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上金星:東德科幻電影《沉默之星》

《沉默之星》劇情描述在不久的將來,太空船前往金星調查一則威脅發動襲擊但訊號模糊的無線電訊息。

 

  我們熟知的科幻小說可追溯至朱爾‧凡爾納(Jules Verne)和H‧G‧威爾斯(H.G. Wells)在十九世紀末期的作品,科技史家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在新書指出,只有在工業革命社會和技術快速變革後,這個文學類型才有可能出現。突然之間,人們深信未來可以跟現在不同,而這種心態完全體現在科幻小說裡。

 

  1950年代的太空競賽是狂熱追求科幻烏托邦主義的時代。今天,主流文化崇拜像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或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這些資助研究私人太空旅行的「天才富豪」。但在1950年代,太空探索曾是公共責任與榮譽。在美國,人們想像的典型太空英雄為白人男性,外型擁有方下巴和俐落平頭,就像參與水星計畫的太空人一樣。然而,1960年東德的「德國電影股份公司」(DEFA)製作出一部觀點與眾不同的太空電影:《沉默之星》(德文:Der Schweigende Stern,波蘭語:Milcząca Gwiazda)。

 

《沉默之星》為跨國組成且種族多元化的太空團隊,裡面包括非洲工程師、中國植物學家和日本醫生。

 

  《沉默之星》為跨國組成且種族多元化的太空團隊,裡面包括非洲工程師、中國植物學家和日本醫生。劇情描述在不久的將來(1970年),太空船前往金星調查一則威脅發動襲擊但訊號模糊的無線電訊息。這部電影改編自波蘭科幻小說作家史坦尼斯勞‧萊姆(Stanislaw Lem)的第一部小說,想像社會主義國家聯盟在美國社會主義者的合作參與下,共同取得重大的科學發現,並將人類從存亡之際拯救出來。他們航行時認識到無生命體的金星歷史,為緊張的冷戰時期提供寓意深遠的警世故事。

 

  當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這個充滿希望願景的題材才有機會實現。但在不民主的東德,影片所傳達的訊息和製作過程都受到國家干預而必須不斷協商。由於這是東德拍攝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德國電影股份公司全力以赴打造宏偉壯觀的佈景與特效,甚至特別製作了無線電控制的機器人,並使用色彩飽滿的愛克發彩色膠捲(Agfacolor)拍攝。事實上,它是電影史上製作成本最高的東德電影。

 

《沉默之星》海報。

 

  但這部電影還面臨政治難題:它必須取得西方國家的發行協議,但東德文化當局抱怨電影在宣揚社會主義方面做得不夠明顯,而且人物刻畫過於隨意,特別是美國人的角色部分。為了修正必要的改動,製作過程又往後推遲了好幾年,而這些調整也讓角色看起來太嚴肅,難以激起觀眾內心的激情。

 

  最終,這部電影仍順利在西歐和美國上映,儘管內容經過刪減(原版為93分鐘,刪減版為79分鐘,所有關於廣島原爆的內容都被刪除,角色國籍也經過修改或對調)且沒有宣傳廣告,但它出現的時機恰巧是民權運動歷史上的關鍵時刻,並對當時社會主義者批評美國種族主義情形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對太空航行的社會包容願景後來啟發了另一部烏托邦科幻系列電影,這部電影同樣描述一支不同種族的男女共同執行太空任務的未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

 

 

參考報導:Jstor

 

電影資訊

《沉默之星》(Der Schweigende Stern)-Kurt Maetzig,1960

 

你可能會喜歡

文評教父與總統都給予肯定的東德作家:烏立希.皮倫茲杜夫

19世紀,她們在女性主義小茶館

《寶拉:裸畫像》:致缺席的存在者

當我們凝視世界,世界也凝視我們:《慾望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