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換眼:18世紀戀人的愛情信物

十九世紀初的眼睛畫像。 

 

  1784年,瑪麗亞.費茲荷伯特(Maria Fitzherbert)二度喪偶,才剛服喪完回到倫敦社交圈便遇見了威爾斯親王(未來的喬治四世)。當時他21歲,她27歲。威爾斯親王對費茲荷伯特一見鍾情,但由於她既是天主教徒又是平民,國王喬治三世根本不可能同意這樁婚事(同意的話威爾斯親王會失去繼承權)。然而,王子並沒有輕易放棄這段感情,反而以自殺威脅費茲荷伯特嫁給他。但追求者使用這麼恐怖的方式求婚,費茲荷伯特認為最好的做法還是先離開這個國家,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藝術史學家漢內克‧古騰博爾(Hanneke Grootenboer)指出,費茲荷伯特不久後收到了王子來信,上面附帶一幅畫著單一隻眼睛的古怪畫像,旁邊寫道:「你若沒有完全忘記這張臉龐,我想你會喜歡它。」古騰博爾解釋說:「這是一幅描繪王子右眼的微縮畫,是他的朋友、著名微縮畫藝術家理查‧科斯維(Richard Cosway)的作品。」不久後,費茲荷伯特回到英國秘密嫁給了王子,之後還回送一幅自己的眼睛畫像。

 

  由於沒有受到皇室認可,兩人的祕密婚姻其實並不合法,但交換「眼睛畫像」的傳聞隨即流傳開來,成為風靡一時的符號象徵。儘管微縮畫在18世紀的英國已經很流行,但它們通常是私人物品,只有佩戴者才能看。然而,眼睛畫像卻能大方地戴在手鐲、戒指、領帶夾、吊墜或胸針上,因為旁人不太可能猜得到畫中主角的身份。

 

交換「眼睛畫像」成為風靡一時的符號象徵。

 

  即使相隔遙遠或無法公開表達愛意,但類似於交換頭髮的眼睛畫像變成了愛情信物,維繫著戀人之間的感情。眼睛畫像也激發出被看見的渴望,藝術史學家瑪西雅‧波因頓(Marcia Pointon)說:「這個時期的凝視一詞代表注視的固定狀態,意味著觀看者與被觀看者具有某種程度的自覺意識。」所以眼睛畫像的意義不僅跟微縮畫一樣用來代替不在身邊的人,它們也促進戀人以物相思的行為。由於畫在象牙上的水彩細節極為精緻彷彿真人,它們還時時刻刻提醒佩戴者記得保持忠誠。

 

  儘管人們通常稱其為「情人的眼睛」,但眼睛畫像後來在維多利亞時代也成為一種悼念的方式。有時,死者的眼睛畫像以珍珠或鑽石裝飾代表淚珠,死者有如正為自己的離開而哭泣。但由於主角的身份通常難以得知,所以流傳到後來也很難確定哪些畫像是表達愛意,而哪些畫像是表達哀悼。

 

  負責製作的藝術家是誰也不得而知,除了科斯維和喬治‧英格哈特(George Engleheart)等知名微縮畫藝術家以外,大多數作品都沒有署名。海倫‧麥克萊納漢(Helen J. McClenahan)在1930年為賓夕法尼亞博物館整理眼睛畫像收藏時,提出了一個假設:原因可能是因為作品尺寸「過於微小」,或者「為了保護藝術家而刻意省略署名」。

 

眼睛畫像的流行時間相對較短——大約從1785年至19世紀中期——留存至今的作品也比較稀少。

 

  由於眼睛畫像的流行時間相對較短——大約從1785年至19世紀中期——留存至今的作品也比較稀少。多年來,這些作品引起收藏家的興趣,但在畫廊展示這麼多眼睛也會讓人感到不安。至少在1917年是如此,當時倫敦皇家微縮畫協會的創始人兼主席艾林‧威廉姆斯(Alyn Williams)說:「跟這些微縮畫生活幾天後,我開始同情一名持反對意見的評論家。他說這些永遠不眨眼、始終凝視前方的眼睛畫像讓他感到神經緊繃,很想用錘子敲爛它們!」

 

  大衛‧斯基爾(David Skier)和南‧斯基爾(Nan Skier)這對夫婦是目前持有最多眼睛畫像的收藏家之一,總共蒐集了100多幅眼睛畫像,這些作品曾於2012年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藝術博物館展出。

 

十九世紀中的眼睛畫像,後面放著畫中主角的頭髮。

 

一名評論家表示:「這些永遠不眨眼、始終凝視前方的眼睛畫像讓人感到神經緊繃。」

 

 

原文出處:Jstor

 

 

 

你可能會喜歡

〈多娜多娜〉知多少:瓊拜亞、大屠殺與意第緒語劇曲《Esterke》

一百年前,當女人統治西部荒野小鎮

瑪麗‧肯尼思‧凱勒修女:美國的第一位電腦科學博士

娃娃屋的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