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死因叫做失去希望

有一種死因叫做失去希望。

 

  英國朴茨茅斯大學的生存心理學資深研究員、專攻軍事特種訓練SERE(Survival, Evasion, Resistance and Escape)的約翰‧利奇(John Leach)博士新發表的研究表明,人會因為被環境擊垮喪失求生意志而死亡。他以「放棄一切」(give-up-itis)來形容這個在臨床上被稱為「精神死亡」(psychogenic death)的現象。

 

  精神死亡通常伴隨創傷而來,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永遠無法逃離現狀,就可能出現死亡是唯一合理結果的念頭。如果沒有加以制止,精神死亡可能在三週內發生並結束。利奇博士說:「精神死亡真實存在,這不是自殺也跟憂鬱無關,而是放棄生命並在幾天內死去。這是非常真實的現象,往往與經歷嚴重創傷有關。」

 

  他詳細描述了導致精神死亡的五個階段,並指出這個現象可能是由於大腦額葉掌管個體維持目標導向行為的前扣帶迴皮質產生了轉變。他說:「嚴重的創傷讓某些人的前扣帶迴皮質失靈,動機是應對生活必不可少的關鍵,如果連動機都失去了,變成行屍走肉也只是時間問題。」

 

  精神死亡並非無法挽救,在每個階段都能透過不同的事情或方法逆轉。最常見的干預是身體勞動或讓個體看見一線曙光(例如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能掌控一部分情況),兩者都能觸發並釋放使個體感覺良好的多巴胺。他說:「當倖存者發現或恢復能選擇或稍微控制局面的感覺時,他們會開始舔舐傷口並重新燃起對生命的渴望,這種步步走向死亡的情況就會反轉。」

 

「精神死亡真實存在,這不是自殺也跟憂鬱無關,而是放棄生命並在幾天內死去。」

 

  精神死亡的五個階段分別是:社會退縮、淡漠、喪失意志、精神失能和精神死亡。

 

  社會退縮:經常發生在心理創傷後,這個階段的人明顯表現出退縮、缺乏情感、無精打采、漠不關心或自私自利。戰俘很容易進入這種最初狀態,脫離或避免社會接觸,變得像植物人般消極被動。利奇博士表明,退縮是一種應對方式,從任何外在情緒中抽離出來,並讓情緒重新進行內部調節。但是如果不去控制或干預,很可能會演變為極端冷漠或退縮。

 

  淡漠:被視為情感或象徵意義上的「死亡」,極度的淡漠經常出現在戰俘和船難與空難倖存者身上。它不同於憤怒、悲傷或沮喪,而是一種意志消沉的憂鬱,使個體不再努力嘗試自我保護。這個階段的人通常變得邋遢髒亂,失去維持清潔的本能。一名擔任醫療職務的戰俘描述這個階段充滿無力感,每天早上醒來卻完全沒有動力去做任何事情。其他倖存者則描述為陷入嚴重的憂鬱情緒,即使是簡單的任務也很難做好。

 

史達林格勒的德國戰俘。

 

  喪失意志:缺乏動力、情緒反應遲鈍、缺乏主動性且無法做出決定。這個階段的人不太開口說話,經常放棄盥洗或進食,然後陷進更黑暗的深淵之中。

 

  他們失去內在動機(起身行動幫助自我的能力或渴望),但還是會被別人勸誘、說理、敵意乃至身體攻擊等外在動機刺激。但是當外在動機消失時,這個階段的人又會變回喪失意志的模樣。利奇博士說:「喪失意志似乎呈現出思想空洞或缺乏意識的狀態。從這個階段恢復的倖存者形容腦袋就像爛泥糊在一起,或者完全沒有想法。喪失意志階段的大腦處於待機狀態,使個體失去進行目標導向行為的驅動力。」

 

  精神失能:更嚴重的失去動機,個體雖然具有意識但處於極度淡漠的狀態。他們對極端痛苦麻木不仁,即使被攻擊也不會害怕退縮,並且經常在失禁後繼續躺在排泄物中。案例研究中,一名後來被診斷為精神失能的年輕女性在海灘曬到二度灼傷,對此卻毫無反應。

 

被關在德國最大勞動集中營「布亨瓦德集中營」的猶太人。

 

  精神死亡:利奇博士形容這是一個人瓦解的最後階段。他說:「當有人放棄一切的時候,他們無動於衷地躺在排泄物裡,然後什麼刺激也喚不醒他們,舉凡警告、毆打、懇求都很難讓他們重燃活下去的渴望。」

 

  二戰期間的集中營就有許多人進到這個階段。他們的行為舉止很容易被身旁的人察覺,當一個人不顧一切拿出藏匿已久的香煙開始抽時,身旁的人便知道他們已經瀕臨死亡。集中營裡的香煙非常值錢,能拿來交換如食物等重要物資。利奇博士說:「當一名囚犯拿出香煙點燃時,他的同伴就會知道這個人已經放棄一切,他失去堅持下去的信心,而且很快就會死去。」

 

  從第四階段的精神失能進到第五階段的精神死亡通常只需要三到四天。在他們死亡之前,往往會出現短暫的「迴光返照」,比如某個人突然拿出香煙享受。利奇博士說:「迴光返照的時間相當短暫,讓『空洞的個體』看起來好像熬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做出目標導向行為。矛盾的是雖然他們突然做出一些目標導向行為,但實際上已經完全放棄活下去的念頭。」

 

 

參考報導:MedicalXpress

 

圖片出處:Leo Hidalgo@flickrChristian Siedler@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1980年代的金屬狂熱青少年後來都過得很健全

搞丟諾貝爾獎的各種方式(譬如把妹遺失)

在沒有神的世界裡尋求原諒:《大尉叛逃記》

越演越烈、沒完沒了的「要是⋯⋯怎麼辦」:《焦慮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