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之間的隱藏連結

「我們知道共病的重要性,但我們沒有想到會發現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2018年,丹麥奧爾胡大學的精神病學專家奧萊格‧普拉納-里波(Oleguer Plana-Ripoll)正在研究一個關於精神疾病令人困惑的事實:很多病患都有多重病症,例如焦慮加憂鬱,或思覺失調加躁鬱。他想釐清這樣具有一種以上精神疾病的普遍性,所以他找到一個數據庫,裡面有大約590萬丹麥公民的醫療資訊。

 

  他被眼前的結果嚇了一跳,因為無論症狀明顯與否,每一種精神疾病都讓病患更容易有其他精神疾病,普拉納-里波說:「我們知道共病的重要性,但我們沒有想到會發現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這項研究再度提起困擾了科學家一個多世紀的基本問題: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麼?

 

  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過去十年透過對基因、大腦活動和神經解剖的研究,積累了大量資料。他們發現證據表明,許多相同基因構成了看似不同的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和自閉症,而大腦決策系統的改變可能也與諸多疾病相關。

 

  科學家也在重新反思人類大腦如何出錯的理論,因為精神疾病可以分成不同且獨立類別(例如「焦慮」或「思覺失調」)的觀點已經逐漸被證明有誤。相反地,精神疾病之間彼此關聯,而且沒有嚴格的界線。

 

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麼?

 

  現在,科學家正試著理解精神病學譜系背後的生物學原理。

 

  他們提出了幾種假設:或許精神疾病具有多個向度(dimension),所以根據一個人在每個向度的得分情況,他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某些疾病;更激進的理論假設,整體來說有一個單一因素讓人容易得到精神疾病,而他們得到哪種疾病是由其他因素所決定。這兩種觀點都受到學術界重視,而「多向度」的理論則更廣泛地被科學家接受。

 

  儘管還不清楚細節,但大多數精神病學家認為有一點非常明確:舊的精神疾病分類方法並不管用。他們希望從長遠角度來看,採取一種以生物學為基礎的框架來取代原有框架,進而產生新的藥物與治療方法。研究者旨在找到精神病學有關的關鍵基因、大腦區域和神經過程的答案,並以治療為最終目標。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的史蒂芬•海曼(Steven Hyman)表示,雖然離實現目標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如果朝這個方向真的有效,我對此持樂觀態度」。

 

  最緊迫的挑戰是該如何診斷人們。自1950年代以來,精神科醫生使用名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的手冊看診,目前已經出到第五版。它列舉出所有公認的精神疾病,從自閉症、強迫症到憂鬱症、焦慮症和思覺失調症。每一種疾病都以症狀定義,因為過去的理論相信,每一種精神疾病各不相同,產生的原因也不一樣。

 

  但是,即使在2013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出版前,許多研究者都認為這種分類方法有缺陷,協助起草第五版手冊的海曼說:「任何臨床醫生都會告訴你,病患沒讀過《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而且也不可能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所說。」

 

  很少病患完全符合手冊上所寫的每一項標準,而是通常還有其他疾病的混合症狀。即使一個人非常確定被診斷為憂鬱症,往往還會出現別的症狀,例如焦慮。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神經精神病學家泰德‧薩特斯懷特(Ted Satterthwaite)說:「如果你有一種精神疾病,就很可能還有另一種。」

 

  這意味著臨床醫生診斷精神疾病的方法有誤,精神病學家也只能嘗試把疾病分成更精細的子類型來解決問題,薩特斯懷特說:「如果你看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隨時間演變的方式,就知道這本書只會越來越厚。」然而,問題依然存在,子類型無法完全反映大部分病患的症狀。

 

很少病患完全符合手冊上所寫的每一項標準,而是通常還有其他疾病的混合症狀。

 

  因此,世界最大的精神健康科學資助者、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改變了資助研究的方式。從2011年開始,它開始要求根據「研究領域標準」(Research Domain Criteria)的規畫,對疾病的生物學基礎(而非症狀)進行更多研究。此後,對精神病學的生物學基礎研究呈爆炸式增長,焦點著重在遺傳學和神經解剖學等領域。但是,如果科學家希望揭開精神病學的神秘面紗,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鍵的發現在於精神病學到底有多麼複雜。

 

  從臨床角度來說,症狀跨越多種疾病的證據越來越多,因為人們經常有不止一種疾病的症狀。因此,雖然像情緒變化或推理障礙等個別症狀能被可靠地診斷出來,但將患者分類成「躁鬱症」這樣的整體診斷卻很困難。

 

  即使看似獨立的疾病也有關聯性。2008年,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安傑莉卡‧隆納(Angelica Ronald)與同事發現,自閉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重疊性,她說:「那時,醫生不被允許同時診斷出兩種精神疾病。」因為受到《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更早版本的規則限制。但是她和團隊發現自閉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徵密切相關,而且一部分受到基因控制。

 

  此外,似乎還有一系列症狀跨越了疾病的界線。2018年的一項研究調查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恐慌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人,並根據志願者的症狀、認知表現和大腦活動進行評估。研究者將不同情緒特質(例如緊張和憂鬱)的志願者分成六組,但他們的症狀卻跨越了三種疾病的診斷分類,彷彿他們無法被歸類為其中一種特定疾病。

 

  現在,許多人都同意過去的診斷分類錯誤,但問題是若以生物學為基礎,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又應該是什麼樣子?

 

  一個著名的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神經心理特質或「向度」。每種特質決定了我們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例如有些人可能容易出現焦慮等情緒障礙,但不會出現思覺失調等思維障礙。這與心理學家對性格的思考方式很類似,例如一個心理學理論提出五種人格特質(如責任感和神經質)來描述人類性格的大部分變化。

 

  一些精神病學家準備重新構建他們的準則與向度的想法。在2010年代初期,一些人開始推動將疾病分類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刪掉,並以基於個體症狀的「多向度」方法取而代之。但這個嘗試失敗了,一部分原因在於目前的醫療資金與病患護理都圍繞著《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的診斷分類建立而成。然而,其他疾病分類已經逐漸轉為向度。2019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最新的國際疾病分類(稱為ICD-11),其中一些精神疾病以向度症狀而不是類別被重新歸類。

 

研究表明,沒有任何單一基因對精神疾病風險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相反地,數百個基因每一個都有微小的影響。

 

  向度理論的挑戰顯而易見:究竟有多少向度,分別又是哪些?薩特斯懷特稱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過去十年有許多研究都支持一個熱門理論,主張總共只有兩個向度。第一種包括所有的「內化」障礙,例如憂鬱症,其主要症狀影響一個人的內部狀態。它與「外化」障礙形成對比,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反社會行為,即一個人對世界的反應受影響。如果一個人被診斷有兩種或以上的疾病,研究表明這些疾病可能屬於同一個類別。

 

  但是,結合大量大腦成像數據與機器學習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果,甚至在同一個實驗室進行的研究也是如此。2019年,薩特斯懷特的團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研究了1141名有內化症狀的年輕人,並發現可以依據大腦結構與功能將受試者再分成兩組。2018年,薩特斯懷特領導的一項類似研究確定了四個向度,每個向度都與大腦不同的連結模式有關。

 

  海曼指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未來的版本可能會有專門針對每個向度的章節,裡面列出每一種疾病的集群,以及它們的症狀和生理學與遺傳學潛在的生物標記。兩個人有類似症狀,但可能因突變或神經解剖學變化的差異,最終有不同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研究表明,沒有任何單一基因對精神疾病風險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相反地,數百個基因每一個都有微小的影響。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數以千計的基因變異是思覺失調症的危險因子,許多人還與躁鬱症有關,這表明某些基因同時對兩種疾病有所影響。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大腦疾病都與相同基因有關。波士頓麻省總醫院遺傳學家班傑明‧尼爾(Benjamin Neale)和都柏林三一學院精神病學家艾登‧科文(Aiden Corvin)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18年發現,癲癇和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在基因方面與思覺失調症和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完全不同。

 

  這些研究都著眼於最容易發現的常見變異。最近的一些研究聚焦在極端罕見的變異上,確實表明了疾病之間的遺傳差異。一項對超過12000人參與的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具有異常高的超罕見突變率,而且這些突變通常為一個人獨有。

 

  研究結果非常混亂,研究者很難預測哪些風險因素跨越了各種情況,尼爾說:「其中一些疾病在精神病學上具有廣泛的共同點,而另一些則更具體地針對一種或幾種精神病學形式。」

 

  海曼認為現在談論這些籠統的假設都還太早,他說:「我認為現在需要更多的實證研究,而不是宏大的理論。」

 

 

原文出處:Nature

 

你可能會喜歡

羅貝特‧戴克赫拉夫:當實用知識無用化

你所愛的一切都消失了,來唱首孤獨的歌吧:〈Love Her Madly〉

瑪麗・居禮與地下母語叛亂組織

咕咕聲中分明愛恨?鴿子的吟唱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