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狂喵:恐怖文學中的復仇之貓

貓在恐怖題材的角色源於兩種截然不同的目的:製造緊張氛圍,以及復仇的道德借鏡。圖為1977年日本電影《House》劇照。

 

  1977年的恐怖電影《九命怪貓》(The Uncanny)預告片開頭說:「總有怪物出沒在我們夢裡。」旁白接著警告:「最邪惡、最迷人、最可怕的怪物或許在下個轉角等著你……也可能就住在你的家裡。」這個怪物說的正是貓。

 

  從1934年的《黑貓》(The Black Cat)到2019年改編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同名小說的《禁入墳場》(Pet Sematary),約有30多部恐怖電影的主角是貓,這還不包括其他用貓製造緊張氣氛,或是做為怪物同夥的電影。貓在恐怖文學裡也經常出現,從1561年的《小心惡貓》(Beware the Cat)乃至近代的兒童恐怖短篇小說《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都能見到牠們的身影。

 

  貓的形象是如何遊走於「可愛無害」與「殺人狂貓」之間呢?評論家認為貓在恐怖題材的角色源於兩種截然不同的目的:製造緊張氛圍,以及復仇的道德借鏡。

 

1942年電影製作人瓦爾‧萊頓拍攝的經典恐佈電影《豹人》(Cat People)。

 

  想像電影裡殺人魔追逐著一個獨自在黑暗的女孩,突然聽見附近有詭異的聲響,當女孩決定調查噪音源頭時,緊張感也隨著她打開某樣東西不斷增強(因為觀眾預設殺手隨時會出現),但結果卻是一隻貓跳出來。這是恐怖題材常見的手法,而這種製造驚悚氛圍的方式又被稱為「萊頓巴士」(Lewton Bus)、「貓式驚嚇」(Cat Scare)或「彈出的貓」(Spring-Loaded Cat),以1942年電影製作人瓦爾‧萊頓(Val Lewton)拍攝的經典恐佈電影《豹人》(Cat People)的其中一幕命名。

 

  電影中,一名女子獨自走在街上,緊張氛圍油然而生,因為她覺得情敵(豹人)在後面尾隨她。隨著像貓叫的一聲巨響出現,緊張感達到了高潮——導演刻意誤導觀眾,因為觀眾以為女子即將被豹人攻擊。最後發現聲音是一輛經過的公車傳來,這名女子才鬆了一口氣,劇情氛圍也瞬間緩和下來。幾十年後,隨著《陰宅》(Amityville Horror)和《異形》(Alien)等恐怖電影的上映,真正的貓也開始加進「貓式驚嚇」裡。從那時起,貓就不斷用來嚇毫無戒心的受害者。

 

1981年的恐怖電影《黑貓》(The Black Cat)。

 

  恐怖題材往往涉及恐懼與怪物,電影學者丹尼斯‧懷特(Dennis L. White)認為最主要的恐懼源自「我們身處環境無法對付的未知事物」。恐怖電影與恐怖文學裡的怪物(相較於奇幻和科幻小說中較溫和的怪物)通常具有我們無法理解或控制的特徵,而這些怪物的範圍也很廣,從吃人肉的漢尼拔一直到狂暴兇殘的大白鯊都是。

 

  藝術哲學家諾爾‧卡羅爾(Noel Carroll)認為,怪物因為無視科學引起觀眾的恐懼與厭惡:漢尼拔和大白鯊都屬於恐怖的怪物,前者雖然是人類,卻展現蔑視科學與常規的態度和行為,而後者的認知與能力超越了常理範圍的普通鯊魚,兩者皆製造出「幻想、虛構的推斷」,從而引發現實的恐懼。

 

貓式驚嚇還具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隱藏/拖延真正怪物的出現。

 

  根據卡羅爾的標準,「貓式驚嚇」裡的貓咪並不算是怪物,因為牠們的行為就跟普通的貓一樣。任何與貓相處過的人都知道,無論環境如何牠們還是會做出這些舉動。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可怕與可愛的貓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有沒有一個未知的怪物存在。但從現實面來看,貓式驚嚇確實具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隱藏/拖延真正怪物的出現。貓式驚嚇在恐怖題材中也扮演了象徵性的作用,向人類主角傳達有時最大的恐怖隱藏在平凡東西的背後,只是還在等待時機出現。

 

  獸性化的擬人怪物是一種常見的恐怖元素,而且在恐怖題材中具有代表性。儘管狼人是最常見的形式,但還有一些著名的貓怪,例如1942年的《豹人》、1992年的《夢遊者》(Sleepwalkers),以及許多民間傳說故事。這種恐怖類型通常牽涉到性,尤其是女性的文化焦慮。然而,復仇之貓與貓怪無論在外型和意義上皆不相同。

 

  懷特認為恐怖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而且是一種存在於世界中的方式。據學者保羅‧桑蒂利(Paul Santilli)的說法,藝術恐怖的部分吸引力在於它可能「挖掘了存在主義的基礎,將其展現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小說或電影裡」。撇除上面所說的貓怪,復仇之貓與現實家貓的行為差不多:復仇之貓不會長成巨大的體型、沒有超人的力量,也很少被改造成可怕的模樣。唯一的差別在於牠們展現出更高的認知能力、計畫能力和能動性,這些特質都讓貓產生復仇的欲望,以及實際執行的能力。

 

復仇之貓使那些未受懲罰的惡人付出代價,但與人類的罪惡(慾望、嫉妒或貪婪)相比,復仇之貓的邪惡程度根本微不足道。

 

  邁克‧羅森(Michael J. Rosen)分析了非恐怖的動物故事,他指出這些故事讓人們注意到「人類的責任、保護的局限性與同情的界限」。這些關於復仇之貓的故事,特別帶有恐怖元素的故事,更多時候是反映出人性而非旁邊的動物。在受到不公待遇或心愛的人類夥伴遭陷害後,這些貓化身成為復仇代理人。復仇之貓使那些未受懲罰的惡人付出代價,但與人類的罪惡(慾望、嫉妒或貪婪)相比,復仇之貓的邪惡程度根本微不足道。

 

  與其他恐怖怪物不同的是,復仇之貓通常採取現實的手段來實現正義。例如在幾部電影中,貓吞噬了復仇對象的屍體,雖然一方面是為了增添恐怖效果,但現實中的貓(以及大多數動物)確實也會吃死者的肉。此外,透過報復、透過剝奪那些惡人的控制權,貓也顛覆了人與動物之間不對等的階級關係。

 

  也許,讓貓恐怖的並不是牠可能取出我們的內臟、吞噬我們的肉、或者破壞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階級關係,而是牠就像一面道德鏡子,提醒人類為自己的過犯負責。透過牠們的存在,提醒我們遇到的潛在恐懼,或許就是面對真正的自我。恐怖題材裡的貓挑戰了我們過度膨脹的人類道德觀:恐怖不只是與我們截然不同的非人類、不可理解的怪物,而是我們自己的心靈——潛伏在內心深處、沒有顯現出來的醜惡。

 

 

原文出處:Jstor

 

你可能會喜歡

你肥胖的身體是一個怪物:《我的鯨魚老爸》

加倍佳的Logo是達利設計的喔

只有白人青少年會被暴力電玩帶壞

聲怒症:為何有些人無法忍耐特定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