?因為視其為「客」,相關政策並不強調整合的面向,無論語言、信仰或文化,主人與客人都對彼此所知甚少。缺乏交流的兩個社群一同在德國這塊土地上生活,像是同個空間內的平行世界。主人們於是開始稱呼這群回不去卻也與德國格格不入的客人及他們的後代「Kanake」。這個字最初是專門蔑視外邦人的髒話,而後漸漸開始指涉那群「老是在火車站附近遊手好閒、喝酒鬧事、不會說標準德文、用詞簡單又一堆文法錯誤、超愛聽沒深度的嘻哈、通常有移民背景」的傢伙(或許能以有移民背景的8+9來嘗試理解)。

 

這些人在德國出生長大卻無法被德國社會接納,也無法形成德國人的身份認同,既然背地裡被罵Kanake,乾脆以此互稱翻轉污名。

 

  Kanake這樣隨處可見的「文化他者」,恰好能作為隱性參照對象,為戰後德國大幅度崩解而亟待重新被形成、被論述的國族認同服務。同時之間,不只背負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在重新思索「德國人」這個標籤到底是什麼,所謂的「Kanake」也發展著自己的Kanake認同——這些人在德國出生長大,卻無法被德國社會接納,也無法形成德國人的身份認同,既然背地裡被罵Kanake,這些有移民背景的年輕人乾脆以此互稱,翻轉污名。

 

  Feridun Zaimoglu便是在如此背景下長大的德國人。他是Kanake,說Kanake話(Kanak Sprak,簡化的德語加上大量的土耳其語詞彙),甚至直接寫了本書就叫《Kanak Sprak:社會邊緣的二十四道異音》。

 

  《Kanak Sprak》是一本小說,1995年出版,由二十四則用Kanake話寫成的訪談組成。書中收錄的這二十四則文章,乍看之下是作者訪談市井小民後整理的逐字稿,但是沒有Kanake背景的一般德國讀者卻完全無法理解。整本書只有在序言的部分,作者以流暢優美的標準德語交代了Kanake文化的歷史背景,其餘整整一百五十四頁對非Kanake讀者而言,簡單來說,都是外星語。人們不僅因此好奇書中的Kanake受訪者到底說了些什麼,更重要的是,正是這樣的厚度,說明了Kanake話不是德國社會長久以來鄙視的「破德文」,而是一種新生而極富創造性的語言,有其內部邏輯與系統,並且社會上真的有人以此彼此溝通、互相理解。此書的出版意味著將街頭用語搬上大雅之堂,因此成功吸引了德國文化菁英的好奇目光,使德國人不得不直面這群從不被看見的語言及文化,並思考重新理解及重新評價是否可能、又如何可能。於是在長久未曾彼此交流的兩個群體之間,第一次能夠發生對話。

 

《Kanak Sprak》是作者Feridun Zaimoglu對德國文壇開的一則大玩笑,更是一個聰明的策略。

 

  行筆至此,不曉得有沒有人注意到上一段第一句話:「《Kanak Sprak》是一本小說」。意即,這二十四篇「訪談逐字稿」,都是作者Feridun Zaimoglu自己憑空寫的。這本「擬」訪談稿合集,雖然是Kanake作者對德國文壇開的一則大玩笑,更是一個聰明的策略——若是作者以Kanake話創作的是一般敘事形式的小說,或者在一開始就明示這些訪談稿都是虛構,或許從頭到尾就無法受到德國文化圈的關注,更遑論帶來如此大的震撼。德國菁英或許會在某天發現,自己對於這群每天擦身而過的人竟然如此不了解,乃至於連真實與虛構都分辨不出。

 

  「移民」直至今日都是德國社會的重要關鍵字,單一文化或者多元文化之辯也是德國知識界長久以來的熱門議題。超過二十年前,移民二代透過文學如此直接地創造對話的空間,二十年後的今日德國又如何理解自己,依然值得關注。

 

《Kanak Sprak》初版書封。

 

圖片出處:Arte.tv

 

你可能會喜歡

要真愛,還是要阿拉?德國影集《土耳其語入門》

野蠻人喝啤酒:《釀‧啤酒》(Das Bier- Eine Geschichte von Hopfen und Malz)

在紐約1美元的食物,在蘇丹要320美元

不平凡時代的平凡人:《我們的父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