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年的新聞調查,記者潔絲‧希爾(Jess Hill)出版的新書《瞧你逼我做了什麼》(See What You Made Me Do)深入探討了家庭與家庭暴力問題的規模與危害,匯集各行各業的家暴婦女與兒童倖存者遭遇:從街道整潔的雪梨富裕社區,一路延伸到偏遠的貧困社區。
希爾研究了家庭暴力的社會與心理原因、造成的可怕後果,以及最令人憂心的「法律與社會機構未能作出充足應對」問題,她提出的核心概念清晰明瞭:不是去質問「倖存者為何不離開?」或發起另一場可能在20年後才產生影響力的公民運動,而是在司法程序方面注入更多資金,並將焦點擺在犯罪者身上,讓他們承擔應負的罪責。
希爾指出,社會必須改變對家庭暴力的誤解,嚴肅看待犯罪者的行為,而不是讓一味指責受害者的公開言論蔓延,她寫道:「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我們就能阻止犯罪者──不是在未來幾十年,而是現在。」
根據希爾的報導,在擁有近2500萬人口的澳洲,每週至少有一名女性遭親密伴侶謀殺。她估計,大約每兩分鐘就有一起家庭暴力事件報案,她寫道:「家庭暴力也涉及刑事犯罪行為,但糟糕的是這些事情不會寫在案情紀錄上。受害者最可怕的經歷可能永遠不會被警方紀錄,或者讓法官理解全貌。」
她繼續說:「命令妻子怎麼打扮、如何打掃房間、准許她買哪些雜貨、讓她感覺一無是處或產生愧疚感,這些確實不是『犯罪行為』。然而,這卻是家暴謀殺案的『危險信號』;當犯罪發生之時,一切都為時已晚。」
希爾敘述和採訪兒童倖存者的故事構成了本書最令人不寒而慄的部分,她寫道:「兒童倖存者知道所有藏身處,也知道爭吵尖叫聲開始時該如何讓自己消失。當媽媽哭泣的時候,他們抱著媽媽,然後幫忙清洗血跡……。」
然而,幾乎沒有可靠資料顯示有多少兒童受到家庭暴力影響,希爾說:「完全沒有官方統計。」據澳洲犯罪學研究所經常被引用的小型樣本調查估計,比例大約為23%,而希爾引用的其他研究大多認為數字還要更高。
但在關於家庭暴力的媒體報導中,幾乎很少提及兒童。由於擔心對兒童造成二度創傷,記者並不會去採訪兒童倖存者,但這也導致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孩子的定位往往淪為家長的附屬品、財產或延伸物。希爾指出,在澳洲的家事法庭等司法機構上,兒童的聲音並不會以任何方式直接傳達。
希爾引用了一封兒童倖存者寄給受害者權益倡議者的信:「我和父親住在一起過得很不開心,我擔心自己的安全……我生活在恐懼中,每次進房間都會鎖上門……。」希爾表明,將兒童的聲音抹滅具有明顯危害:「法律體系往往只把孩子當作家長的財產,好像家庭暴力是成年人的事,只要離婚一切自然會解決。」
家事法庭的對抗制也很難幫助到家暴受害者,希爾描述家暴受害者神情看起來「迷惘且焦慮不安,害怕孩子被迫去跟他們認為危險的人見面或一起生活」。但在家事法庭上,犯罪者經常表現得「更冷靜且理性」──因此他們對事件的描述顯得更可信,也更容易被視為「較優質的家長」。
她採訪的一名律師就曾困在家暴關係長達十年,因為她清楚「家事法庭根本沒辦法保障受害者與孩子」。澳洲法律改革委員會(Australian Law Reform Commission)在最近的報告建議廢除聯邦家事法庭制度,將權力交還給更有能力處理兒童安全問題的州與領土。
希爾指出,家暴犯罪者之所以更常攻擊女性,是因為他們內心有種「恥辱感」,這種恥辱感與傳統定義的男子氣概相衝,而後者告訴他們有權掌控一切,媒體將這種心態稱為「有害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我們以為可以藉由體制完全根除這種心態,彷彿透過提升公民意識的運動就能解決。但希爾表明,雖然公民意識運動具有正面作用,但繼續指責父權制度並不足夠。
她指出,公眾與媒體輿論的問題在於:犯罪者的模樣始終「撲朔迷離」。在媒體報導中,犯罪者的行為在語言和象徵方面並不重要,暴力經常被視為純粹「離奇、無法解釋或出乎意料」的行為,而這些模糊不清的詞彙反倒掩蓋了殘酷的現實。
有時,受害者(多數為女性)的生活、希望與夢想更加受到注意,許多人最愛提出的問題是:「她們幹嘛不離開就好?」卻很少去質疑或嚴肅看待犯罪者的行為。
希爾以北卡羅來納州高點市(High Point)的干預政策為例,該政策成功地將高點市的家庭謀殺率降低了一半。此前,這座城市的家庭暴力謀殺率是全美平均的兩倍之多。而澳洲新南威爾州伯克市的「為正義再投資」專案,也讓家庭暴力相關的暴力事件減少了39%。希爾呼籲,司法與執法單位應該把家暴犯罪者視為打擊犯罪的重點,而不只是一個「行動口號」。
參考報導:The Conversation
書籍資訊
書名:《See What You Made Me Do: Power, Control and Domestic Abuse》
作者:Jess Hill
出版:Black Inc.
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