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跑變得越來越流行,健身愛好者和長跑運動員熱愛在週末為超級馬拉松、鐵人三項和障礙賽進行訓練和比賽。跑者經常宣稱自己跑步是為了逃離日常生活的壓力,體驗自由的感覺,並認為跑步是沉思的好方法。但隆德大學研究員卡莉斯‧伊根-維爾(Carys Egan-Wyer)在最近發表的論文中,調查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們自願在閒暇時間,無論天氣好壞都要跑幾百公里來折磨自己,結果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解釋。
這項研究表明,跑步已經變成打造個人品牌形象獲取社會地位的一種方式。儘管大多數跑者聲稱自己只跟自己競爭,但其實利用個人品牌與他人競爭。不僅跑步如此,在這個競爭激烈、個性化的新自由主義社會中,無論工作、教育乃至約會都是競爭,而社群媒體與手機應用程式更助長了這種現象。
個人品牌也建立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以烹飪為例,我們過去做飯可能只是為了跟朋友共進晚餐。如今,流行的食材、複雜的菜肴與高科技的廚房設備變成在社群媒體上展現個人品味的方式。
同樣地,跑步與運動曾經也很單純——每週花一些時間鍛鍊身體,其實我們不需要特殊的裝備就能跑步,理論上赤腳跑都無所謂。但跟烹飪很像的是,跑步背後也有龐大的產業鏈支撐。從運動鞋、特殊訓練服、跑步經驗、飲食建議乃至訓練假期都已經越來越成熟。因此,廣告與公共健康宣傳將跑步過度浪漫化,想像跑步是為了擺脫現代社會對競爭、生產力和紀律的要求,並藉此享受大自然和認識志同道合的跑友。
這項研究採用所謂的「質性研究」(基於深入的資訊而非大量的資料),分析了33名跑步愛好者的訪談與日記,分別來自美國、澳洲、紐西蘭、瑞典、丹麥、芬蘭和英國。此外,伊根-維爾還實地考察了鐵人三項、障礙賽,以及超級馬拉松等耐力賽事。
結果發現,這些耐力賽跑者通常很關心自己跑得多快和多遠,在跑步過程中不斷測量與量化數據。一名跑者表示,她無法戒掉跑步不看運動手環的習慣,並坦承如果運動手環在跑步時沒電,她很可能會中途放棄回家。研究中所有的跑者都以類似的方式量化個人成績,而33個人之中只有1個人沒參加過計時競賽。
研究還發現,這些跑者談到跑步時經常使用與新自由主義思想相關的概念和用詞:生產力、效率和競爭。他們表示在設備和訓練方式上「投資」時間與金錢,以此獲得最佳的「回報」。
但為什麼要這樣呢?在這個新自由主義的社會裡,人們經歷了近乎從不間斷的壓力,社會要求我們提生自己的生產力、效率和競爭力。這種壓力對很多跑者來說難以抗拒,並扭曲了人們對跑步的見解與初衷。跑步變成我們展現個人生產力的一種手段,利用它建立個人品牌並與他人競爭社會地位。
研究也調查了人們透過哪些管道進行,在履歷或約會自介上提到跑步經歷並不罕見,許多大公司也常在網站上吹噓自家員工參加過的耐力賽事。儘管事實上,優秀的跑者與優秀的管理者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多關聯。
我們都知道現代人飽受壓力、焦慮和疲勞困擾,無數的研究也表明,跑步和其他運動對心理健康有益——通常被視為壓力、焦慮和憂鬱的解藥——所以多運動不可能是壞事吧?
答案是不一定。有些專家推測,現代人之所以壓力這麼大,正是因為平常的休閒和放鬆方式(例如跑步和朋友聚餐)變相淪為一種競爭,人們為了展現和打造個人形象,反而讓休閒活動令人更加疲憊與焦慮。
原文出處:Conversation