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琳‧文森:表演藝術正像報紙一樣死去

作為一個依賴票房銷售維持利潤的產業,劇院評估後發現乾脆暫時歇業還比較省錢。

 

  表演藝術界有句流傳已久的的諺語:「爭取曝光者,必死於曝光。」雖然這是玩笑話,但也是對表演者的警告。藝文產業的工作很不穩定,許多表演者必須仰賴短期演出、臨時合約與「白天的工作」來維持生計。無酬的免費演出更是市場常有的現象,表演者之所以接受無酬演出,無非是希望建立人脈與知名度,或者在履歷上多加一行演出經歷。

 

  武漢肺炎疫情暴露了表演工作者內心真實的不安全感,也將「曝光」這把雙面刃伸向了藝文組織。在疫情肆虐全球各地期間,數位平台成為人們參與藝文活動的關鍵橋梁,藝文組織希望藉此強調藝術撫慰與鼓舞人心的功用,並建立在大眾心目中的重要性,同時觸及到比以往實體空間還更多的觀眾數量。

 

  剛開始最主要是出於「安全」考量,因為大部分類型的戲劇表演(包括歌劇和音樂劇)對表演者和觀眾具有一定風險,頻繁接觸人群的歌手、舞蹈家、樂器演奏家和口語戲劇表演者皆為潛在的超級傳播者。從商業角度來看,收益也是重要考量。由於社交距離的規定,表演場所被限制只能容納更少觀眾。作為一個依賴票房銷售維持利潤的產業,劇院評估後發現乾脆暫時歇業還比較省錢。

 

  於是,從2020年3月開始,大量數位藝文內容湧進了網路世界。藝文組織與表演者在封城期間陸續搭上數位化與直播熱潮,他們不斷舉辦線上直播活動或提供線上串流的影音作品,祈求不能表演的時候,在觀眾心中還有份量。

 

墨爾本大學創意產業講師凱特琳‧文森認為,太多免費觀賞的演出,反而危害到這個產業。

 

  這些數位內容大多為免費提供,墨爾本交響樂團、澳洲歌劇團、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英國國家劇院紛紛在線上直播或播放預錄演出;其他公司也提供了不同類型的免費影片,例如墨爾本戲劇公司發佈了幕後特輯、劇本解讀與藝術家座談。

 

  然而,這種趨勢帶來的後果越來越明顯。墨爾本大學創意產業講師凱特琳‧文森(Caitlin Vincent)認為,太多免費觀賞的演出,反而危害到這個產業,而現場演出或許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才能恢復。

 

  雖然在這種處境下,數位內容或許是支撐產業度過難關的唯一手段,但從一開始把藝術產品轉移至網路的恐慌中,公司就已經低估了自家產品的價值。報紙在這方面做過失敗的示範:當年紙本報紙免費派送,只為了爭取「閱讀人口最大的報紙」頭銜,最後這些免費報紙泰半萎縮裁員;過去十年報業轉向網路平台,提供免費線上新聞吸引讀者,但仍難以改變消費者習慣向他們收取費用,這對記者和報業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文森寫道:「為了生存與延續,藝文組織必須為線上表演建立起一個貨幣化的商業策略。但這種轉變必須謹慎應對,特別是那些以開放取用模式起家的組織,如今更可能面臨被消費者棄用的風險。」

 

  一些藝術組織正在嘗試以不同方式用數位內容營利。英國舊維克劇場以每張10至65英鎊的票價直播「社交距離版」的《呼吸》(Lungs);澳洲墨爾本數位音樂廳為付費觀眾製作線上虛擬音樂會,所有門票收入都歸表演者所有。紐西蘭的節奏舞蹈節(Tempo Dance Festival)製作了線上表演活動,但要求觀眾自由贊助。紅線製作公司(Red Line Productions)的線上閱讀活動邀請到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和蘿絲‧伯恩(Rose Byrne)等名人,同樣要求觀眾自由贊助。但從長遠角度來看,「自由贊助」的方式也無法維持公司的營運成本。

 

從長遠角度來看,「自由贊助」的方式也無法維持公司的營運成本。

 

  根據不同模式的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對表演者產生影響。目前,無論是參與預錄演出,還是製作新內容讓公司發佈到網路上,數位作品給表演者的酬勞仍然沒有統一標準。我們已經看到藝文公司是如何利用表演者的熱情與才能。大都會歌劇院在2020年3月與旗下首席歌手、管弦樂團與合唱團解約,但一個月後又找回他們為公司的線上募款活動進行「免費演出」。墨爾本交響樂團也在2020年4月與樂器演奏者解約,但隨後又要求他們「無償」參加社交媒體的行銷活動。

 

  儘管參加宣傳活動是簽約表演者的慣例,但不可能忽視眼前存在的權力問題。公司要求失業表演者提供免費勞力,換取未來可能雇用(當然也可能不雇用)他們的工作機會。此外,由於表演者們熱愛自己的工作,也希望與正在水深火熱的產業「共體時艱」,所以答應了種種的不合理要求。

 

  然而,藝文組織僅靠數位曝光和善意是無法長久生存的。他們必須為網路平台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同時也必須謹慎行事,確保最終不會損害藝術與藝術家的價值和權益。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

 

你可能會喜歡

信件顯示高更直到梵谷割下耳朵之後還在抱怨他

英雄夥伴羅賓與他/她被遺忘的歷史

微物左派:《觀看的視界》

先把羊逼死,再把羊毛分送出去做慈善:《文化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